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核心价值,构建知能体系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6458909 上传时间:2017-12-2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显核心价值,构建知能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凸显核心价值,构建知能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凸显核心价值,构建知能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凸显核心价值,构建知能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凸显核心价值,构建知能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凸显核心价值,构建知能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显核心价值,构建知能体系(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凸显核心价值,构建知能体系,鞍山市教师进修学院祝世峰 2016年8月29日,高二语文知能序列与教学建议,高二语文的教学内容(参考)上学期: 必修五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下学期: “中外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小说欣赏) +先秦诸子选读,高二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必修1、2:感性积累、体系搭建必修3、4:知识体系逐渐形成、能力养成必修5: 总结、提升、衔接阶段 (知能体系完成,与选修、两考挂钩)选修: 实践、巩固、升华阶段 (知能体系完善,与高考知能体系熔接,在实践中巩固,拔高),体系的回归,今年8月18日的人民日报(11版)专访文章新教材,新在哪?温儒敏关于初中小学即将启用的“部颁本教材”

2、答记者问,体系的回归,记者:和其他版本语文教材比较,“部编本”的框架体例有何不同?温:现有各种版本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主题单元结构,多照顾到人文性,而可能忽略了语文教学的规律。选文也往往只顾一头,只考虑所选课文是否适合本单元主题,难于照顾到本单元应当学习哪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必要的梯度。“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

3、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体系的回归,记者:部编教材怎么处理语文教学中知识体系的问题?温:这套教材注意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很活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尊重。但又出现另一趋向,就是知识体系被弱化。教材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部编本”语文教材很重要的一点改进,就是让课程内容目标体现的线索清晰,各个学段、年级、单元的教学要点清晰。,体系的回归,这套新教材的编写一开始就注意这个问题,

4、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哪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有些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则配合课文教学,以补白形式出现。努力做到“一课一得”。现在不是强调“语文核心素养”吗?“部编本”语文教材就已经在努力建构适合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但这是“隐在”的,不是“显在”的,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练。,体系的回归,今年8月18日的人民日报(11版)专访文章新教材,新在哪?温儒敏关于初中小学即将启用的“部颁本教材”答记者问初中小学教材的变化,对高中来讲是一个重要信号。待高中课标修订完成后,必然带来教材、高考的相应变化。,核心价值,文本的核心价值:教学文本最本质

5、的内涵意蕴以及文本最显著最独特的形式表现特点(文本最有用的东西)教学的核心价值: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学生对学这一内容最期待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文本核心价值对学生心智发展所蕴含的最大教学可能性和最丰富的教学意义。(学生最需要的东西(不一定是想要的),核心价值,文本核心价值是确定教学重点的主要依据。教学核心价值是确定教学难点的主要依据。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确定文本最有用的和学生最需要的,并把它们变成他们最想要的。文本核心价值联结成线就是序列,联结成网就是体系。,核心价值,目前高中在“核心价值”凸显方面的现状:1.必修凸显不够,选修更是缺少这种意识,而且没有上出选修样子(选修课和必修课

6、的关系)。2.选修教学现状:必修化、随意化两个极端。必修化: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缺失,教学方式的开放性缺失,评价机制的多样性缺失。 随意化:由于文本的核心价值的缺失,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开放变成随意,不仅在选修教学中,甚至在必修教学中也有出现。,高二教学的“体系”参考,小说阅读必修五小说单元的教学要点:1.在必修三小说学习的基础上,本单元重点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最终形成要素俱全的基本能力框架。2.相对必修三小说单元来说,对小说要素的解读提出更高的要求。深入到情节、环境的细致探讨,人物的细腻剖析,对主题进行多层面的挖掘。3. 强调读者的感受评价,接近高考小说探究题的实际。选修中小说的教学要点:1.外国

