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战士心理问题的原因探讨及对策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580841 上传时间:2017-12-2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警战士心理问题的原因探讨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武警战士心理问题的原因探讨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武警战士心理问题的原因探讨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警战士心理问题的原因探讨及对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2010年8月 第21卷第8 in PF : 塾: 原则,依托部队建设若干装备精良、反应快捷的战略战役医 学救援力量。 42建立健全灾害救援卫勤保障相关法律法规与美军相 比,我军相关政策与法规对灾害救援各军种相应卫勤保障的 职责任务没有较明确的界定。面对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各类 突发事件,军队卫勤应当以国家和军队法规制度为依据,尽 快建立起灾害救援卫勤保障法规制度体系,为军队卫勤遂行 行动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灾害救援法规的适用范围和对 象,除取决于灾害救援的内容、方式外,还要受国家立法体 制、立法权限和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未来许多灾害救援将更 加复杂,既存在对武装力量内部关系的协调,又存在对武装

2、 力量外部关系的协调,需要根据法律调整对象的适用范围和 立法权限进行立法。 将灾害医学救援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有利于保证医学 救援的正当性和高效性。军队卫生力量可以通过条例性手 册规定参与各种突发事件处理的实施原则,这样既能发挥 军队卫勤力量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又明确了军队在参与地 方抢险救灾医学救援时的地位和任务,以及必须遵守的程 序,做到有法可依,为顺利有效地实施医学救援提供良好的 法制环境。 4 3建设适应多元任务的应急卫勤力量 针对灾害救援卫勤保障的任务与要求,进一步加强建 制、机动和基地卫勤力量组织机构的整体优化,加强质量建 设,提高卫勤力量的专业保障能力。根据不同需要,建立适 武警战士

3、心理问题的原因探讨及对策 黄云峰 【关键词】 心理健康;武警战士;心理干预 【中国图书分类号】 R749055;R82114 心理疾病是一组由不同原因所致的大脑功能紊乱性疾 病,同生理疾病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世界卫生组织调查 表明,全世界大约有4亿以上的人患有各种精神和心理障 碍,世界十大疾病中,精神抑郁已跃升到第二位。我国各类 精神病的总患病率已由50年代的27,上升到现在的13 47。专家预测,精神疾病仍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青年的心 理卫生问题会更加突出。武警部队担负着保卫国家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神圣使命,具有养兵千 日,用兵千13的特点,在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的任务中,

4、官兵 身心长期处于高强度应激状态,这种特殊作业环境对武警战 作者简介:黄云峰,男,1964年出生,本科学历,主治医师,院长。主要 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和部队心理咨询干预工作。 作者单位:610041,武警四川总队成都医院 733 应不同环境、执行不同任务、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发挥突击队 作用的区域性应急医学救援专业部队,特别要与国家有关部 门协调,打造几支国家级的常规医疗救护和核化生应急救援 力量 。在预定任务地区和灾害多发地点,根据不同任务需 求,对现有卫勤部队的保障功能进行调整,突出专科急救、卫 生防疫防护、心理干预等专业力量建设。 4 4将卫勤指挥纳入军事指挥 我军可以借鉴美军将卫勤指挥直接纳

5、入军事指挥的做 法,将卫勤指挥纳入作战指挥范围,提高卫勤指挥层级,加强 卫勤组织指挥力度,确保卫勤力量集中指挥、统筹使用,减少 指挥层级,提升整体卫勤保障效益。健全军队与国家、地方 有关部门的协同机制,明确军地联合指挥机构职能区分,规 范卫勤协同的职责、流程和方法,真正做到军民一体、指挥顺 畅、协调有序、工作落实。 【参考文献】 1薛子哲借鉴与启示:美围社会抗灾中的军事救援J国防 科技,2008,29(6):7682 2美军北方司令部网站http:wwwnohcommilfAboutindex html,accessed OH December 10,2008 3赵普宇,傅军鹏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6、的卫勤准备J解放军 卫勤杂志,2008,51(5):280281 (20100325收稿20100524修回) (责任编辑尤伟杰) 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不容忽视 。且近年来新兵结构有 了新的变化,其中高学历兵、独生子女兵、单亲子女兵的比例 逐年上升,社会和家庭因素的影响,也加大了产生心理问题 的可能性。 1 发生原因 11 生理因素战士多为l720岁青年,其生理和心理发 育都处于青春过渡期。研究表明,青年人在发育期释放出来 的能量比成年人多15倍,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都是快速而 不稳定的,其适应能力、鉴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在成 长进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失衡。因 此,心理学

