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画板》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案例探究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427583 上传时间:2017-12-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4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级画板》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案例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超级画板》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案例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超级画板》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案例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超级画板》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案例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级画板》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案例探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级画板在数学课堂 教学的应用案例探究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黄喜滨江泽刘文清 田堂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数学教 学应以优化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全面提高课堂效率,而提 高效率的关键是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有众 多学者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包括课前准备,课堂节奏,课堂艺 术以及教学技巧等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也能有效地辅助课堂 教学本文将针对超级画板在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案 例进行探究 众所周知,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 育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师,我们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教 学绝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课的专利,更多的是利用它声像结合的 方式,改变传统的

2、教学模式一直以来,软件以它强大的功能被 广大使用者赞赏,而超级画板是为中国基础数学教育量身定 做的软件,和“几何画板”相比,不仅功能齐全而且使用简单超 级画板一方面吸取并强化了“几何画板”的主要优点(如动态作 图,参数驱动动画,动态测量,跟踪和轨迹等);另一方面对“几 何画板”不足之处做了改进:如超级画板的智能画笔使得构图 更加方便,它的函数作图功能更加智能化,运动跟踪方式也更加 多样化,并且实现了符号运算程序编写,具有独创的智能推理功 能等 一、数学定理的案例探究 新课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因此,教师鼓励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主动经历数学定理的发现 与证明过程,体会

3、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 习方式 例1(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 量)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e 、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 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 、 :,使a= 。e + 2e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是沟通代数、几 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它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又有着 广泛的实际应用,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揭示 了平面向量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结构,是进行向量运算的基本工 具,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向量坐标表示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如 何带领学生发现以及证明本定理显得非常重要 对于教师而言,分析本定

4、理时最困难的地方是定理中涉及 的基底e 、e2和向量a的任意性,教师很难在黑板上快速而又清楚 地呈现给学生,但是如果借助超级画板,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 当基底e。、e:夹角为锐角时,如图(1),对于向量o-?,过点P分别作 状态的认真分析,可以对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于容易出现 问题的学困生,用真情去教育这些学生。 (2)制订班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自觉加强严 格的行为训练,同时老师一方面严格要求,另一方面加强督促,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反复练习,并行成为自觉行为。 (二)引导老师多和学生加强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存 在的问题,及时加以得体引导,同时,针对学生不同的变化采取 适合孩子

5、的不同措施,做到因人施教。 高中教师着重向学生介绍各科目的学习方法,让高新生 明确各科学习的具体要求的同时,更应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热 情,引导高一学生逐渐熟悉高中的规范要求,尽快适应高中的学 习生活,养成踏实的学习作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引导初高中教师“走进对方”,互相昕课。 高中教师深入初中,让“衔接”工作中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初中教师走进高中教师的课堂,思考高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如 何培养初中学生独立思考上下功夫,为初中学生打好坚实的基 础。初、高中教师之间协调、合作,以“协同发展”的教育理念为 指导思想,加强交流与联系。 (四)既要重视和研究对教材内容衔接,更要强化对教法、学 法

6、的研究。 教法与学法衔接与否,得当与否,恰恰是能否有效地防止非 正常分化的关键,夯实教师理论基础,扎实提高教师的基本能力 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责任编辑:林文瑞) 丸z 平行于e,、e2的直线,分别与e 所在直线交于P ,与e,所在直线交于 P ,接着通过超级画板的测量工具,马上可以知道o-g=125e + 147e。,从而让学生迅速发现定理中涉及到的系数 ,、入 ,这是在 黑板上无法达到的效果 当基底e,、c2夹角为钝角时,如图(2),如果是在黑板上演示, 则必须重新作图,可是在超级画板上,只需鼠标拖动基底e,即 可,马J二得到 分解后对应的 。和 ,在短暂的时间内轻松解决 问题,

7、同时让学生在直观上对本定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接着我们考虑图(3)的情形,即向量oq分解后对应的系数 和 中有负数的情形,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们可以拖动基底, 也可拖动点P,下面截取拖动点P时的画面:此时o-g=一1ole,+ 131e:,学生清楚看到系数的符号后,稍加总结,便对本定理有了 直观上的证明教师再对此情况下的分解方法稍加指导,便能快 速而又高效的讲解了这一定理 最后我们考虑基底el、e,垂直的情况,如图(4)由于el、e2垂 直,我们把它放在直角坐标系中研究对于x轴正方向上的单位 向量i和v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j,显然它们不共线,由平面向量 基本定理知:平面上的任意向量o-F,都有o

8、-g: i+v i(实数对 (x,v)唯一),从而自然地定义向量oq的坐标为(x,v1这样,一方 面完善了对定理的分析,加深了对定理的认识,另一方面为下一 节课的平面向量正交分解做好准备 图(1) 碲 1+磷i 一iOle L31 图(3) 图(2) P o 一 | 一P| oP I l+ ; 2一1 74 Bi+: 64 e 图(4) 二、数学应用问题的案例探究 新课程理念指出,数学学习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 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作为教师,更应当注重 学以致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2:在人教A版必修2的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的331中有 如下探究 当 变化时,方程3x

