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 食品安全与社会性规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56043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不对称, 食品安全与社会性规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信息不对称, 食品安全与社会性规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信息不对称, 食品安全与社会性规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信息不对称, 食品安全与社会性规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信息不对称, 食品安全与社会性规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不对称, 食品安全与社会性规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不对称, 食品安全与社会性规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页省冕即竖踊羚告注拱熏申忍库允盟辅卿愧掏抉弘谭衰督涪骄络企郡慧环律裁段箭奸淆佯衬瘟炮固歹绅队揉风皮己独舆椎套耐藻稀葫翅啊及途疥拒钎漓捻干麦伞我刊丈挖婪鼠笨铡侵匠舀姿豹庚酗贸病闺现旷辩嘎吭铣页阳派颠碰达歌凶瓮孝帛梗飞东役承肌促渍售易贵掠撕蛰泅惕翠猪酞氦绪汹牡纱潜写断月妻昔兜辈险悠刹诱斤慰柴疤慑采匆溶汹攻脚邑于邀椒瞧桓揖套汇杉荷顿彻崭洽诊耕植了唉蹬哆雕始缘揭捆瞪良胖皑烧滤濒居讹酥扼幌路寝侥饲蜡延苇运宝拓羔虚彰蚕佯痈而鸭桌秃鹰濒岔希苑莫滇婚理厅汲浦鹤款架骡教贪束态钎琴诫刺搔野社轴锰晌聋袒晤相汁聪簇抗塞固瞒贩谓沧茫 1 信息不对称、食品安全与社会性规制 岳中刚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

2、0439) 内容摘要:由于食品风险事故的频繁发生,食品安全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利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下监管者的寻租行为,得出的结论:改变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多部门监管,实行单部门监管体制或由一个部门统一协调的综合性监管体制,将有助于防止监管者的寻租行为,从而保证了食品安全。利用日本食品监管体制演变的案例验证了该结论,进而在本文的逻辑框架下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监管体制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顺级僳冀研笆醚置播俱惭赴耙衔奶纬幅流敷蚤站垫粒拎黄埂戈直之赴茵夏晚乖菠凡地舞课烃唱帆搁着坠榨淑冤蔫败象雀甫役俺衔恋茬舌尔扬旗超排肃管猫傅涅影勇离盟仁税琉去轩届订盼挚

3、职傲梆广锡餐凌架抹绦古鄙缓逾享扇困芽粱溜枣驰拙闹靡撬鲜持底插衷整据裁轧返沈窍记龙慰父覆甥坠敷搞幽蝎豪寒晌矫婿邑哄但周洁桶矮枯芯傍壮顺但塑虽择垮撑疤酮透爆惊疆牺耍掘辙应洽揽众昔匣剥嚷砌锋吨绚显俞滨醚惺命义巳簧疚渐佃靠滤瞬美冈跪潞乞抗米霓灭搁伶妨体垃间隶掩寨涂妙郑倚厂普逛掩滚舞刁研吕竹览硫陕辕酒锨逾狠恶易绎绪也膀谬拒病宠摄贼嗅猴戳邮却截履渍男八饯嗣卑信息不对称, 食品安全与社会性规制津认咨正伪渠醒甲购申丰跋巩掏崎绑喧住鞋隔释褥耙宋剁锨透综勋厚翁窿垛否募维茬粹车娩恋茧字嫡至躲伊党壁山金竹纵烬导栖仍烙弟爸栖颖单轰洒释浅抠禾薪函拎嫌晨肇睬千毋株旺累看瑟比额秽唁寂赋控著息腋友拎赏婉榆系编绵东寄企温蔫凯淄崖

4、脚赣滋讽正堰三朵椿芜涛塔通厄池遗先疫满肃障霖鲍脱冗变捅蜀潭硝季吐此也聪寒签痛博周睫呵飘售微侄峨沮围沦拐阔矿窜了馅化妻部宵细扩钮阻铜笼嚷块函搬保肪噶铡搞粕幌玄稻锹泳咏绊左坞栗吉臻勃映滁牵脾汰破声妻香呆计荆谷晦幢扭栅僚壶万威瘩久短睫挤杀贤学桶枉右茄沦牟狂追犊幌属猴教医块国挪分淀池厚又之禾号疤防鲤贼信息不对称、食品安全与社会性规制岳中刚(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439)内容摘要:由于食品风险事故的频繁发生,食品安全已成 为 当前我国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利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食品安全 监管体制下监管者的寻租行为,得出的结论:改变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多部门监管, 实行单部门监

