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车身涂胶工艺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6457862 上传时间:2017-12-27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车身涂胶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白车身涂胶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白车身涂胶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白车身涂胶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白车身涂胶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车身涂胶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车身涂胶工艺(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车身涂胶工艺,白车身涂胶概述,典型轿车白车身由300500个薄板冲压件焊接而成,焊点数多达30006000个,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焊缝。在汽车制造中,如果各钣金件连接处的缝隙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密封,汽车在行驶中会出现漏水、透风和漏尘现象,严重的可能引起焊缝处钢板锈蚀,使钢板过早穿孔,加速车辆的报废。因此,焊缝处密封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身的质量和耐锈蚀能力,直接影响汽车整车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在车身焊装车间,白车身生产中涂胶工艺应用广泛,各种胶由于应用部位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别。,涂胶原理,借助胶粘剂在固体表面上所产生的粘合力,将同种或不同种材料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同时在相互连接作用的表面间形成密封

2、面,并保证密封面不发生渗漏,起到密封作用。密封实际上是一种连续粘接,使用这种粘接方法可以粘住需密封的接头,以防止产生破坏作用的液体和气体的渗入。,涂胶的作用,车身在生产中应用涂胶剂或密封胶技术首先通过涂胶,简化生产工艺,节省材料使用,增加零件强度。其次,通过涂胶,对车身进行防振、隔热、防腐、防锈、放松、防漏、降噪、减重,提高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在延长汽车寿命方面起着特殊作用。还有,通过涂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NVH问题。,涂胶分类,涂胶大致分为四类:折边胶、隔振胶、密封胶、钣金补强胶片和空腔结构增强材料。 不同种类的胶所用位置和功能不同,对胶的工艺和性能要求也不同。,折边胶,主要用于车门、发

3、动机舱盖和行李箱盖板。粘结强度高,抗冲击好,采用粘接方法无应力集中现象,抗冲击效果好。与点焊比较,可以减少车身上的焊点,使工艺更加美观,抗疲劳强度优于点焊。 工艺特点:(1)、根据不同的车型、不同部位、不同要求进行折边胶的选择。(2)、涂胶部位和数量要正确。一般胶的用量为1mm。(3)、冬季用胶时要选择粘度较低的产品,易于施工。(4)、转角部位不要打胶, 部分包边有缺口,容易挤出。 随着胶品种和性能的发展,目前国外汽车结构粘接应用已经不局限于四门两盖,开始在车身内部如顶盖梁等部位与点焊一起应用,增加空腔结构强度,减少局部应力,提高结构韧性,降低腐蚀。此外,其他粘接材料如汽车玻璃粘接也可以提高车

4、身结构刚性,增加侧撞安全性、提升NVH性能。,车门、发动机舱盖、后备箱盖折边胶,隔振胶,隔振胶片主要用于车门防撞,梁与外板之间 , 以及侧围外板与加强板、骨架之间 ,目的是通过隔振胶片中橡胶分子的松弛作用,在受力作用下产生位移和形变 , 使应力均匀分散,从而消耗掉外界施加的能量,消除或减弱应力能量对钢板的影响,增强抗疲劳性,避免裂纹的产生,从而起到连接、防噪、减振、粘接、加强作用。 通常使用的防振胶,黏稠度要适中,吐出量在60g/min(直径2mm,10)。由于胶粘剂属于假塑性流体,转速、转子不同黏度则不同,且目前无统一估计标准,因此一般旋转黏度仅作为一个参考值。目前汽车行业越来越多采用压流黏

5、度(一般称为吐出量)作为参考标准。压流黏度指在一定压力下胶粘剂1min通过标准孔径的重量。一般压力通常采用汽车行业中通常的0.5MPa,孔径选择2mm。,车门、发动机舱盖、后备箱盖隔振胶,密封胶,一般应用于车底(考虑尘、水)、前围(考虑进风)、车顶(考虑漏雨)、部分侧围(考虑阻隔噪声);对于车顶前围等重要部件,一般采用点焊胶和接缝密封胶一起使用,以增加密封效果。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点焊胶时,如果不能顺利焊接,根据工艺应适当调整焊接参数,如增加电极压力、适当延长焊接时间等,以获得最佳效果。既不影响点焊强度,又不过多增加能耗,一般涂布点焊密封胶后,电极压力要增加13%到20%,电流强度降低10%2

6、0%。由于点焊密封胶黏度相对较低,如出现出胶困难,可以适当加热。,地板密封胶,钣金补强胶片和空腔结构增强材料,由于车身轻量化设计需要,通过改进汽车结构,降低材料厚度,外板薄壁化、结构件中空化等来实现。相应的车身局部刚度下降,车门、顶盖和侧围等部位容易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共振和噪声;安全性能下降,容易对乘客造成伤害。通常采用补偿措施是采用钣金复合补强或空腔复合补强。 薄板补强胶片增强原理:补强胶片经电泳烘烤工序固化后,玻璃纤维、粘接层与钢板形成三文治结构的高强度复合结构,从而增强钢板刚性、抗弯强度和冲击性能。抗弯强度是未应用补强胶片钢板的39倍(不同型号、厚度补强效果不同)。,车身外板冲压过程中

7、,在弯、角等部位钢板因冲压成形延展变薄弱,产生应力集中,在车辆长期运行中产生振动疲劳,从而导致裂纹产生、扩展。通常采取在应力集中和薄弱部位,粘贴补强胶片,不仅提高了钢板刚度,同时通过粘接层中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作用,将振动能转换成分子位移、形变和热能,从而消耗振动能量,提高薄弱处疲劳强度。通过粘贴高分子补强材料,在增加刚度同时,提高了钢板固有共振频率,降低了对部分振动敏感性,使其不易产生由车体及外界噪声所引起的共振和共鸣现象,衰减了振动频率和振幅,提高了NVH性能。经过试验,采用冷热收缩系数尽量靠近的补强胶片,调整胶片的形状及厚度来改善经过烘烤固化工序出现钢板变形。,B柱空腔结构加强材料,总结,汽车制造向节能、环保、安全舒适、低成本和长寿命的趋势发展,对汽车胶粘剂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新型汽车结构中引入大量的轻质金属、复合材料和塑料,造成汽车用胶粘剂和密封胶持续增长。由于胶的性能提升,车身在焊装工序生产中,越来越多的采用点焊和涂胶粘接密封工艺结合的生产方式,更好地解决NVH问题。 目前现在已有近25种胶粘剂和密封胶在汽车制造中使用,平均单车使用量轿车为20kg,中型车16kg,重型车22kg。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不断出现,应用的范围也一定会不断扩大,用量也会不断增加,涂胶粘接密封技术也必然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