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开发报告——主报告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26429402 上传时间:2017-12-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开发报告——主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西北开发报告——主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西北开发报告——主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西北开发报告——主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西北开发报告——主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北开发报告——主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开发报告——主报告(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北开发报告研究西北开发战略,必须从西北地区的实际出发,牢牢树立放眼长远、持久作战、抓住机遇、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的思想与观念。按照中央的部署,实施西部大开发,着手研究西北地区开发战略,是开好局、起好步的一个重要前提。根据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我院院长李铁映同志的指示,我院组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地区开发战略研究课题组” ,配合西北五省区,对西北开发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大政方针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全面调研,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和前瞻性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报告。从研究成果反映出的问题和西北地区大开发的实践看,如何切实搞好西北地区大开发工作,通过全方位的

2、“大突破” ,实现经济社会的“大跨越” ,还有很多工作需要继续深入细致地做下去。在这里,我想突出强调以下几点:第一,在西北地区大开发中,要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作为大开发的基础性战略来考虑。在历史上,西北地区许多地方美丽富饶、聚集了大量人口,并因此而成为连通亚欧大陆陆上贸易的重要桥梁,并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近现代以来,中国同欧洲许多国家的陆上贸易,也是从这里开始的,被当代人誉为“亚欧大陆桥” 。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广袤的西北地区成了经济的欠发达地区。生态的先天不足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社会经济发展严重落后的局面。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反过来又强化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掠夺性使

3、用,从而进一步加速了这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向。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在过去成了制约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在现在也是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因。这是一个不可否认和必须面对的基本现实。西北地区大开发,必须从这个现实出发,也必须把西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限度内。西北地区最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开发和发展,从根本上说,将主要取决于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改善和有多大的承受能力。因此,必须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和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作为西北地区大开发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来抓。第二,在西北大开发中,还要把建设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作为开发建设的重点。西

4、北地区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是,许多大中城市、工矿区和主要交通、通信干道集中在连通亚欧大陆的陇海铁路沿线的平原地带。西北地区大开发,决不能盲目、冲动、大搞遍地开花。要从绝对优势的角度考虑开发与建设,要紧紧围绕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实施开发与建设。要沿亚欧大陆桥经济带,重点开发、建设好若干个中心城市和一批中小城市,然后再由它们来带动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围绕这个经济带,要着重抓好区域内和区域对外的主要交通、通信枢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围绕这个经济带,要重新调整人口政策、搞好人口布局、让人口逐渐向城镇集中。小城镇建设、退耕还林草、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都要首先围绕这个经济带展

5、开,形成气候,逐步推开。第三,在西北地区大开发中,要始终坚持以创新为原动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西北地区大开发要时时刻刻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要有符合自身特点的新思路、新战略,既不能亦步亦趋地照搬东中部的发展模式,也不能生搬硬套地搬用外国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敢于突破,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生产方式的突破与创新并举,走以突破和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要通过上述一系列突破与创新,构建适合西北地区特点的新经济体制、企业经营体制、资源利用开发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机制。要以大开放的思路和眼光来看待和推动西北大开发,用大开放促大突破,通过大突破推动大开发,借助大开发实现

6、大跨越,在大跨越中实现大发展。要走出一条以技术创新支撑可持续发展、以生态恢复与建设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彻底摆脱资源过度依附型生产方式的束缚。西北地区开发战略研究课题组在西北五省、区党委、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历时一个多月,在深入工厂、农村、牧区开展实地考察、与当地有关部门干部、职工、工人、农(牧)民、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座谈的基础上,完成了这份西北开发报告 。我们希望报告提出的观点和思路,能够对西北地区大开发实践产生一定影响。但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报告中肯定还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好在我们已经有了这样一个开端。我衷心希望课题组的研究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不断跟踪,不断探索

7、,不断深入,为推动西北地区的大开发,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在此,我还要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课题组,对甘肃省省委、省政府,陕西省省委、省政府,青海省委、省政府、新疆自治区区委、区政府,宁夏区委、区政府以及西北五省、区有关部门和接受过课题组调研访问与参与座谈讨论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最短的时间、最好的质量将这个研究报告付梓出版表示感谢。对于报告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不足,也诚恳地希望各界批评指正。1. 前 言1.0本报告及分报告所称西北地区,均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 。1.1本报告的基础性资料依据是本课题组 2000 年 5 月至 6 月在

8、西北地区开展调研后形成的研究成果和各省区提供的相关资料。1.2本报告的任务是为西北大开发提供一个较为科学的理论框架和较为符合规律的政策支持系统。本报告不打算、也不可能把西北大开发全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都以详细的行动计划和制度安排与政策建议形式,做出具体的阐述。从总体上说,它所给出的还是一个科学开发与建设的总体战略思路与框架。 1.3 “大突破、大跨越” ,就是本课题组对西北开发战略基本路径和基本思路与基本目标的总体理解与概括。 “大突破、大跨越”构成本报告的“纲” 。本报告及其分报告的分析与阐述,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个“纲”展开的。1.4“大突破、大跨越”是相辅相成、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两

