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历年高考论述评述题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6462827 上传时间:2017-12-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历年高考论述评述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历史历年高考论述评述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历史历年高考论述评述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历史历年高考论述评述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历史历年高考论述评述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历年高考论述评述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历年高考论述评述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历年高考论述评述题1、2010 年湖南宁夏新课标卷(37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 ,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 800 张,织工 2 330 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 l70 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 3400 张。 “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

2、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 ,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l6 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 l l40 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l700 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 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

3、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13 分) (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2011 年新课标卷(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

4、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 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

5、西方崛起的观点。 (12 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2012 年新课标卷(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 19 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史变迁(见图 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4、2011 年高考广东文科综合卷第 38 题第 3 问材料三:20 世纪 60

6、 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近代史开始于 1640 年,现代史开始于 1917 年;近代史开始于1500 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 1900 年前后。 (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8 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5、2011 年高考江苏卷第三 22 题第 3 问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 “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

7、前者。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太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辆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的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 ”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 (1932 年初版)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型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天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

8、织布,因为样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扎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坠落。方洪凯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 (民国二十六年版)请回答:(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6 分)(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

9、确,史论结合。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洪武二十八年(1395 年)六月,太祖御奉天殿,敕谕文武群臣:“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评材料中明太祖关于丞相制度的观点。(12 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7、(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 世纪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菜斯顿对美国 1787 年宪法赞赏有加,说“这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 时期人类智

10、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材料二美国特拉华州的代表马丁路德在制宪会议上评论道:“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 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革命导师恩格斯则认为:“可以表明这种人权的特殊资产阶级性质的典型表现是美国宪法,它最先承认了人 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 ”评材料中关于美国 1787 年宪法的观点。(12 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8、(12 分)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92 年,正值哥伦布开辟新航路 500 周 g-之 W ,美国明尼达大学法律系对哥伦布进行了一次审判。 身着 15 世纪

11、服装的 12 人陪审团在进行了 3 个小时的审理后,一致裁定:被告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现年 541 岁,意大利人,在 5009-犯了谋杀罪、剥削奴隶、专制、灭绝种族的屠杀及国际恐怖主义等 7 大罪行。有鉴于此,哥伦布被判处 350 年徒刑。材料二我国史学界关于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交往作出特殊贡献的人物;也有人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种灾 难;有更多的人倾向于以“进步与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认为哥伦布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上的客观 进步性。评材料中关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观点。(12 分)(要求:围

12、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9、(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这一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际上此路不通,恰如立于墙壁之前寸步难行,不是踌躇不前,就是想前进一寸,反而后退一尺。 ”评材料中福泽谕吉关于学习西方文明的观点。(12 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0、(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

13、,秦郡邑而促(短促)。材料二 秦有天下不数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 之制失也。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秦朝灭亡的认识(12 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讨论 史论结合) 11、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20 世纪)50 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它把自己看作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它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作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

14、0 年代当美国似乎虚弱之时,它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 80 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 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它在 19 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评材料中亨廷顿关于中国在冷战中外交政策的观点。(12 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 一

15、 1914 年”中写道:从 1763 年至 1914 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1763 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然而到 1914 年时,欧洲诸强国已吞并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这一进程早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技术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建立、国家建设和海外扩张以前就已开始。上述这些引起了以三大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连锁反应;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评材料中关于欧洲发展的推动

16、力的观点。(12 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3、(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中国文明”中写道:“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一和连续。中国的发展情况与印度在雅利安人或穆斯林或英国人到来之后所发生的情况不同,没有明显的突然停顿。当然,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 评材料中关于中国文明的观点。(12 分)(要求:围绕材料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4、2013 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幸福是什么”的特别调查节目,“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