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式"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路在何方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455977 上传时间:2017-12-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1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案式"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路在何方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导学案式"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路在何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式"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路在何方(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研之页砸20142 导学案运用日益广泛,已成 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的 载体。它从学生的角度人手,进行 学习方法的系统指导,体现了语 文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育理念,同时学案的运用也改变 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将学生 的学习从预习、课堂到课后进行 深入而细致的指导,实现了学法 指导的最优化。可以说“导学案 式”语文教学最关键的是如何灵 活运用学案,用活了学案才能促 进学生的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教 学效率。然而,正是因为导学案运 用的高难度和高要求,单纯的学 案教学又存在诸多欠缺,致使语 文课堂教学改革步履维艰。那么 “导学案式”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路 在何方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

2、人手。 一、在导学案教学中尝试运 用单元教学模式 导学案可以指导学生系统全 面地把握知识内容,它克服了学 生学习语文时的盲目性和片面 性,对学习新课作用尤其明显。导 学案好比半个老师,能提供及时 的指导,还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 丰富、具体的内容材料,更有利于 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 主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 惯。当然,导学案的运用也有其不 足,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借 助单元教学模式优化学案来帮助 解决。 现行语文教材以单元形式编 排,这种单元教学模式比单篇教 学模式具有种种优势。那么,如何 利用单元教学模式的优势,优化 学案运用呢?一是利用单元教学 设计的整体性优势,指导学生掌 握最

3、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 谨文教学 夫总第386期 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利用单元 教学内容相连性的优势,指导学 生掌握语文学科知识规律。具体 设想是在教学中以单元为主,通 过字词及文学常识教学、内容解 析教学、主题教学、写作特色及艺 术手法教学四个方面设计学案。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以学案为 主,教师给予学生课堂时间自主 学习、合作交流,用1-2课时完成 初步学习。 二、在导学案教学中融入多 媒体教学 单纯运用导学案上语文课, 感觉课堂是死气沉沉的。怎样让 语文课堂活起来?在设计学案的 时候要尝试运用多媒体。教学内 容制成PPT课件后,图文并茂, 形象鲜明,它增加了教材的直观 性、形象性、生动性

4、,能够综合利 用视觉、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 言和音像的不断冲击,从而提高 学习兴趣,激发创造热情,为他 们语文学习、智力培养、素质提 高提供有效途径。如教学三 峡,导入可通过观看视频三峡 掠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等, 在悠扬的长调中,在优美的画面 里,让学生步入音乐天堂。音乐 与图片的魅力激发了学生了解 三峡的兴趣,从而弥补了导学案 的不足。 三、在导学案教学中积极倡 导小组合作探究模式 合作探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 模式,特别是对于语文学科非常 有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组织学 生进行合作探究,但是却没有明 确的探究目的和方向,实质上就 是教师并没有把合作探究和学案 有效结合起来。因此在运用学案 时教

5、师要把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 合作探究的问题和资料设计到学 案中,并给予学生明确的目标、要 求和方法等的指导,同时在探究 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对学生的指 导等相关的资料呈现在学案上, 起到类似多媒体一样呈现文字的 作用。这样,学案和合作学习就能 有效结合,合作学习必定会促进 学生的学习,让导学案式课堂教 学“活”起来。 四、在“导学案式”课堂教学 中实践拓展延伸 拓展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 延伸,没有拓展学生肯定学不好 语文。在设计学案时需运用好学 案的自身优势呈现的方便 性,将需要拓展的资料和内容呈 现在学案上,这些内容可以是写 作训练,也可以是典型阅读、相关 资料、中考链接、名言警句、诗词 积累等

6、。这样既对课本内容有了 拓展延伸,又开阔了学生的文化 视野。 新课程改革从根本上颠覆了 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而利用 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可以营造 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在课 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直接参 与并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把课 堂教学看作是一个教师引导下自 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其实 关键在于既依附学案,又不断拓 宽学案探索之路。尝试运用单元 教学模式,融人多媒体教学,积极 倡导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实践拓 展延伸,这些举措不仅不会脱离 学案设计的初衷,反而会极大地 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 课堂变得生机盎然,真正让语文 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金昌市永昌县第五中学) 一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