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中心组赴长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594050 上传时间:2017-12-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委中心组赴长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区委中心组赴长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区委中心组赴长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区委中心组赴长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区委中心组赴长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委中心组赴长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委中心组赴长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报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区委中心组赴长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报告区委中心组赴长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报告一、学习考察概况为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找准差距,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做好工作的责任感,振兴九龙坡的使命感,结合全区正深入开展的“树立直辖意识,更快更好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区委副书记、区长秦敏为团长,区委副书记、区人大主任廖涛为副团长的区委中心组考察团一行 26 人,于 6 月 10 日至 17日赴长江三角洲的上海青浦,江苏省昆山、张家港、苏州,浙江省杭州、宁波等地考察学习了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业园区开发与招商引资,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物流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在重庆驻

2、上海办事处的积极联络安排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热情接待下,学习考察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得长三角者得天下”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和隶属江苏、浙江的 16 个地级以上城市,因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浦东开发,16 个城市迅速集结为当代中国现代化战役中活力四射的一支劲旅。长三角日新月异的经济扩张形成了完整的都市群,汇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实力,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 1%的土地,5.8%的人口,创造了 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 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

3、作用。考察团先后参观了上海青浦区规划馆、博物馆、宏茂- 2 -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与青浦区党政领导和园区管委会领导进行了座谈,进一步学习了解了青浦区加快发展经济社会的成功经验及作法;与苏州工业园和昆山市领导座谈交流,向他们请教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问题;参观了张家港市暨阳湖生态园、梁丰生态园、世纪广场、前溪居民小区和社区服务中心,听取了张家港市领导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政府职能调整方面所取得的经验介绍;参观了杭州市宋城和萧山区湘湖,学习考察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考察学习了宁波市北仑新区、北仑港资本运作、土地流转和港口建设的经验。在学习考察

4、中,六地区思想解放程度之高,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城市环境建设之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思想观念新,发展意识强。在六地区学习考察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领跑发展的超前思维、率先发展的全新观念和咬定发展不放松的强烈意识。如昆山将“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是非功过、成败得失的唯一标准,坚持自主创新、优化服务、提高效能,通过走工业化、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20*年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5.92 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 1760.67 亿元,实现财政收入 54.17亿元。昆山的巨变只是我们这次考察所有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他们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工业化的理念和思维已在当地干部群众中深入人心

5、,无论是在昆山还是在宁波,亲商、安商、富商的观念已成为上上下下的自觉行动。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最大,但求最- 3 -强的发展意识,是这些地方外向型经济得以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二是产业群聚,特色显著。六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外资利用、民营资本、现代物流等方面形成群聚,成为发展的支柱产业。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截止 20*年累计批准外资项目 1259 个,总投资154.08 亿美元,合同外资 99.61 亿美元,其中千万美元项目 391 个,独资企业 1007 个,投资商来自欧美、日韩、港台等 41 个国家和地区,世界 500 强有 20 家在开发区投资办厂,已形成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民生用品

6、三大支柱产业;杭州萧山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民营经济占到 98%;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发展工业、利用外资、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现代临港型大工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浙江省、宁波市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龙头。三是发展速度快,经济持续增长。六地区虽然经济体量大,但发展速度快,经济总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如上海青浦区20*年实现增加值 306.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5.5%,其中工业增加值 181.2 亿元,增长 20.3%;第三产业增加值 105.8亿元,增长 19.5%,全区财政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 107.6 亿元,刷新历史新纪录,比上年增长 34

7、.4%;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35.9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加30.28%;苏州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 40%左右,地区生产总值从开发之初的 11.3 亿元增长到 20*年的 581 亿元。四是文化底蕴深厚,人居环境优美。走进长江三角洲,深深地被这里沉淀着的深厚文化底蕴所感染,集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音- 4 -乐、民俗等于一体的江南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魄宝奇葩。如杭州文脉悠长,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现有岳庙、六和塔等 14 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和茶叶、丝绸等 5 个国家级博物馆,有 2 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 个国家森林公

8、园、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建筑临水而造,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到处都构成了曲折迂回、步移景换的画面,为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构筑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五是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六地区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也处于蓬勃发展态势,人民安居乐业。如青浦区建成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宫、东方绿洲,张家港市投资 200 亿建设 4.41 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就达 1000 多亩、绿化率达 45%的暨阳湖生态园区,打造人民群众休闲娱乐场所,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张家港市坚持以经济为中心、以卫生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涵、以育人为根

9、本、以服务人民为宗旨,深入实施富民工程、不断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全面发展社会事业。2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7000 元,农民人民纯收入8750 元,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达 98.5%,农民社会保障达 99%,老年农民(居民)享受养老补贴覆盖率达 99.2%,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 98.5%。通过实地考察与交流讨论,进一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转变了我们的观念,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使我们看到了我区在观念上的差距,在发展思路和发展环境上的差距,切实感受到发展的压力,- 5 -同时在考察比较中也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二、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经验作法在短短几天的实地学习考察和交流

