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效率管理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6458618 上传时间:2017-12-27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售后服务效率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售后服务效率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售后服务效率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售后服务效率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售后服务效率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售后服务效率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售后服务效率管理(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售后服务效率管理,二0一六年十月,第一部分 效率管理,一、为什么要进行效率管理1.效率管理是管理的根本方法,世界经济已进入特色和效率竞争时代,经营理念和科学管理决定了企业的成败。21世纪的市场是一个快速前进,讲究效率的市场。分工不明,反应迟缓,缺乏创新,高耗低效的企业,必将被新一轮的竞争所淘汰。效率管理在这种新的竞争形势下将发挥重要作用。管理行为无论怎么变化,管理行为的实质都是追求效率,管理者不能仅从实践中摸索经验,也不能仅从直觉来进行管理,因此,我们要进行效率管理,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效益增加达到管理目的。,2、目前现状,例如:某售后服务部,人员数为50多人,月营业收入80万左右,按人均营业

2、额计算,每人每月创造的营业额为1.5万左右。但依此品牌和客户量分析,正常每人每月创造营业额应达到2、8万,营业额为150万左右。因此不难理解原因:业务量不足,可能人员配置不合理,那么,人已充足,为什么又许多客户反映修车时间过长呢?上次质量小组飞行检查中发现:SA接待每位客户的时间为40分钟左右。因此,发现某些运营环节存在效率较低现象。,也有的企业中,管理者在风险面前明哲保身,拼命增加人员,低效率运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此,成本增加,效率低下,效益小,会议讨论正常接待标准为1015分钟/人,提示企业的3种风险:项目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3、汽车售后的三大支柱:,为了保证特约店的稳定发展,

3、就要得到用户对本店的信任和信赖,与用户建立良好的持久的关系,为达到这个目的,售后服务有三大基本项目,就是业务接待、效率、质量。,提示目前的竞争环境就象走钢丝,必须掌握好这三个“平衡杆”。否则下面就是张着大口的房地产、税务。有些经营不善的企业就是在为业主作贡献,上交租金而没有效益产出,公司要我们创造更多的,顺便说一句你只有较少的,资金员工时间设备,怎么办?,利润销售额客户质量,提示名词解释:成本否决制。即,对超支部分如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将一笔否决,二、效率管理,1、效率管理的定义:对组织以及组织的流程进行效率分析,以提高效率为管理目的,达到组织目的管理方法为效率管理。,效率管理是目标、过程管理

4、的方法,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必须以效益优先为原则。必须对管理模式、组织架构等进行重新评估,用最简洁、有效的模式应对几年的激烈竞争。,2、效率的含义,1)、最初的效率概念是传统的劳动生产率的意思。2)、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随着体力劳动被机器代替,而购买机器需要大量资金,因此,资金被当作生产力因素之一,当资金被当作生产力因素之后,资金的投入和产出的大小作为企业效率高低的标志。3)、一般意义上讲,效率概念基本含义是投入和产出或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表达公式: 效率=收益/投入,A、投入量,投入量是指为实现组织目的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投入或成本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就是利用一定的技术生产一定产品

5、或提供一定服务所需要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分析:售后服务中的费用投入表:(表一),B、收益,对售后服务来说收益指:营业额、毛利、净利润等,归根到底追求的是净利润,在业务量比较大的情况下,经营情况貌视良好,却也是最易掩盖费用和支出的时候。因此,利润效益指标最能反映企业的赢利情况。,3、 从财务角度经营获利能力分析资产利用效率:,商界以损益盈亏为中心。因此,围绕资本增值与保值,从财务角度阐述分析问题有更高的胜率,最大限度提高利润,降低成本及开支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总资产利润率:,反映企业利用全部经济资源的获利能力,反映的是资产利用效率。,利润总额 总资产利润率= 总资产平均余额,(

