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04.4郊区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54051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地理学04.4郊区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城市地理学04.4郊区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城市地理学04.4郊区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城市地理学04.4郊区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城市地理学04.4郊区化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地理学04.4郊区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理学04.4郊区化(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四节 郊区化,一、城市化的近域推进二、城市人口分布演化过程三、美国郊区化及其机制分析,2,第四节 郊区化,按照经济学的解释,现代城市源于现代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效益。这两种效益产生巨大的向心力,使生产向城市集中以获得成本的节约。企业向城市集聚到一定程度,也会产生集聚的不经济。集聚不经济主要来自于市中心更高的土地使用费、交通的拥堵和环境品质的下降,由此产生城市发展中的离心力,推动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周边地域的扩散。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城市化的近域推进。若在城市化的近域推进过程中伴随中心城人口的绝对下降和郊区人口的增长,则称之为郊区化。,3,一、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在空间序

2、列上表现最激烈的就是紧邻市区外围的郊区。这里的城市化是市区内部一些城市设施和职能部门的空间移位来完成的。当一个部门迫于内部市区的压力外移时,也牵动着其他有关部门渐次外移。,4,一、城市化的近域推进,1. 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5,一、城市化的近域推进,1. 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现代交通工具的产生与变革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19世纪中叶之前,城市中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人们出行方式则主要依赖于步行。由于人们的出行能力有限,其活动半径很小,形成高度密集而面积狭小紧凑的城市。如19世纪初期的伦敦,其核心区的半径约为2英里(1英里=1.6千米)。从1800年到1850年,伦敦人口从

3、100万增加到200万,城市半径还未增加到3英里。当时的绝大多数居民根本没有任何公共或私人的交通工具,步行上班时间约需1小时。铁路的出现给城市的发展与扩张带来了生机。首先,通过铁路可将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从遥远的产地运到城市中,使工厂不必紧邻原材料产地布局,从而给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带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其次,铁路可以用作城市公共客运工具,使人们的出行距离大大增加,这就为城市向外扩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特别是当地铁出现后,铁路对大城市扩张所起的作用更为明显。1863年,伦敦兴建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此后,随着地铁和郊区铁路向四面八方伸展,伦敦的通勤半径速度增长至15英里。但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支线客

4、运系统,铁路线之间的地区尚未发展起来,城市呈触须式的发展形式。,6,一、城市化的近域推进,1. 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20世纪初出现了电气火车,它是比蒸汽火车更为有效的交通工具,由于它增速与减速都很迅速,因而可以设置更多的站。更重要的是,新兴的公共汽车替代了公共马车和有轨马车的陈旧支线交通方式。作为一种快速而经济的高效率支线交通,它可以使人们沿现有的道路通达任何方向。于是,铁路线之间的空地得到开发,原先触须状的城市转变为大致圆形的城市,城市的占地面积大为增加。图显示了交通方式变革与城市形态变化的关系。近几十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出现和小汽车的普及,城市向郊外扩散的速度更快,距离也越远。为了防

5、止城市无限制地向四周蔓延,人们采取了不少措施,如兴建绿带、卫星城镇等。但若干发达国家中,大城市向郊外扩展的势头依然很猛,从而出现所谓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现象。,7,一、城市化的近域推进,2工业的扩张与城市化工业的扩展带动城市的扩展,这是城市化的传统推进方式。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工厂之间有集聚成团的倾向,形成规模不等的工业区。同时,为了获得更大利润,企业要扩大再生产,这就需要占用更多的土地兴建厂房和各种附属设施。于是,城市在工厂的带动下,急剧向外推进。,8,一、城市化的近域推进,2工业的扩张与城市化到了现代,技术进步使产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少地受到传统区位因子的约束,城市工业在扩展方式上又出

6、现一些新的特点:首先,大型工厂和重型企业外迁的倾向强烈。主要是因为城市土地利用更紧张,第三产业的许多部门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创造的价值要大大超过大型工厂。只能作平面布局、需占用大量土地的工厂只好外迁,以减少土地成本开支。其次,工厂外迁常以某些特殊工厂为先导。如煤气厂、自来水厂、化工厂、钢铁厂、重型机械厂等。第三,现代工业的专业化生产协作,形成许多规模宏大的联合企业。这些企业厂房高大,面积宽广,集中人口甚多,多采取飞地型城市化在远郊区选址兴建。最后,工厂外迁最终不会脱离城市的影响范围,因为它们需要使用城市的各项设施和服务。80年代以来,独立的工厂外迁逐渐减少,工厂的外迁和新工厂的建设相结合,以各类开