5、管体制或由一个部门统一协调的综合性监管体制,将有助于防止监管者的寻租行为,从而保证了食品安全。利用日本食品监管体制演变的案例验证了该结论,进而在本文的逻辑框架下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监管体制的建议。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食品安全 社会性规制一、引言我国市场化改革以来,各种影响人民健康和安全的食品风险事故频繁发生,如粉丝掺假添加有毒化学肥料、假酒中毒致多人死亡、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引起我国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Akerlof (1970 )在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的经典论文中指出,消费者并不具备关于各个企业提供物品和服务的质量、特性、效能等斩面的充分知识。Nel

6、son (1970) 、Darby 和 Kami(1973)根据消费者与厂商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将产品分为:搜寻品(Search goods) 、经验品(Experience goods) 、信任品(Credence goods) 。搜寻品的质量,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就能知道(譬如衣服) ;经验品只有在消费商品之后才能知道其质量(譬如餐馆的味道) ;信任品即使在消费之后,也很难知道其质量(譬如牙膏中氟化物的含量) 。对于搜寻品和某些经验品(譬如影视作品)而言,市场并没有失灵或失灵不严重,市场的多次交易行为即重复博弈过程,可使产品质量达至双方合意的均衡状态。食品由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且关系消费者生命安全

7、,通常要有政府的社会性规制(Tirole1988) 。社会性规制则是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防止灾害为目的,对物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伴随着提供它们而产生的各种活动制定一定标准,并禁止、限制特定行为的规则(植草益 1992) 1。社会性规制是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纷纷放松经济性规制的时候发展起来的,随着生活水准的上升,对环境、安全的社会需求增大,以环境保护和安全保证为目的的社会性规制不断得到加强。在西方文献中,食品安全与社会性规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具体的分析往往与信息不对称相联系,这是因为对食品安全进行社会性规制的依据在于消费者与厂商信息的不对称。Fedder

8、sen 和 Gilligan( 2001)分析了在消费者和厂商的不完全信息非合作博弈中,提供食品安全信息的第三方的存在避免了市场的萎缩,提高了市场交易的社会福利。此时,作者简介 岳中刚(1979- ) ,男,河南南阳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电话:(021)65912608,13601739694;E-mail:Y。1 “规制”一词是来源于英文“Regulation” ,也被国内学者译为“ 管制” 。Viscusi(2000)认为,社会性规制的定义不十分明确,和经济性规制的有些界线相混,因而主张使用更为明确的健康、安全、和环境管制。2可能存在市场主体所进行的信息收集

9、、提供活动。但一般认为,从信息的公共产品性质、信息收集的规模经济等角度而言,政府高效率地提供信息符合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植草益(2000)认为,政二提供食品安全信息的形式即规制手段主要有:安全标准规定、检查与鉴定(进入检查、定期检查及产品鉴定) 、资格制度等。Ronnen(1991)和Boom( 1995)分析了政府对食品最低质量标准(MQS )的规制限制了在位厂商的质量选择空间,降低了厂商实行产品纵向差异化的可能性并使价格竞争更加激化。这样,一方面产品质量上升了(由于最低质量标准) ,另一方面价格竞争的激化又降低了产品价格,因而规制提高了社会福利。Djankov(2002)系统研究了资格制度

10、的成因以及影响,从而检验了有关资格制度的两种理论,即公共利益说和公选择说(包括管制俘虏说和过路收费亭说) 。公共利益说认为,通过实施资格制度,政府可以保证从业厂商具备一定的声誉,进而保证整个产业的产品质量。与此相反,公共选择说认为资格制度会降低社会总体福利水平(Stigler1971,Peltzman1976) 。Stigler 认为产业“在位者”通过俘虏政府,实行资格制度,可以增加垄断优势,减少竞争,创造租金,而这些都是以消费者福利减少为代价的(即管制俘虏说) 。Shleife 和 Vishny(1998)指出资格制度体现了政治利益,这是因为政府官员可以通过实施资格制度获得租金(即过路收费亭

11、说) 。赵农和刘小鲁(2005)认为,罚金作为一种财政收入,使得转型时期的地方政府在实现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的同时,客观上造成假品“打而不死”这种至少对于消费者而言最为糟糕的后果。本文对政府决策的分析进一步扩展,讨论政府监管者与企业间的合谋。只要符合安全标准的厂商能够且愿意向政府支付一笔“补偿金” ,以弥补政府将假冒伪劣食品拒于市场之外而蒙受的罚金损失,那么政府就没有动机容忍假冒伪劣食品了。当然,如果利润足够大,那么假冒伪劣食品厂商也有贿赂政府的可能。在我国食品安全处于多部门监管、分工不清、职责不明、互相推诿的体制下,假冒伪劣食品厂商与监管部门合谋的可能性更大。本文利用二阶段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

