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茶产业可借鉴的机械化经验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580650 上传时间:2017-12-2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夷山茶产业可借鉴的机械化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武夷山茶产业可借鉴的机械化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武夷山茶产业可借鉴的机械化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夷山茶产业可借鉴的机械化经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 10 I 农机推广 武夷山茶产业可借鉴的机械化经验 武夷山市新丰街道农机站 杨平姬 作为世界双世遗地武夷山的另一张名片武 夷岩茶“大红袍”,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今年又喜 登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武夷岩茶的热度逐渐升温 之后,如何保证品质的稳定,以及茶产业如何做强做 大成了武夷岩茶企业日益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目前,武夷山茶产业发展的问题依然是茶行业的 老问题一散、小、乱”。与许多地方产茶区相似,这 里多数有茶园的农户采取自种自采手加工。2005年 底,武夷山注册的茶叶企业有176家,随着武夷岩茶 的市场行情看涨,到2008年,全市茶企业增加到305 家,茶叶加工作坊769家。武夷岩茶由

2、于过于重视手 工制作,忽视研发创新、机械化应用和标准化,导致市 场上茶业品质良莠不齐。如何保证茶叶品质的稳定, 以避免武夷岩茶市场的大起大落?观日本静冈、台湾 南投等著名产区的发展经验,唯有走规模产业化一 途,而茶产业机械化是武夷山茶产业化的有力保障和 促进剂。 在日本,很早就实现了茶园生产管理的标准化、 机械化,以及茶叶加工的自动化、程序化。日本茶树 栽培管理的技术水平非常高,茶园规范、茶行笔直、茶 蓬整齐,完全实现了标准化、机械化生产。虽然茶园 也是由农户分散经营,每户约30亩左右,但茶园集中 成片,规模化程度非常高,方便机械化作业。日本茶 苗定植方式为单行单株,株距30厘米,行距180厘

3、 米。经三年定型修剪,蓬面宽度达到一米时开始采摘, 对农机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拓宽他 们的视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农机管理 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依法管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磊,程东来我国现阶段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初探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0(2) 2牛淑卿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研究J农机化 研究,2006(7) 56年成园,茶园耕作、茶树修剪、茶叶采摘已经实 现了完全的机械化。茶园作业机械经过多次换代提 高,已能够满足生产要求。日本的茶园耕作机械主要 有浅耕机、中耕机、深耕机、施肥机等,修剪和采摘机 械有手持式、轨道自走式、乘用式等。这些机械都是小 型的,这一

4、点比较适合武夷岩茶的机械应用要求。 日本茶叶加工、包装均为程序化、自动化生产,总 体上技术水平非常高而且成熟。在20世纪20年代就 有简单的精揉机用于茶叶加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制茶机械已很先进,不仅产量大,而且产品质量稳定, 茶叶加工基本上都由高度自动化的蒸青生产线来完 成。当然,日本精制成品茶的花色较少,毛茶加工流程 较为简单,这也便于程序控制和连续化生产。而武夷 岩茶的制作工艺流程复杂,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 作技艺因此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 序复杂也严重影响了机械化的应用水平。2007年7 月,财政部、科技部共同确立武夷山市为科技富民强 县专项行动计划资金扶持县(市)

5、,重点是扶持武夷岩 茶产业发展,并随即拔付专项财政扶持资金,其中已 明确的攻关任务中就有武夷岩茶有机化生产技术应 用与标准化制作技术推广任务。现在武夷山武夷星 茶业公司与永生岩茶厂等茶企业在相关科研院所的 帮助下,在设计及应用初、精制和包装自动化生产线 方面已取得初步的成果。 台湾很多地方的大规模茶叶种植(下转第20页) 3徐志刚,丁为民,钟于群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可持 续农业的作用J农机化研究,2002(1) 4徐丽明,高焕文21世纪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蓝 图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论文集C2004 5杨士具浅谈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前景J科技咨 询导报,200705) 6高焕文机械化保护

