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琪玉书记在全市抗洪抢险救灾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654271 上传时间:2017-12-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琪玉书记在全市抗洪抢险救灾表彰大会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黄琪玉书记在全市抗洪抢险救灾表彰大会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黄琪玉书记在全市抗洪抢险救灾表彰大会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琪玉书记在全市抗洪抢险救灾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琪玉书记在全市抗洪抢险救灾表彰大会上的讲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琪玉书记在全市抗洪抢险救灾表彰大会上的讲话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盘子,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争取主动、赢得先机。 我们要进一步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大力支持灾区群众建设美好家园。弘扬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就是要坚持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特别是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按照“早季损失晚季补,务农损失务工补,一产损失二三产补,重灾区损失轻灾区补”的要求,抓紧组织,抓紧落实,加快建设,加快进度,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各项任务。要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安排好受灾群众过渡性住房,加强灾区卫生防疫和环境卫生整治,切

2、实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抓紧恢复农业生产,积极指导受灾农户复种改种补种,做到不空田、不荒田。同时要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大力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努力实现大灾之年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弘扬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就是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城乡防灾能力建设,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次暴雨洪灾是对我市防灾减灾设施的一次检验,其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我们要结合灾后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抓好灾害隐患治理,建好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全面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要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各类应急预案,

3、进一步加强各类预案的演练,健全应急处置长效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切实增强预测、监测、预警能力,提升预警预防、抗灾救灾水平。要不断健全完善加强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要认真总结这次抗洪抢险救灾中实行点对点指挥、党员领导干部靠前指挥、上下联动抗洪抢险救灾等经验做法,不断加以完善和规范,确保科学、有序地应对灾害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要进一步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弘扬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就是要坚持民生优先,促进社会和谐,巩固和发展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氛围。我们要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扎实推进

4、创业型城市试点工作,积极组织农民就地参与灾区各种恢复重建项目建设,有序有效组织灾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培训,切实做到务农损失务工补。要扎实办好为民惠民实事,加快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进度,抓紧实施一批社会事业项目,促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电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努力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全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进一步落实综治维稳措施,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优化社会治安环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满意在三明”为主题,以“三明三创三促”为抓手,全面开展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重点的“多城同创”活动,进一步提升三明精神文明创建的内涵和整体水平。 我们要进一步

5、加强党的建设,为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弘扬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就是要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我们要更加有力地推进“168”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延伸、提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弘扬抗洪救灾精神、加快灾区恢复重建中创先争优,在推进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创先争优,在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中创先争优,在争当“五带头”党员中创先争优,不断在全市上下掀起比学赶超、跨越发展的热潮,不断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活力和动力,不断凝聚方方面面致力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经过这次抗洪抢险救灾斗争的洗礼,我们的各级领导班子更加坚强成熟,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更加深厚,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万众一心,团结奋进,努力夺取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全面胜利,推动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实现跨越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