9、个方面。 “大突破”是“大跨越”的前提、基础。 “大跨越”是“大突破”的目标和归宿。无论是“大突破” ,还是“大跨越”都必须从西北地区的实际出发。1.5所谓“大突破” ,是对传统体制和观念的突破,是对传统开发框架的突破,是对区域界限的突破。1.5.1要突破传统体制和观念的束缚。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进展,根本的一条就在于率先突破了传统体制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初步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和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机制。而西北地区的市场化改革则相对滞后,传统观念相对浓重。西北地区实施大开发,要学习借鉴东部沿海地区改

10、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在对传统体制和传统观念的大突破上迈出新的步伐。西北地区不仅要学习、跟进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实现的突破,而且还要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等各个方面寻求比东部沿海地区更大的突破。要在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十五大及十五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精神基础上,树立大开发、大发展新观念,探索和建立适合于西北地区实际的经济新体制、政治新体制以及生产新方式和管理新模式。1.5.2要突破一般开发框架与模式。这里的所谓一般开发框架与模式,既包括西方国家开发落后地区的“常规性”做法与方式,也包括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常规性”做法与方式。从发展的角度看,过去采用的常规性开发框架与模式,不仅

11、已经不能适应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无法适应西北地区大开发的要求。因此,必须适应新时代、新环境和新条件提出的新要求,探索新的开发框架,寻求新的开发模式。1.5.3要突破区域界限。如果一种所谓突破在本地区看起来似有“突破”性,而在全国范围内却早已成了“老黄历” ,那么,这种突破就还是一种有一定局限性的突破。尽管在一定时期,这种突破也往往来之不易,发展本身也需要这种性质的突破。但要大开发和大发展,就要寻求更大的突破。这就必须超出区域的界限,探索跨越区域的突破。只有超出区域界限,才能打开眼界,从而才能站在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形成实施大开发、寻求大突破、实现大跨越的新思路。1.5.4总之, “

12、大突破”就是打破传统、挣脱束缚、超越自我、寻求创新。要在思想观念、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选择、开发政策与开发措施的安排、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创新与应用、生产方式的选择、开发框架与发展模式采用等诸方面,寻求新的视角,形成新的思路,实现新的突破。1.6所谓“大跨越” ,不仅是相对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经走过的道路而言的跨越,而且是相对于国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开发落后地区所走过的道路而言的跨越,同时还是相对于常规性发展过程而言的跨越。这种跨越,必须是大跨越,而不是小跨越。1.6.1大跨越是对发展阶段中常规秩序的超越。比如,在常规性发展秩序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被置于不重要的位置,往往出现先破坏后治理现象,

13、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西北大开发中处在优先重视的位置上,西北大开发要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中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再比如,常规性发展秩序从一次产业向二次产业和三次产业推进,形成一次产业比重日益下降、发展萎缩的格局,而西北地区产业发展不一定按照常规秩序进行,可以根据本地区比较优势持续重点发展一次产业,保持一次产业的较高比重,甚至可以利用二次产业、三次产业的发展反过来推进一次产业的发展,提高一次产业比重。1.6.2大跨越是对本地区曾实现过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增长速度的超越。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长期低于东部沿海地区。近几年西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提高,但总体上增长水平并不很高,没有达到本地区潜

14、在更高增长水平,而且目前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西北地区应当充分开发动员本地资源、积极吸引外部资源,重视市场机制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实现经济持续较高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1.6.3大跨越还是在增长方式上实现对东部沿海地区的超越。改革开放 22 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先发展采取的是扩大对外开放、重视出口导向的增长方式。西北地区地处内陆,交通条件、工业基础、生态环境、人文传统等等各个方面都与东部沿海地区有很大差异,简单照搬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经验、重走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或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并不适合。毫无疑问,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出口产业对于西北地区大开发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15、,但从西北地区自然地理、资源禀赋等情况看,西北地区发展内需型产业更有优势,可充分利用本地区丰富资源及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同时积极吸引外资,发展对外经济合作,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适合于西北地区特点与实际的新路来。1.7本报告由一份主报告、十一份分报告组成。主报告以分报告为基础,但不囿于分报告所作分析。主报告、分报告的分析与阐述角度各有不同,并可分别独立成篇。各分报告所阐述观点,也不求完全统一,这有助于供各方面从多种角度研究与参考。1.8为了有助于理解本报告,本报告后附了五则附录。附录中收入了曾忠实记录课题组调研工作全过程的 5 篇调研工作简报 ,目的也是为了供大家进一步研究与参考。这次发

16、表时,将与调研成果无关的形式性内容一并删去。1.9总之,如何通过“大突破”实现“大跨越” ,是西北地区大开发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围绕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开发战略研究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与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开发的战略选择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这些理论分析和政策建议是原则性的和建设性的。究竟如何将其进一步细化,还有待于我们与地方的进一步合作和调查与研究。2. 西北大开发的经济社会背景2.0西北大开发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大开发与西南大开发共同组成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但与西南相比,西北大开发的难度要大得多。2.1在历史上,西北,特别是西北的关(中)陇(东)地区,曾经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南亚北部、中亚及欧洲国家的商旅通道,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人民共同铺设了历经千年的“丝绸之路” ,架起了西北地区古代社会发展的桥梁,促进了古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繁荣。然而,自南宋以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所带来的过度垦荒、超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