6、性耕作J农机科技推广, 200】(2) 20 10 l 农机推广 21 强化领导、注重宣传 为让群众更深入地了解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保证 该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泗洪县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专门会议,周密部署、明确分工。 另一方面,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散发宣传资料等形 式进行宣传发动,营造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作的 良好氛围,让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深入人心,获得群众 深入理解、信任和支持。 2_2依托市场运作、创新工作机制 以县、乡(镇)两级农技部门的技术服务为支撑, 在青阳、朱湖两乡镇建立了6个育秧基地,秧田面积 3000亩。采取统一培训、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插 秧的模式运作,为

7、全县完成机插稻推广任务起到了重 要作用。在工作中注重工作机制的创新,根据乡(镇) 村实际发展状况与经济水平,采取不同的水稻育插秧 机械化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种田大户为重点、以整 村统一生产管理以及培育专业的机械化育插秧服务 机构等模式,带动农民走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发 展的道路。 23做好技术指导和培训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能否真正提高劳动效率、 增加经济收入以及在农民购买插秧机后能否让农民 买的放心、用的Jill,t:,,主要反映在农民对水稻育插秧 机械的应用水平上。因此,必须做好技术指导和培训 工作。泗洪县农机部门专门从县乡(镇)两级部门抽调 16名技术人员分赴田间地头做技术指导,还多次

8、对 农机技术人员、农机服务组织骨干、农机大户进行理 论与实际操作培训,切实提高了机插质量和效率。 24积极响应政策扶持、加强部门协调 为加强全县机插秧的顺利推广,政府加大了扶持 力度。今年县财政又对机插秧每亩增补60元。对购 买农机的个体户每台补助30008000元,大大提高 了农户采纳机插秧生产技术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 中,加强县乡(镇)村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及早做好 机械、大田、秧池等育秧准备工作,做到机械、技术、生 产、管理一盘棋,努力为机插秧育秧争得主动。在政策 的扶持和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泗洪县推广水稻育插 秧机械化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工作质量得到了提 高。 (上接第18页)始于日本

9、殖民统治时期,凭借日本国 内茶叶机械化生产的技术和经验,为尽快占领欧美国 家的市场,日本人在台湾推广茶叶生产时就提倡机械 化生产,并实行以外销为主的生产模式。同时,为配 合机械制茶的发展,日本殖民政府还成立了茶树的研 究单位,更以免费推广茶苗的方式更新茶园,并以资 借贷的方式推动茶叶生产的机械化。随着大型制茶 厂的成立,生产与制造在此时形成专业的分工,小规 模的茶场与农户因价格与质量不具竞争力,使得一般 的茶农转向生产茶青,再贩卖给大型制茶厂加工。 与台湾前期做法相仿,武夷山当地政府也在想方 设法提高准入门槛,以保证武夷岩茶的品质和声誉。 2002年3月,武夷岩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后

10、茶叶又被纳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现在又在鼓励武 夷星茶业公司与永生岩茶厂等茶叶龙头企业积极按 公司+茶农的经营模式分片区组建多个茶业合作社, 吸收茶农会员,对会员提供包括育苗、茶园管理、粗制 等环节的技术指导。这一系列措施,特别是茶业合作 社的成立和活动开展,有效提升了茶叶品质,也提高 了武夷岩茶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了企业增效,茶 农增收的“双赢”目标。 2009年,中央加大了农机补贴力度,进一步促进 了武夷山茶农采购茶叶机械的热情,茶业合作社机补 更优惠的补贴待遇使武夷山茶产业机械化程度正在 迅速提高之中。目前,利用购机补贴等经济杠杆来整 合现有的茶叶生产资源,并做好茶产业发展规划,引 导制茶工艺由原来手工、半机械化向全机械化制茶工 艺发展,应该是实现做强做大武夷茶产业战略目标的 上佳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