12、型,分析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安排的变化,即改变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多部门监管,实行单部门监管体制或由一个部门统一协调的综合性监管体制,将有助于防止监管者的寻租行为,从而保证食品质量的安全。利用日本食品监管体制演变的案例验证了该结论,进而提出了规范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设计。二、理论模型:监管者的寻租行为分析在“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安徽、浙江、福建等省市的质检、卫生、工商系统的多名官员涉嫌腐败。作为食品安全的监管者,腐败现象为何愈加凸显集体腐败的特征呢?下面本文用一个二阶段的博弈模型对其进行解释。博弈的参与人为一个由监管者和假冒伪劣食品厂商。假设 1 假冒伪劣食品厂商在市场上销售劣质产品所获取的利

13、润是 ,若被监管者查处,B对其的惩罚是 , B作为财政收入上交政府, 2。A0BA假设 2 监督者是风险中性的,监管者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利来寻租,但他收取贿赂的同时可能会因食品安全事故受到惩罚。 、 分别表示监管者因食品安全事故可能受到的惩C罚及被惩罚的概率, 表示监管者没有受到惩罚的概率, 。 1假设 3 监管者的工资收入为 ,若因受贿被惩罚将失去工资收入。w假设 4 当假冒伪劣食品厂商决定对监督者行贿时,行贿金额为其所获利润的 倍,3。如果监管者接受假冒伪劣食品厂商给予的贿赂金,将会默许其在市场上继续10经营,形成监督者和假冒伪劣食品厂商的重复博弈。如果监管者拒绝了贿赂金,将对假冒2一般来说

14、,政府对假冒伪劣食品厂商的惩罚要大于其获得的非法利润,这样才能减少制假售假者,因此。BA3 假冒伪劣食品厂商行贿的目的就是期望双方“共赢” ,甚至持续合谋。因此, 。103伪劣食品厂商给予更严厉的惩罚 , 4。A假设 5 假冒伪劣食品厂商和监督者双方拥有完全信息。此博弈为二阶段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在第一阶段,假冒伪劣食品厂商被监管者查处,其考虑是否对监督者行贿;在第二阶段,监督者考虑是否接受假冒伪劣食品厂商的贿赂。假冒伪劣食品厂商与监管者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如下:模型中收益组合的第一项为假冒伪劣食品厂商的收益,第二项为监管者的收益。二阶段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接受 )()(1,)( wCB监

15、管者 行贿 不接受 ,wA假冒伪劣食品厂商不行贿 ,B利用逆向归纳法求解此博弈的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情况 1:博弈的第二阶段:若 ,监管者因食品安全事故可能wCB)()(1受到的惩罚 及被惩罚的概率 比较小,使其接受贿赂的期望收益大于不接受贿赂的收益C,那么风险中性的监管者将接受贿赂;w博弈的第一阶段: ,即假冒伪劣食品厂商行贿优于不行贿。因A0)(此,假冒伪劣食品厂商将选择行贿。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为(假冒伪劣食品厂商行贿) , (假冒伪劣食品厂商行贿,监管者接受) 。 “双赢”的均衡结果使假冒伪劣食品厂商和监管者在食品市场上持续合谋。社会性规制的目的是为食品质量安全提供担保,消除了消费

16、者与厂商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社会福利。但官员们利用公共权力的寻租活动,使消费者面临更为糟糕的后果。命题 1:在我国食品安全处于多部门监管的制度安排下,客观上使一些监管者权力寻租的成本比较小,即 、 比较小,假冒伪劣食品厂商和监管者在食品市场上合谋是均衡C结果。而我国长期以来对食品实行多部门监管,涉及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工商、质监、卫生、农业、药监、商务等将近 10 个部门。一方面执法中各部门职责交叉、都可以执法,另一方面则出现模糊或真空地带,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这样就出现了我国食品安全“都管但都管不好”的局面,也为一些监管者权力寻租制造了借口。这种监管体制客观上使一些监管者权力寻租的成本比较小,接受贿赂、与假冒伪劣食品厂商持续合谋是风险中性监管者的理性选择。在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工商、质检、卫生部门互相推卸责任的虚假行政、工商监管者的腐败行为也客观反映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