6、1)、总资产利润率比率越高,说明资产利用的效率越高,表明企业在增收节支和节约资金使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2)、与同行业平均水平以及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比,分析形成差异原因,正确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挖掘提高企业利润水平的潜力。 (3)、总资产利润率的大小取决于总资产周转速度快慢及销售利润率的大小,所以,提高总资产利润率从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以及加强销售管理,增加销售收入,提高利润水平入手。,说明:,4、效率管理的目的:,重视过程管理,重视企业流程,发现、解决影响收益的问题,提高投资效益工作,工作的一切重心是为了加强工作效率,最终提高企业的整体赢利能力。,5、效率管理流程:,见示范图:业务

7、发展PDCA管理循环,第二部分 售后服务效率管理的有关数据分析,维修能力:人员配置:1.)车间维修:劳动力计算:(根据工人熟练程度不同,下列维修能力比例可能有偏差),A.熟练工人 维修能力:100%a= AB.半熟练工人 维修能力: 50%b= BC.学徒工 维修能力: 33%c= CA+B+C=有效维修人员总和,车间维修能力,一般企业不按上述工人的维修能力进行分析,只按机电工人数和钣喷工人数进行分析。,参考标准: 每位机电工人日维修量为3.55台 415人=60台/天 每位钣喷维修工人维修量为1台 115人=15台/天,例如:某企业有15名机电工人,15名钣喷,2.)业务接待,参考标准:每个

8、业务接待每天接车能力为8-12台 80台12台/人=7人 80台20台/人=4人则: 业务接待人员数为7-10人为合理。,例如:每天接待85台车需配置工人数,3.)业务接待和车间维修人员对应的比例:,参考标准:每位业务接待对应56位车间维修人员按30位车间人员计,则有56位业务接待即为合理。,配置比例不合理的原因:,生产工人过多,工人技术熟练程度不够。车间分组过大,统筹工作不合理。接待人员过少。接待人员未能有效跟进车辆状况及进度。预约车过少,车间时间安排不合理。接待人员估价是否准确,报价是否完整。,A.比例过大(生产工人比例大于业务接待)会产生,生产工人不足。生产工人劳动强度过大,长期加班工作

9、。车间工人自检把握力度不足。车间维修过程中是否偷工减料。业务接待人员过多,人浮于事,业务水平不够高。,B.比例过小(车间维修人员比例小于业务接待人员)会产生:,4.)生产性工人同非生产性人员配置比例:,参考标准:生产性工人同非生产性人员配置比例为2-3人:1人生产性工人数占全部售后服务部人员比例:60%65%,a.生产性工人过多,工人熟练程度不够。b.管理人员过少,管理不彻底。c.管理控制环节不能有效把握。,A.比例过大(生产性工人比例比非生产性工人过大)会产生:,B.比例过小(生产性工人比例比非生产性工人过小)会产生:,生产性工人不足,劳动强度大,可能影响维修质量。,业务量过小。,管理人员过

10、多,分工不合理,管理人员职责不明,人浮于事。,2、工位配置:,1.)专家数据标准:每个工位日周转率为:47台次/天能达到最有效的工位利用。2.)参考标准:每个熟练工人配置1.2个工位(包括举升机工位共2个)3.)参考标准:每个升举机配置23个工人(包括技师、中工、学徒),3.绩效:,1.)参考标准:丰田、本田品牌每位售后服务人员月人均营业额为2.83万 2.)参考标准:丰田、本田平均每位机电和钣喷工人每月贡献人工费为:1.82.2万元3.)参考标准:人员工资和毛利总额比例为:,4.劳动效率:,1.)劳动效率参考标准:劳动效率=实际上班时间/付薪时间 为110% 2.)劳动生产率参考标准:劳动生

