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462506 上传时间:2017-1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新产业,新东莞” ,这一新思路,就是要求我市以产业升级转型为抓手,加快城市化进程,着眼于长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实现科学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以人的素质提高为支撑。而教育部门则要紧贴经济社会的转型要求,大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市民整体素质,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优质教育保障。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后劲,昭示着未来。任何一个城市的现代化,都首先体现为人的现代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始终坚持教

2、育优先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提高教育发展水平。通过教育的发展,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不断增强东莞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二、提供强大人才支撑我们要结合全市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产业升级为动力、以技能人才培养和就业培训为重点的职业教育体系。新建、扩建一批融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以及社区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职业学校。加强职业教育与市场的联系,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制- 2 -度,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和开发课程。加

3、强校企合作,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引进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优化职教师资结构。积极创新职教办学模式,实行优势互补,进一步增强我市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能力,以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岗位培训、远程教育、继续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市民创业就业的能力。三、构建和谐教育环境教育是民生的重点,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维护教育公平正义,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和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制度,确保所有适龄少年儿童都能实现充分就学。要进一步解决广大新莞

4、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切实保障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逐步增加新莞人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数量。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增强“教育既是民生重点,又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助推器”的意识,积极因应我市引进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优先解决高科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子女读书问题,为我市吸引和留住优秀企业人才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四、推动教育优质发展要大力实施学校优质化工程,进一步扩大优质学位供给。争取到 20*年,全市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和师资素质基本均衡,大多数中- 3 -小学成为优质学校。稳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争取到 20*年,高中阶段学校基本都建成优质学校。要坚持内涵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各级各类学校要转变发展观念,增强办学活力,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着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崇教厚德、为人师表,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深入推进“三名”工程,大力培养和引进一大批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设一支力量雄厚、作风过硬、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三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务实、进取的学校文化,推动我市各项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