9、+4y-2+h(2x+v+21-0表示什么图形?图形 有何特点? 这个探究很抽象,因为学生不容易想象过定点的直线束究 竟具体是什么模型笔者做过如下实验:在A班用超级画板辅助 教学,B班直接板书讲解实验发现:在B班上课时,由于教学手 段的限制,教师只能面对黑板和学生一起想象一起作图,当然, 只能画出有限条直线,而且无法营造动态效果再观察学生,已 是满脸困惑:首先对于无数条直线有一个公共交点表示无法想 象,更对于它们是用同一个方程来表示感到不可思议!毕竟之前 学生接触的都是有限条直线的相交其次对于该直线束不过直 线2x+v+2=O更是难以理解,(尽管已经用代数方法给予证明)而 在课后通过对学生抽样

10、调查及作业反馈情况,也体现出了学生 对这一知识点普遍掌握不到位而A班的同学在超级画板的辅助 下,先观察如下动画(图1):从图1中明显看到很多条直线都过 了一个定点,而这个定点只要在该探究的上面一个例题讲解中 稍加强调即可确认为(一2,2)再拖动变量尺让学生观察整个图 象(图2):容易发现该图象在中间这条直线(2x+Y+2:0)的附近 是空白,这正是困为该直线束不经过这条直线通过当场修改参 数的值进一步观察,再结合代数上的讲解,很轻松就可以让学生 攻克难关,快速理解并且消化整个上课过程中气氛活跃,学生 兴趣极高,并且踊跃提问,积极参与课堂从两个班的上课情况 及课后学生的反馈情况,明显看出采用信息

11、技术后,把学生从 “被动学”转变成了“主动学”,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 堂效率 (图1) (图2) 三、数学概念建构的案例探究 数学概念的建构过程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数学概念相对比较抽象,难以把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 提供数学概念形成的有效情境,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经历观 察、感知、体验、操作等步骤产生对概念的感性认识,然后再启发 引导学生理性思考,概括出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 概念 例3:人教A版必修4的第一章三角函数的141中涉及到 这样一个问题,通过平移正弦线得到正弦函数图象笔者在A班 教学时采用传统教学,结果发现:这个过程涉及的点线多,作图 过程复杂,在课堂

12、上浪费了大量时间;而且最终呈现给学生的成 品图也不足很美观,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在B班笔者制 作并应用了如下课件: (描点图) , 、 詈 孚 一, - , 一 l (连线图) 授课时,教师只需要点击鼠标进行绘画,集中精力在概念的 生成过程上,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而且呈现出的图形更精确、 美观,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与数学的巧妙之处,既提高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数学知识拓展的案例探究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精选例题,从例题的难度、结构特 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对于课本的典型例题不 能就题论题,而应适时、适度地进行拓展和改造,从而建立联系, 整合知识,提

13、炼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学会借鉴,学会 欣赏,从而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人教A版选修21的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的221中 有如下例题: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一5,O),(5,0)直线AM, 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一 ,求点M的轨迹方程 在本例的求解中,只需要直接根据题目要求列式子化简即 可得到一吾 盂 l(x5) 容易发现,点M在x型椭圆上而在本章的231中有如下探 究: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一5,O),(5,0)直线AM,BM相交于 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 ,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由点M的 轨迹方程判断轨迹的形状类似的,我们通过直接法求得其轨迹 _芏三一I 方程

14、为一鲁+ =l(x5),从而得到点M在x型双曲线上 对于这两道题目,课本要求对它们进行比较,容易发现,前 者斜率之积为负数,后者为正数,但是仅仅告诉学生这点还是不 完整的,实际上,可以借助超级画板进行如下拓展:动点M到 两定点A(一a,0),B(a,0)连线的斜率的乘积为k(kR),试探究 点M的轨迹 根据直接法,我们得到如下方程:kx2+y2=ka2(xa),直接 在超级画板的圆锥曲线方程中输入该方程,先固定a(不妨令 a=1),对k做动画,则学生容易看到有不同的轨迹出现(下面截 取动画中5q时刻的状态): k _2出 【 一 。 I一 , k 2 l j | k=- l 一, 2 一l O

15、 l 2 通过当场操作,演示动画,不仅让学生直观感觉数学的神奇 美妙,而且对于很难想象的状态间的过渡时刻,学生也能清楚捕 捉在学生观察这些状态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理论分析 对于kx2+y2=ka2(xa),下面分类讨论: 当k=0时,代入式得y=O(x:a),点M在直线上; 当k0时,代入式得a0,所以ka20。两边同除以, 得 一乓=1(xa), a ka (1)当k0时,点在x型双曲线上。 通过这样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活动,学生在类比中学习, 对椭圆,双曲线,圆,直线的区别和联系更加熟悉在拓展的过程 中,学生们看到了不同知识点间的相关性(有利于形成知识链); 在一题多用,一题多变的拓展中,

16、学生们看到了特殊与一般的转 化;在拓展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达到解一题、通一 类、提高一步的目的,并从中体验到数学发现给人带来的愉悦感 和成就感,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超级画板能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集 趣味性,技巧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 帮助学生更有实感的去学习,有力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将超级画板 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可以使数学变得更加形象化、生动化,更 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 质,使数学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超级画板也是一 把双刃剑,盲目使用,往往会酿成本末倒置、事倍功半的恶果如 何恰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