11、产率=实际生产时间/付薪时间 为90%,问:劳动生产率怎么统计?哪一种方法统计最科学?,提示 劳动生产率=生产时间/付薪小时,5.建立效率标准:,使用效率管理的方法,要在组织中建立正确的标准,对管理状况和效果的判断是管理者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设计效率标准是整个效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设计效率标准的一般过程:, 效率标准是可以用过去成功资料分析为基础或同类组织的经验。 在缺乏充分数据资料时,可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判断,建立工作标准。 在对具体工作所做的客观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每个人的工作量。,2.)确定效率标准的方法:, 稳定性:可在不同范围条件适用,较长时间内维持其效果 明确性:可测量

12、标准的量值、单位,允许偏差区清楚明了,便于理解的执行 参与性:应尽量让具体业务的人员参与讨论 关键控制点:管理者应从关键控制点上去衡量绩效,每个目标、每项活动、,每项改善、每道程序或每项预算都可作为控制点,第三部分 影响效率原因分析,一、效率:1. 提高工作效率1.)提高人的效率:,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管理的首要因素在于对人的管理提高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做到人尽其才。明确岗位职责,制订有效的考核方式。建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法规。有效的分配体系和薪酬制度。,要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可以从2个方面来加强:满负荷工作、竞争机制。要保证效益首先应清楚一个组织存在的短、长期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组织结构,

13、明确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工作标准等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这是一个整体的组织行为,2.)提高物的效率:,物是系统的基本要素,是管理活动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成分的总和,财也是物,是物的价值表现。任何组织都不能把通过高消耗来获取组织发展的机会,而把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作为挖掘发展潜力的途径,从而使组织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A 管理好、使用好资金。B 利用好物资、设施和设备等物质资源。,2. 提高效率的五条途径:,效率公式=有效结果/投入量1.)投入量不变,有效结果,效率。如;提高配件周转率,增加业务等。2.)有效结果不变,投入量,效率。如;降低物耗、能耗,减少劳动量消耗等。3.)有效结果,

14、投入量,效率。如;采用新技术。4.)投入量,有效结果比投入量有更大幅度增加,效率。如:促销、服务双周。5.)有效结果,投入量比有效结果有更大幅度减少,效率。如:减少人员,造成产量细微影响,但收益有了提高。,二、售后服务部效率低的原因:,讨论:利用鱼刺图寻找影响效率的原因(分析根源、治标又治本)(如:维修时间过长的原因),人员,设备,环境,材料,方法,维修时间过长,三、提高效率,1、设定目标: 正确地工作(工作质量)如果想使工作效率提高,首先把“无差错工作”作为对质量的定义。,2.)快速地完成工作(工作速度),时间就是金钱,我们希望工作流程快速运转,我们需要对工作进展速度进行测量:,3.)按时完

15、成工作(工作可靠性),如果预先制订好计划,就有可能提高效率,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良好的预测、周密的计划以及可靠的工作流程,4.)适合用户需求(灵活性),没有任何事情是一成不变的,用户越来越精明,总是很容易改变主意,新的竞争者出现了,我们应提前调整目标,而不是等到迫不得已时才这么做。,5.)从事商业活动的开支(成本),利润=收入成本,所有的活动都需要成本支出,所以减少一些不能增值的活动,将使成本降低,效益提高。,2 、优化流程:,1)、经营模式,投入,运作流程,产出,投入进入工作流程人(客户和雇员) 材料(原材料、各种部件、所用物品等) 信息(目标、标准、电脑数据、来电等) 设备(办公用房、电脑、机器等),通过工作流程的产出 服务(有好有差我们应避免“差”的服务) 浪费(不能从头再来,已经无可挽回的错误我们必须尽量避免)废料(需要付出代价才能修正的错误我们应该尽量减少),请评价:,1.主动接触,2.顾客预约,3.个性化接待流程,4.目录式报价,5.顾客关怀,6.工作排程,7.预先检料,8.品质控制,9.开立结帐明细,10.提供车主资讯及交车,12.预防再发,讨论:,1.)实行预约管理2.)实行预先检料管理3.)具体问题点解决:,两个质检员,一个质检员休息,另一个质检员外出试车了,有车需要检验怎么办?等待?还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