7、发区的形式在郊区布局,促进了工业布局的优化。,9,一、城市化的近域推进,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住宅用地占城市用地的比重也最大。在城市向外围的扩展中,住宅扩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改善居住条件的欲望导致城市住宅大量地、经久不断地兴建,这是住宅不断向城市外围扩散的原因所在。在发达国家,由于生活水平较高,人们追求带庭院的独户住宅,使住宅在外围市区的扩散较为稀疏。在我国,城市用地比较紧张,新建住宅一般采用居住区集中布局的方式,使住宅向外扩散的距离比较有限。但是,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住宅大规模的兴建,使住宅向郊外推进的现象已经变得十分显著。,10,一、城市化的近域推进,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住

8、宅扩散还会带动城市其它职能部门的扩散,如商业服务、中小学校、医疗保健、文体娱乐设施等等。在城市边缘地带,出现了规模巨大的购物中心、汽车商场等。4、其他部门扩散与城市化如文教科研单位(这里专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特殊病院、苗圃、墓地等。50年代,我国一些大城市出现第一波的高校建设高潮,即在当时城市边缘地带兴建高校科技园区,90年代末以来,由于大学扩招的需要,在很多城市出现了规模更大的高校园区即“大学城”的建设,典型的有广州大学城、杭州下沙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城,等等。,11,二、城市人口演化过程,西方学者在城市化的研究中,把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看作为一个连续演变的过程其中彼得霍尔

9、(Peter Hall,1984)的城市演变模型称得上是城市化发展阶段理论上能取得全球共识的概括之一。,12,二、城市人口演化过程,(一)、彼得霍尔的城市演变模型霍尔城市演变过程归纳为六个阶段,依次是:,13,二、城市人口演化过程,(一)、彼得霍尔的城市演变模型(1)流失中的集中: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大城市体系的发展。中、小城市体系吸引人口的能力较弱。中心市吸引部分周围郊区和农村地区迁出的人口外,还有人口流失迁往大城市。,14,二、城市人口演化过程,(一)、彼得霍尔的城市演变模型(2)绝对集中:工业化遍及大多数城市,吸引了大批劳动力,乡村人口继续大量减少,城市化水平增加迅速,各都市区的人

10、口规模都在绝对增加,人口主要向中心市集中。,15,二、城市人口演化过程,(一)、彼得霍尔的城市演变模型(3)相对集中: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都市区人口增长迅速,但中心市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郊区人口增长,仍是向心集聚的过程。,16,二、城市人口分布演化过程,(一)、彼得霍尔的城市演变模型(4)相对分散:城市化增长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即都市区人口在继续膨胀的过程中,中心市人口尽管仍有增长,但郊区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中心市,中心市在整个都市区人口中的比重开始下降。,17,二、城市人口分布演化过程,(一)、彼得霍尔的城市演变模型(5)绝对分散:都市区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发生逆转,即在都市区人口继续增长的

11、过程中,中心市的离心分散力量超过了向心集聚力量,人口从中心向郊区迁移,绝对量下降,郊区人口低速增长。,18,二、城市人口分布演化过程,(一)、彼得霍尔的城市演变模型(6)流失中的分散:大都市区的中心市人口大量外迁,除部分被周围郊区吸收,另一部分则向非都市区扩散。大都市区人口总量下降,标志着城市进入逆城市化阶段。此时,霍尔认为城市地区将有一个明显的衰落,而且这种衰落将持续一定时期,小的都市区和非都市区人口的增长超过了大都市区人口的增长。,19,二、城市人口分布演化过程,(一)、彼得霍尔的城市演变模型在霍尔的模型中前三个阶段,中心市人口高速增长,城市发展以向心集聚为主;第四阶段中心市人口增长速度低

