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579523 上传时间:2017-1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一)3 月30日至31日,我来到单位帮扶村XX镇 XX 村驻村蹲点,和村两委班子共商脱贫攻坚工作,和贫困户面对面交流,谈脱贫具体措施,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两天里,我走访了结对的蒋同生、王艳节、刘和庆等6 户贫困户以及王新运等 3户脱贫户,和村两委成员及部分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就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座谈。对XX村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以及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一、基本情况五河镇 XX 村位于岳西县西南部的深山区,距县城35公里,面积 1 3.6 平方公里,山场 1.8万亩,耕地 1035 亩。全村 17 个村民组,

2、330 户,1118 人,其中建档贫困户137 户,402人,占总人口的 35%.XX 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茶叶、蚕桑、高山蔬菜等农业收入及外出务工收入。目前,XX村仅有的一个教学点,只有一、二两个年级,教师 1人,学生16人。其他适龄儿童多在镇辅导小学读书,全村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 100%.全村新农合参保率近 100%.在村部一楼建有计生服务室一间,在宋口集中点建有一所医疗室。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村主要由一条通村水泥路贯穿,全长 9.8 公里。农田水利设施比较落后。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村党支部 3人,其中书记1 人,支委 2人。村委会 3 人,其中主任

3、 1人,副主任 1人,委员1 人。二、主要致贫原因及表现通过这些天的走访调研,我初步分析XX主要致贫原因是: 该村地处深山区,基础设施薄弱,劳动力素质比较低下,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主要表现在: 一是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村级负债大。二是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全村还有四个自然村落未通水泥路。三是XX 自然条件恶劣,山高岭大、沟壑纵横,山场林木积蓄量少,塘、堰、渠年久失修,人均耕地少,农业产出率低下。四是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知识相对贫乏,致富技能落后。五是境内山场、旅游等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三、脱贫攻坚工作思路XX村原建档贫困户 137户 402人,经过201X、201X 年两年的努力,目前

4、全村建档贫困户 71 户161 人,其中五保户20户 24 人,A类低保 14户19人,其他一般贫困户 37 户118 人,和三清摸底调查年收入 2900 元以下数据基本一致,这37户是201X年度脱贫攻坚重点户,目前由市农发行、邮储银行岳西支行及县司法局干部职工结对帮扶。根据走访座谈了解到这37户每户致贫原因不同,有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灾致贫,还有自身发展能力不足造成贫困。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认为在脱贫过程中,要发挥帮扶干部作用,切实为贫困户脱贫做出努力,因户施策,一户一策。对我单位结对的20 户特困户,要求司法局全体结对帮扶干部要把脱贫攻坚作为今年的头等大事,切实帮助贫困户脱贫,目前着力

5、做好以下三点。一是要求司法局全体帮扶干部至少要为贫困户找准一项脱贫措施,每季度至少到结对户家中走访一次,每月至少为结对户办一件力所能及的实事、好事,每半月至少与结对户电话联系一次,了解贫困户脱贫产业发展情况,在这一点上首先从我做起,挤时间驻村蹲点,面对面开展工作。二是明确帮扶干部是所结对贫困户脱贫责任人,将脱贫成效纳入到对干部的考核,对引导帮扶贫困户发展好脱贫成效明显的干部职工优先评优评先,对敷衍了事严重不负责任的一律问责。三是想法设法做好XX村脱贫工作。XX村集体经济薄弱,能不能脱贫,关键就是集体经济收入能不能达到并超过5 万元。和村两委座谈中,了解到 XX 村今年准备发展100 千瓦的光伏

6、电站,我感觉这个思路很清晰很实际,但是发展光伏资金缺口大,司法局将想尽办法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并鼓励村两委开动脑筋,大胆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多方面寻求支持,一定要把100 千瓦村集体光伏电站搞起来,早日并网发电。市脱贫攻坚情况调研报告(二)遵义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贵州视察时的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精准扶贫总体部署和33668行动计划,牢固树立抓脱贫攻坚就是抓发展、抓民生的理念,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突出问题导向,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全力实施脱贫攻坚三步走战略和35669行动计划,共减少农村贫

