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心理学扬州大学李教授论述题总结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661991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心理学扬州大学李教授论述题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1年心理学扬州大学李教授论述题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1年心理学扬州大学李教授论述题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年心理学扬州大学李教授论述题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心理学扬州大学李教授论述题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论述题 心理学总结归纳:论述题:1. 结合实际论述心理发展的条件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生物提前:解释遗传 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环境和教育才决定心理发展的现实性。解释:教育可以施加有目的 有计划 有系统的影响 教育可以使个体的遗传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心理发展的动力:也就是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教育和环境都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个体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也就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2. 结合实际论述维果斯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他将教学分为广义狭义两种:广:儿童过过活动交往掌

2、握精神生产的手段 狭: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系统的交际形式。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教学与发展的关系:1) 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外一种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二者之间的差异为最近发展区。他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2) 从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首先教学主导着儿童智力的发展 其次教学创造最近发展区。两种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来决定的。3) 从学习的最佳期限:学习任何一个内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如果不考虑学习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对儿童是不利的,所以教学应该走在心理既能形成的前面。4) 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外部的实际动作向内部智力动作的转化,内化不仅通过教学来实现,而

3、且也能通过日常的生活 游戏 劳动来实现。3. 结合实际论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 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明确的目的和任务能够使人集中全部的注意力2) 活动的内容与性质:把识记的对象变成人们活动的对象和活动的内容识记的效果更好。3) 识记的方法:采用一定的方法,会增强记忆的效果,采取意义记忆识记效果好。4) 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对识记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4. 结合实际论述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及其意义1) 聚合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和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特点是本身必须存在一个正确的答案,但人在思维时,并不知道这个答案。2) 发散式思维:这种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

4、或条件加以重新的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 结论 或假说。不依赖常规寻找变异的思维,也是寻求答案多样化的思维,这种思维必训依赖主体必训拥有丰富的知识经验。5. 结合实际论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和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题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情绪和情感是两种难以割分而又有区别的主观体验。严格讲有以下区别1) 从需要角度:情绪是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喜怒哀乐等。情感是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如友谊感,道德感。2) 从发生角度:情绪发生早,动物与人共有;情感则发生晚,是人类特有。3) 从稳定性程度:情绪永远带有情景的性质;而情感则既带情景性,又带稳定性。

5、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以上区别是相对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大的影响!6 结合实际论述情绪和情感的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个人以体验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知,并对他人施加一定的影响。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例如 机体的饥 渴 疼痛所引起的情绪表现,是表示个体对特定对象的需求,悲哀是表示对人 对事的惋惜,愤怒是对某种状况的不满。这都说明了情绪和情感具有信号功能。1) 人的情绪 情感一旦和有关的事物结合起来,人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该事物的 具有感情色彩的记忆映像。2) 人一旦有了情绪和情感的记忆经验,不仅见到某类事物会引起相应的情绪,而且再度遇到

6、某些表情也能领会它的含义,并做出情绪反应。3) 个体对各种信息的意义性的鉴别经常是通过共鸣和移情的作用进行的。7 教师的感染力及其作用教师的感染力就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影响学生,是自己成为影响学生最活跃的因素,有感染力的教师可以很好的完成教学要求,能过使得学生很好的接受和汲取课堂知识,同时也能以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教师的感染力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需要: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可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一个有感染力的教师向学生提出自己的希望,学生不反感,而且还会感到亲切,看得起自

7、己,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 能使得生更易于积累情绪学习经验:情绪学习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评价的学习。学生受到老师的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论的影响获得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加以积累,形成个人的经验。有助于他们来对待人际交往。 能使学生更易于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有感染力的教师能够以自己乐观主义的精神和信心去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摆脱挫折造成的沮丧情绪的负面影响。8. 结合时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一定强度的学习动机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既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和任务。培养学习动机主要有三条途径:一,创设外部条件,激发学习动机;二,引起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三

8、;强化内外因素,维持学习动机,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对学生适当的进行远景性学习目的的教育: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出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强他们为祖国,为人民奋发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使之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 提高教学艺术,发展学生兴趣,好的教师往往是吸引学生学习的直接力量。他们能使课堂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富有吸引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既包括学年 学科的远期目标,也包括章节课时近期目标。具体目标应该稍高于学生的原有水平为宜。 及时有效的反馈。反馈就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活动的结果,有的学生发现自己进步了,会增强自己的信心和积极性;反之

9、也能起到鞭策和警醒的作用,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多鼓励他们。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应注意其合理性,避免引起学生的过度焦虑和其他不良的反应。9结合实际论述意志品质及其培养.人们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正确的世界观能使人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很好权衡行动结局的社会意义,坚信自己行动目的的正确性,从而自觉行动起来,并在克服种种困难中坚持下去。意志的培养,光靠懂道理,知道应该去做还不行,必须在实际行动中锻炼,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有以下做法: 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世界总

10、的看法和态度。是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基本条件,教师应教师他们把崇高的理想同眼前的学习 生活结合起来,用理想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时,要向学生提出的活动任务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是他们所能及的。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指导。 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针对不同的意志品质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容易盲从的学生 怯懦的学生 任性和顽固的学生 胆小易受暗示的学生等等 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已经形成,他们能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是能够进行意志

11、的自我锻炼的,经常用榜样 名言 格言对照自己检查督促自己 经常与周围的同学做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 坚持定好学习计划,严格执行 每天坚持写日记 检查自己当天的活动,发现缺点立即改正等。教师要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使他们养成自我检查 自我监督 自我激励的习惯。10.结合实际论述气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气质特征,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对生活 学习 特别是教育的个性化的实现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气质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人的气质没有直接的好与坏之分,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一面,比如,胆汁质的人动作有力,富于生气 却脾气暴躁 任性多血质的人感情丰富 待人和气 但又易轻

12、浮,易变所以任何一种气质既是良好的性格和突出才能的催化剂,同时也可能成为限制一个人发展的绊脚石。 气质特质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当前人们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的问题,进行气质特征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成了时代发展的自然要求,个人通过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气质的优势。 气质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依据之一: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气质特点的不同,这就要求教育方法的个性化 另一方面,气质是可塑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气质中的消极特点,如帮助抑郁质的学生提高自信心,帮助粘液质的学生提高反应的速度,帮助

13、胆汁质的学生克服冲动 不稳定的缺点等。并且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气质的优点。11.联系实际谈谈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首先,性格与气质的性质是不同的。性格更多的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化特征,而气质是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稳定的动力特点,受遗传影响较大。其次,性格与气质的生理基础有所区别。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不受生活条件的影响,故而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而性格是两个方面的合金,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基础上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性格与气质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方面,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 另一方面,气质也会影响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虽然气质对性格的形成和表现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决定一个人最终形成什么样的性格,气质不同的人形成相同的性格品质是可能的,而同一气质类型的人也可能形成不同的性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