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二中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 课题1《元素》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579299 上传时间:2017-12-2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平谷二中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 课题1《元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北京市平谷二中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 课题1《元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北京市平谷二中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 课题1《元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北京市平谷二中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 课题1《元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北京市平谷二中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 课题1《元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平谷二中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 课题1《元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平谷二中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 课题1《元素》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品标签中的钙、铁、锌、碘指它们的原子?分子?单质?元素?,元 素,课题2,随着原子内部奥秘被揭开,现代元素概念的提出,现代元素概念的提出,1 1 0 1,氢元素,碳元素,1 1 1 1,1 1 2 1,6 6 6 6,6 6 7 6,6 6 8 6,表格 1,现代元素概念的提出,表格 2,11 11 12 11,17 17 18 17,11 11 12 10,17 17 18 18,氧,氧气O2,H2O,CO2,高锰酸钾KMnO4,MnO2,锰酸钾K2MnO4,氧原子的质子数均为8,氧,锰,钾,KMnO4,MnO2,K2MnO4,锰原子的质子数均为25,钾原子的质子数均为19,不同种元素之

2、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我国渤、黄、东、南海海水所含主要化学元素,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质量分数),元素在物质世界的漫游,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H2O,水由什么组成?而水由什么构成?,想一想,水分子由什么构成?,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组成,构成,1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水由什么组成?而水分子由什么构成?,水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宏观对宏观,微观对微观”,宏观组成对应元素,微观构成对应分子或原子,例1:判断下列语句的正误,1、二氧化碳由碳和氧气组成。,2、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3、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4、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

3、两个氧原子 构成。,5、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6、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元素和氧元素构成。,7、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 个氧原子构成。,8、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元素和二个氧元 素组成。,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Fe,铁原子(Fe),NaCl,小结,物质,元素,组成,分子,构成,原子,构成,宏观,微观,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离子,构成,相互转化,液氧,纯铁,?,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二、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书写,如果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字母来区别,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的拉丁文

4、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Mg、Fe、Cu,非金属元素:O、N、S,稀有气体元素:He、Ne,“钅”及汞,“石”固态非金属,“气”气态非金属,“氵”液态非金属,目前共发现118种元素,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有的还表示一种单质,思考: 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是否还具有宏观意义?,如何表示几个原子?,1、说说下列符号的意义,2、用符号和数字表达含义5个氧离子: 2个铜原子:氮元素 : 3个磷原子:,5O2-,2Cu,N,3P,2H:Na:2Mg2+:nS:,2个氢原子,钠元素 一个钠原子 金属钠,2个镁离子,n个硫原子

5、,你能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得哪些信息?有哪些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三、元素周期表简介,7行 7个周期18个纵行 16个族每周期以金属元素开始,过渡到非金属元素,最后稀有气体结束。,原子序数(质子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分类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名称,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查阅资料元素周期表是根据什么规律排列的?, 作业 ,什么是元素?,古代元素的概念,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什么是元素?,古代元素的概念

6、,中国的“五行学说”,古希腊的“四元素说”,什么是元素?,古代元素的概念,中国的“五行学说”,古希腊的“四元素说”,什么是元素?,古代元素的概念,是模糊的,什么是元素?,古代元素的概念,是模糊的,近代元素的概念,英国化学家波义尔(1627-1691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提出“物质的最终组成为元素”。,“至今还不能用任何方法分解的一切物质”。,什么是元素?,古代元素的概念,近代元素的概念,由于当时的化学实验方法的局限性,当时无法分解的物质并不一定就是我们当今意义上的“元素”。,是模糊的,什么是元素?,古代元素的概念,近代元素的概念,由于当时的化学实验方法的局限性,当时无法分解的物质并不一定就是我们当今意义上的“元素”。,现代元素的概念,是模糊的,元素和原子的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