7、困人口 111万人,4个贫困县、111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226 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 4.3%降到 7%以下,交出了脱贫攻坚的遵义答卷,调查报告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一、遵义市脱贫攻坚主要成效(一)脱贫攻坚加速了全面小康进程。通过实施大扶贫行动,加速了贫困地区全面小康创建进程,提升创建质量。按照国统字201X77号监测,全市201X年度全面小康实现程度8 4.0%,比 201X年、201X 年、201X 年分别提升 3. 8、 7.5、10个百分点。14 个县(市、区)201X年实现程度均超过80%,均值达到90.6%,较 201X 年大幅提升,其中正安、习水、务川、道真4个国家扶贫

8、开发工作重点县增幅均超过10%,习水在全省排位提升 12 位、正安提升 9位、道真提升5 位、务川提升 4位。(二)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牢固树立扶产业就是扶根本的思路,把扶贫开发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引导各贫困县、贫困乡镇、贫困村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做好产业扶贫大文章,形成了道真药业园区、正安吉他产业园、轻纺产业园,务川绿色食品(轻纺)工业园区等一批贫困县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了赤水竹业和石斛、正安白茶、务川山羊、凤冈茶叶、桐梓方竹笋等一批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增强了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三)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基本生产生

9、活条件为出发点,以优先解决水、电、路为重点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积极开展乡村道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建设。通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破除贫困地区发展瓶颈,增强了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四)贫困群众收入快速增加。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增加就业岗位、培育特色产业提升农业产值、实施雨露计划阳光工程提升就业技能、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等多措并举,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X 年的 5216 元提高到 8365 元,年均增长 11%;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

10、配收入提高到6870元,年均增长13%;民族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 6753 元,年均增长 1 3.5%,分别比全市平均增速快 2和 5个百分点。(五) 脱贫攻坚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在落实省委33668扶贫计划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并实施关于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快减贫摘帽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未减贫摘帽乡镇干部管理使用的意见(试行)关于打好扶贫攻坚战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等综合配套文件,制定并实施35669行动计划,对不同致贫原因的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探索完善一整套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二、主要做法(一)精准调研

11、培训,在贯彻落实上求突破。一是强化调研培训。市委先后召开中心组集中学习会、专题培训会,举办专题培训班,对全市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宣传部部长、文明办主任、组织部分管基层组织建设的负责人以及扶贫办主要负责人,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脱贫攻坚专题培训。二是精准调查摸底。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36 元为基本标准,以摸底情况为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做到了村社有册、乡镇建簿、县区存档,实现了统计指标精准化、统计分类科学化,实现精准管理、精准调度。(二)精准落实责任,在组织保障上实现突破。一是完善组织机构。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

12、,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的遵义市扶贫攻坚同步小康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扶贫攻坚同步小康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统筹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工作。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出台关于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快减贫摘帽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对各地各部门进一步细化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明确完成时限,精准责任,同时出台投资、财税、金融等六个方面 20 多项具体政策,确保脱贫攻坚有计划、有资金、有项目、有措施、有检查。三是实施结对帮扶。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挂点联系4 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同时整合全市111 个部门475 个项目,投入帮扶资金 8.45 亿元,对务川、道真、正安等县 13个一类贫困乡镇实

13、施集团帮扶.抢抓上海对口帮扶机遇,201X年以来共争取各类帮扶资金 1.92 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22 个,惠及 9个县(市)58 个乡镇72个村。(三)精准谋划思路,在目标引领上实现突破。全面实施脱贫攻坚三步走发展战略和35669行动计划,精准实施结对帮扶、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确保到2017年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9000 元以上。第一步到 201X 年,全面实现习水、正安、务川、道真4 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116 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第二步到 2017 年,全市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实现871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第三步到2020年,补齐脱贫指标和小康指标的差距,建档立卡脱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四)精准帮扶措施,在扶贫到户上实现突破。一是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每年选派 5000 名以上机关干部到 871个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和项目书记,实现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户户有帮扶责任人。二是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大力扶持发展中药材、干鲜果、草地畜牧业等八大扶贫产业,共种植中药材 35 万亩、核桃70万亩、蔬菜 200万亩、人工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