10、讨论中,我们发现这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进一步解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发展等方面探索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作法。(一)切实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观念新六地区都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牛鼻子” ,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强化“项目是生命线,投资者是上帝,引资是功臣” ,破除陈腐思想的束缚,树立以发展凝聚人心,以发展论英雄的观念,始终坚持以发展说话,发展以数字说话,数字以事实说话。树立“超越自我求发展,跳跃式前进快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大发展”的新观念。坚持围绕发展抓合力,形成合力促发展,四大班子之间、各级各部门、广大

11、干部群众都围绕中心、步调一致、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以发展求共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心一意抓发展、万众一心求发展、千军万马快发展”的良好局面。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识到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发展的速度,坚持“助你发展,助我繁荣”的理念,总结出“服务老乡求稳定,服务老外求发展”的成功经验。张家港市提出“始终坚持率先发展,始终坚持发挥拼搏精神,始终坚持培育开拓进取的干部队伍”理念,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努力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建设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在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6 -经济发达地区主动把自己纳入经济发展的大市场、大流通、大循环中,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立足本地,放眼

12、世界,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完善自我,顽强地超越自我,他们是经济的巨人,更是观念的巨人。(二)坚持科学定位和高起点规划,发展思路清思路决定出路。在学习考察中我们无不感受到他们发展的大谋划、大手笔和大动作,其发展思路之清晰、定位之准确、规划之完善,让人叹服。苏州工业园区对 288 平方公里的辖区确定的发展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的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具有良好人居环境的新城区。根据发展总体目标,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以及“适度超前、滚动开发”的原则,编制了具有前瞻性的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工业与各项城市功能,并先后实施了 300

13、余项具有法律效力的专业规划,形成了“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张家港市制定了“中心城区,保税、出口加工业区,冶金工业区,机电工业区,轻纺工业区”的“一城四个片区”详规,坚持政府的一切发展均严格遵循暨定规划。青浦区建立规划馆,确立了“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集中”的“三集中”发展思路;占地面积 56.2 平方公里的青浦工业园区内道路、通讯、自来水、电力、天然气、供热、污水处理及雨水排放等基础配套设施和生态环境已达国际标准水平。(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机制活- 7 -创新和完善管理体制,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科学地构筑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接轨、区别于一般

14、行政区的管理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寓管理于服务中,使政府的管理行为具有法制性、规范性、国际性。青浦区政府建立新城区投资公司、朱家角投资公司和青浦区投资公司,用三个公司来运做 56.2 平方公里的园区建设,通过市场来滚动发展。在资金运行方面,三个投资公司实行起步注资、逐步增资、银行贷款、举债建设发展模式,各公司通过自身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进行资金平衡。在管理方面,成立领导小组,由区领导任组长,开发管理、重大项目、债务偿还等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定;成立园区管委会,进行具体操作和运行;政府提出投资负债要求,政府财政不担保,实行财务监管。苏州工业园区建立全新的开发管理体制,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是园区

15、的开发主体,由中新双方财团等股东组成;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是管理主体,下设 17 个职能局(办) ,工作人员面向全国招聘。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宁波市北仑区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简称“北仑新区” 。北仑新区区委书记兼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区长兼第一副主任,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北仑新区主要负责社会服务工作。(四)强化软硬件建设,发展环境优筑好巢方能引好凤,修好码头自有船来靠。一个地区软硬环境改善了,就一定会出现一个投资高峰。在硬环境建设上,六地区遵- 8 -循“两个先行一个调动”的原则,即规划先行,市政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先行,充分调动和

16、挖掘民间资源、社会资源,凡是愿意到他们这里投资创业的,都由当地政府做好前期基础工作,确保投资企业很快投产运行;下大气力建设好生态环境,建生态城,打文化牌,增强对外来资金、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地方政府的职能真正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经济环境建设为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 300 多亿元,其中 16 平方公里建成区达到“九通一平” (道路、供电、供水、燃气、供热、排水、排污、邮电、有线电视和土地填高平整)的国际标准;苏州以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为契机,加快推进苏州东部新城区开发和市域 cbd 建设,相继建成湖滨大道、文化水廊、红枫林、风之园等一批开放式景观,新增绿地 1700 多万平方米,建成各类商住房 550 万平方米,随着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科技文化艺术中心等 50 多项重大工程建成,环金鸡湖地区正成在加快成为苏州市新的现代商业文化中心。在倾力投入建设硬环境的同时规范政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和改善发展软环境。一是创造上下同心、开明开放的投资环境,坚持树立“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