12、于郊区,是离心扩散的初始阶段,出现了郊区化的前兆;第五阶段中心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向郊区迁移,为典型的郊区化阶段;而第六阶段则与逆城市化阶段相联系。该模型充分展示了流量经济五大要素流集聚与扩散的阶段性。,20,二、城市人口分布演化过程,(二)、再城市化(中产阶级化)霍尔提出上述模型是在1984年,当时英美一些大都市区已出现较长时间的逆城市化现象。进入80年代后,有些大都市区的人口又开始恢复增长。一是这些城市中的国际移民增长较为迅速,二是这些城市为挽回发展的颓势,采取了大规模的都市更新,使城市中心部分地区恢复了昔日的活力。在此情况下,大都市区的人口又开始恢复增长。这就是城市发展中的第四个阶段,

13、即再城市化。,21,二、城市人口演化过程,(二)、再城市化(中产阶级化)1、中产阶级化的概念与再城市化有关的一个概念是Gentrification 现象, 中文多译作绅士化。Gentrification一词是英国社会学家格拉斯在1964年对伦敦市中产阶级家庭进入工人阶层居住街区的研究中最先采用的。肯尼迪(M. Kennedy)将Gentrification 定义为在一个街区中,较高收入的家庭取代较低收入居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街区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品位也发生了改变。,22,二、城市人口演化过程,(二)、再城市化(中产阶级化)按肯尼迪的定义,Gentrification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必

14、须有低收入的居民从他们的街区中被置换出来,而这种置换往往是非自愿的置换,也就是通过迅速升高的地租或是增加的物业税,让那些宁愿留在原居住地的居民无力负担生活开支而被迫离开。第二,不仅街区的住宅质量得到提升,而且其人群的社会经济特征也发生了改变;,23,二、郊区化,(二)、再城市化(中产阶级化)第三,街区文化特征的改变,因为新来者会按他们自己的文化、生活方式、消费品位来改变这个街区原有的社会文化特性。例如,在旧金山,一些独特的老街区成为 雅皮士追求的居住场所。由于中产阶级引导了Gentrification的过程,因此,把Gentrification 翻译为中产阶级化更合适些。,24,二、城市人口演

15、化过程,(二)、再城市化(中产阶级化)2、中产阶级化的形成原因雷(D.Ley)主要从对内城住房需求和追求内城多元化生活方式的角度分析中产阶级化出现的原因如为减少通勤时间和成本促使家庭接近内城工作地;郊区住宅成本上升,而内城的房价较为低廉;出于独身生活方式的需要,或出于同性恋文化和非传统生活方式的需要;出于延续内城历史文脉,提倡多元化社会文化的需要。,25,二、城市人口演化过程,(二)、再城市化(中产阶级化)史密斯(Smith)提出了“地租缺口”概念来解释中产阶级化的过程。二战后英美一些城市周边地区的低地租使得资金不断地向郊区流动,这个趋势引起内城房产的贬值和逐渐衰败,其结果是造成内城破旧住宅收

16、取的租金和它若经过完全更新达到所谓最好利用时可收取的潜在租金之间出现巨大差别,这就是所谓的“地租缺口”。当地租缺口变得足够大时,开发商就会对内城更新,重新开发新住宅,以满足专业人士或经理阶层的居住需求。,26,二、城市人口演化过程,(二)、再城市化(中产阶级化)3、中产阶级化的后果中产阶级化在改变旧城面貌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在内城居住的人口多是受教育较少的低收入人群,少数民族或以妇女为户主的单亲家庭,由于经济转型,制造业部门逐步衰落,这个群体的失业率很高,生活困难。在中产阶级化现象发生后,该地区的消费成本被抬升,更使这些低收入者无力负担。因此,在美国一些城市反“中产阶级化”

17、的呼声比较强烈。,27,三、美国郊区化及其机制分析,1、郊区化的概念2、郊区化的过程3、郊区化的动力机制4、郊区化的作用与影响,28,三、美国郊区化及其机制分析,1、郊区化的概念二战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这就是所谓郊区城市化据统计,几乎4000万(占全美国人口的1/5)的美国人因变换工作及其它原因,每年至少搬家一次,一般认为,现代郊区化的过程起源于20世纪中叶。50年代后,由于特大城市人口激增,市区地价不断上涨,城市扩展带来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城市病”;加上战后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开始追求低密度的独立住宅;而汽车的广泛使用,交通通讯网络设施的现代化等原因,则大大加速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