我的荣辱观-大学生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655961 上传时间:2017-12-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荣辱观-大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的荣辱观-大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的荣辱观-大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荣辱观-大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荣辱观-大学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我的荣辱观-大学生我的荣辱观:讲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明荣知耻,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度,正确的荣辱观都是社会正常运行之规,个人安身立命之本。那么,当历史刚刚步入 20*年之际,胡锦涛同志为什么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呢?首先,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客观需要。车需两轮,鸟凭两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有一个与我国现实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也需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

2、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规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多种所有制结构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也导致了人们思想文化、价值标准和道德观念的多样化。一时间,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弘扬什么、批判什么,似乎失去了客观标准,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是非不分、荣辱不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 2 -度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确保全体公民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和道德规范,就成为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一

3、项重要任务。 “八荣八耻”作为一种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需求的道德标准,它不仅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也有利于引导人们共同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其次,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市场经济毕竟是一把“双刃剑” 。由于它自身先天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加上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还属刚刚建立,许多配套机制还不健全,这就不可避免地对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在现实社会

4、生活中,有些人的道德观和荣辱观发生了严重倾斜和错位:弄虚作假成了“聪明” ,诚实守信成了“愚昧” ;勤劳节俭成了“过时” ,挥霍浪费成了“时尚” ;爱岗敬业成了“傻冒” ,投机取巧成了“能干” ;损人利己成了“道德” ,无私奉献成了“傻瓜”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导致上述社会不良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从思想根源上来说,缺乏正确荣辱观引导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胡锦涛同志审时度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就是在全体公民面前树起了一块明荣知耻、抑恶扬善的道德标杆。- 3 -再次,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人民的心声是社

5、会的晴雨表,群众的意愿是社会的方向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的深刻变革,特别是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日趋多样化。在这种纷纭复杂的社会变革中,绝大部分人的精神面貌是积极、健康、向上的,这是当前社会风气和国民心态的主流。但是,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经济转制的时代,也有一些人在荣辱标准和道德原则方面陷入了迷茫,出现了思想混乱、道德缺失、荣辱颠倒等不良现象。它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弘扬正确的荣辱观念,尽快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而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恰恰抓住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