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八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655176 上传时间:2017-12-2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八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八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八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八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八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八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八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心亭看雪,张岱,欣赏写西湖的诗词,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掌握、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文中涉及到的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3、品味语言,学习白描手法,感受雪后西湖的奇景,体味作者游湖的雅趣。,4、背诵课文。,湖心亭:湖心亭位于外西湖的中央,是湖心三岛之一。相传是宋代方士筑三塔以镇西湖三怪的北塔旧址。明嘉靖年间,杭州知

2、府孙孟以淤泥筑岛,并建有振鹭亭,后来为风雨所倾。万历年间重建,改名“太虚一点”。因居于湖中小岛之上,又把此亭称作“湖心亭”。 现在的湖心亭是1953年重建的。名为亭,实际上是一座宫殿式的楼阁。翘角飞檐,屋顶用金黄色琉璃瓦铺盖,气势壮观。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 湖心亭挺立在湖中,四周绿水环抱,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了平眺西湖湖光山色的最佳之处。无论是月白风清之际,还是烟雨朦胧之时,它的美景都是那样的令人神往。清朝时,“湖心平眺”被列为“西湖十八景”之一。,解题,湖心亭地点看雪时令、天气和事件,作者及作品,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3、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明末以前未曾出仕,明亡后,入山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代表作有石匮书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快园道古夜航船等。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评述。风格流丽清新,描写细腻生动,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 )定矣,余挐( )一小舟,拥毳( )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 )沆( )砀( ),天与云

4、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 )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 )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 )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 )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朗读课文,整体感知,gng,cu,ro,sng,hng,dng,ji,zhn,qing,nn,ch,d,gng,霧淞,霧淞是積聚在地面物體迎風面上呈針狀和粒狀的乳白色疏鬆之微小冰晶或冰粒,多出現於寒冷而溫度高的天氣條件之下。,湖 中 人 鸟 声 俱 绝。天 与 云 与 山

5、与 水,上 下 一 白。一 童 子 烧 酒 炉 正 沸。湖 中 焉 得 更 有 此 人!,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7、问:,理解黄色的字词,1、问:余挐一小舟,1、答:挐通“桡”,撑船,2、问:雾凇沆砀,2、答:白气迷漫的样子,3、问:一芥,3、答: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4、问客此:,4、答:名词作动词、客居,5、问:上下一白,5、答:副词,全,6、问:湖中焉得更有此人,6、答:副词,还,7、答:,8、答:,8、问:,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翻译下列句子,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痴”表现在何处?,时间:环境: 方式:,十二月,更定;,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痴”:写出了舟子的大惑不解,认为相公有些傻气,其实是他不了解相公的心思。明贬实褒,侧面烘托了作者与众不同、清高自赏的雅情闲趣,照应了上文的“独”,是画龙点睛之笔。,雪后西湖人鸟声“俱绝”而作者“独往”反映出作者什么“情怀”?,超凡脱俗 孤芳自赏,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雪景描写:,(白描),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写作特色,白 描 手 法,白

7、描是一种描写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特征,以简练朴质、不加渲染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请找出第一自然段中的美词或美句,加以赏析。以“我喜欢 (词语或句子),它美 在 。”的句式说话。,品读课文,赏析背诵,赏析背诵(任选其一),文中描写雪景由大到小,由面到点,由远及近,由景到人,可见作者当时是移步换景,角度有所变换,暗示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同时广阔的背景与“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的渺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在天地间如“沧海一粟”的

8、深沉感慨,有孤独、落寞之感,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可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评读课文,难点探究,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舟中人两三粒”,这是否矛盾? 不矛盾。突出了作者作为文人雅士独有的孤高冷寂之感,虽有人同行,却不同心,不能明白自己的雅趣,反衬了作者的清高自傲与孤独落寞。,小结,夜深人静的雪夜独赏湖景,云雾弥漫,山水、云天一片苍茫,那“上下一白,”惟长堤一痕“的雪景,既展现出淡泊、浑朴的境界,又写出了作者雪夜独游的孤寂心境。一个 “痴”字正点出了他钟情山水的独特个性。 本文文字浅近,淡雅,形象直观、鲜明,像一首秀美隽永的山水诗,又像一幅淡墨描绘的山水画,使人身临其境,目睹其形而拍案叫绝。,看雪,寒夜独舟,环境:,湖中人鸟声俱绝,景,人,全景广漠,特写渺小,炉旺酒沸,拉余同饮,(大),(小),(热),(冷),情景对比,情景对比,(孤独),(巧遇 知己),抒发:,怀恋之情 隐逸之趣,板书,比较阅读: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手法,景人相映;而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在表达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愁绪; 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白描,清高自赏淡淡愁绪,烘托,怀才不遇 的孤独感,结 论,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