7、小说欣赏主要是在工具层面深化,也有拓展。小说选修教学以这本教材为主。2.中国小说欣赏主要是在人文层面拓展。中国小说欣赏作为必修课的补充拓展材料是不错的,可以比较。,高二教学的“体系”参考,高二教学的“体系”参考,高二教学的“体系”参考,高二教学的“体系”参考,高二教学的“体系”参考,高二教学的“体系”参考,必修教材文言文单元和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言文的体裁对应关系,高二教学的“体系”参考,文言文教学可为适应本地学生学习基础需要,以文言基础知识能力为系列化的主线,而不是教材中以时代或文体写作特色为系列化主线。1.增加学生直接接触文言文本的机会,加强教材(包括选修)文言诗文的诵读,强调熟

8、读而成诵的自然过程,非高考考查篇目也应以熟读为目标,以形成牢固的文言语感。2.建议在必修和选修教学过程中进行史传文语境高频词的分类积累总结(实词400个左右,常见副词50个以上),像学习英语单词一样记牢它们,从而打下文言文实际阅读能力和笔译能力的坚实基础。3. 强化文言文思想内容在立德树人方面所起的作用,汲取文言篇目中的精神营养,挖掘古人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可以在每一文言文单元学完后对其思想内容加以梳理,以期成为学生的思想资源和写作素材。,高二教学的“体系”参考,4.默写篇目越早过关越好,学习背诵古诗文的技巧。充分挖掘初中50篇段的价值,将它作为文言文基本词汇的载体和诗歌鉴赏体系建构、提升诗歌

9、鉴赏能力的例题,让识记水平和阅读能力同时提升。5.先秦诸子选读主要是积累思想。前面的概论文章认真读一读。6.必修改变讲授为主的方式,建议以“以文促言,文言相生”的方式解决文本问题。7.选修采用“诵读 + 自主阅读”的方式,充分发挥预学案作用,课堂只完成自学成果验收和释疑、提高工作。8.重视古代文化常识(如姓氏、名号、称谓、避讳、职官、科举、典章、礼仪、风俗、天文、历法、地理、艺术、文娱、饮食、器用等方面)的集中学习和课堂渗透,集中学习应以老师编成材料让学生自学为宜。,高二教学的“体系”参考,古诗词鉴赏(必修)(概况),古诗词鉴赏(选修)(概况)1.体系完成在中国古典诗歌散文欣赏的诗歌之部2.重

10、点在赏析诗歌中的整体性和宏观性的因素。提供了鉴赏诗歌的大体原则和思路。3.以赏为主,以析为辅,以诵为法,以量为效。(量,既指诗歌的数量,也指诵读的次数。)4.自读知识短文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课上交流所得。,一、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诗人、文本、读者的一体观照以探究诗旨。1.以文本为基础,加上读者的生活经验,再从诗人的生平为人,其所处的环境时代去寻找解读的依据。2.改变平时读古典诗歌时孤立片面、断章取义、盲人摸象的阅读倾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平时阅读量太少,文化积累不够丰厚,生活经验不足,个人难以融入文本,对知人论世的过度强调(脱离文本)。)3.自主赏析中湘夫人拟行路难蜀相书愤都是“以意逆

11、志,知人论世”的好例子。对于长恨歌,作为赏析示例,整体感知后也不宜详细讲解分析,而是把重点放在结合教材赏析文字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上,亦即对“长恨”怎样理解,然后熟读诗歌。4.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补充一下主要诗人的风格特色、影响诗坛的重要历史背景等常识。,二、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意境、情景关系的解读以把握诗境。1.赏析指导中涉及到意象叠加、留白跳跃、炼字炼句、景语作结等营造意境的情况。2.赏析示例中春江花月夜,重点也在整体感知后对情、景、理、韵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意境的体味上,把精力放在熟读成诵上。3.可以帮学生归纳古诗词中常见意境类型及其用词,学会概括诗歌意境的方法。,三、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诵读以体会诗韵。1.赏析指导的知识短文介绍的诵读古典诗词的方法,适合在必修时渗透。诵读古典诗词,应注意节拍、用韵、平仄,停顿、徐疾、轻重、抑扬、起伏等,还应投入感情和想象,声情并茂地朗读,既要读出音乐美,也要读出情韵美。2.补充介绍近体诗的格律常识,音韵(开口韵、闭口韵,平声韵、仄声韵等)的感情色彩常识等。,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