7、界称此期为“危险期”。 12环境因素武警部队是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部 队的特点是生活紧张,步调一致,上下级关系明确,倡导执行 734 武警医学2010年8月第21卷第8期Med J Chin PAPF,Vo121,No8,August2010 与服从,讲究纪律严明。训练强度大、时间长、科目难、训练 目标高及训练伤的发生等,这对正处在生理发育和 理发展 不平衡阶段的年轻战士都可能产生心理适应上的问题。在 特殊的生活工作环境中,战士独自承受着各种压力,如惩罚、 评价的压力等,对少数心理素质相对脆弱或心理准备不充分 的人,可能会产生适应不良。 1 3社会心理因素 部队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不

8、 同形式的竞争,每个战士都面临着优胜劣汰、复员等挑战。 另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利益、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劳 动就业形势趋向多样化,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对部 分青年的世界观造成了不良影响,他们自我意识很强,心理 承受力差,人格发育不健全。如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团队协 作精神,经不起批评受不起挫折等,情绪多变,容易产生焦 虑、抑郁。 1 4人格遗传因素Willian_3 对海军新兵抑郁及其相关因 素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有抑郁表现的新兵与其他新兵相比 具有明显的相关因素,主要与家族精神病史、家族酗酒史有 关。另外,不同的人格特征面对不同的事物,其态度和反应 方式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具有外向

9、乐观人格特征的人多 采取积极主动易于接受外界的心理支持,通过努力工作学 习,弥补自身不足,从而适应部队生活等,最终成功解决问 题、恢复心理平衡;恰恰相反,具有内向和情绪不稳定人格特 征的人多采取消极的方式 J,他们对生活环境改变的适应能 力和对社会客观的刺激因素的应激能力较差,对挫折耐受力 相对缺乏,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2对策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官兵立身做人、成长进步的必要基 础,是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如何寻求有效的医 学保障措施以增强官兵的心理适应能力,维护和提高战斗力 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笔者对做好武警战士心理教育和疏 导工作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提出几点措施和建议。 2 1 开展心

10、理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保持青年 官兵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的有效措施,是培养战士良好 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部队生活及未来战争需要的前提和 条件。笔者通过上大课、办讲座、培养心理疏导员、组织看 录像、黑板报、订阅心理健康刊物等多种形式,使战士认清 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 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生理和行为上均适应部队和社会 生活。通过教育,增加战士的心理保健常识,端正对心理咨 询的看法,引导他们更新观念,主动寻求帮助,缓解负性的 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2 2做好心理疏导和评估工作建立以政治机关领导、基 层政工干部、医务人员、思想工作骨干

11、为主体的心理咨询网, 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通过多 种形式,为官兵释疑解难。遇到有心理困扰的战士应及时给 予干预,使其压抑在内心的郁结得以渲泄和解脱,以缓解和 消除心理冲突。同时定期给予进行相关的心理评估,建立心 理健康档案,并注意追踪随访。 2 3开展必要的心理行为训练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在军事 中的不断应用,军人心理训练的意义越来越重要,训练的手 段和方法也越来越丰富。近几年,美军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 计算机技术建立了特殊作战环境和作业条件下虚拟现实模 型、信息处理模型和情景意识模型,运用高科技模拟实战环 境对作战人员进行科学的心理训练,以消除可能出现的惊 恐、焦虑、抑

12、郁等消极心理状态,从而增强军队战斗力 。我 军目前常用的飞跃自我、战胜恐惧、勇往直前、生死关卡、合 力冲击、相互依存、同心同德等训练,通过情境模拟、技能形 成训练、认知训练和心理放松训练等方法,培养战士在任何 情况下都能保持沉着、机警、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从而有 效地提高整体心理素质和部队战斗力。 提高武警战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是一蹴而 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体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 变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参考文献】 1Tekas O F,Ceylan S,Hamzaoglu O,el a1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valence o

13、f d。pressivesy pt0ms in newly recruited young adult men in TurkeyJPsychiatry Res,2003,119(12):155 162 2Giaquinto s,却iridigliozzi C,Caracciolo BCan如 protectfrom e motional distress afierstrokeJ?Stroke,2007,38(3):993997 3Williams R A,Hagerty B M,Yousha S M,et a1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in uavyrecruitsJJ Clin Psychol,2002,58(4) 323337 4Wcinrib A z,Rothroek N E,Johnsen E L,et a1The assessment and validity of stressrelated growth in a communitybased sample JJ Consult Clin PsychO1,2006,74(5):851858 5 王择青对军人心理素质及心理干预系统的新认识J解放 军医学杂志,2003,28(7):579582 (20100511收稿20100624修回) (责任编辑尤伟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