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之歌》教学创意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426898 上传时间:2017-12-2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浪之歌》教学创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浪之歌》教学创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浪之歌》教学创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浪之歌》教学创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几社。坚持与当时在朝廷专权的宦官阉党作斗争 清军入关后,他们不肯舰颜仰事清朝愤然从戎先后 在抗清斗争中殉国表现了不畏权势、至死不屈的可贵 气节。正是受其父其师的教育和影响少年夏完淳不但 在文学上大气早成而且十五岁便投身于艰苦的抗清 斗争中。1647年(顺洽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 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 送南京后,夏完淳坚强不屈顽强斗争。当他被清兵杀 害时,才刚刚跨进生命的第十七个年头! 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 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作 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 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

2、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诗文首联叙事 “三年”两句是作者对自己抗清斗 争经历的回顾。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 落敌手共历三年。其间,他在军中任参谋战斗在太湖 地区,故自谓“寄旅客”。公元1646年因兵败夏完淳只 身潜奔,与大队失去联系,隐匿民间,后在松江被清军 逮捕,固有“南冠”之谓。“南冠”典出左转,左传成 公九年云: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日:“南冠而絷 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此处即用作囚 犯的代称。宋代爱国诗人文天祥真州杂赋诗:“十二 男儿夜出关晓来到处捉南冠。”其中“南冠”亦代指囚 犯。夏完淳在其诗中用“南冠”之典正是借用了此意。 颔联两句悲中有壮,壮而又沉

3、诗人从心底喊出了 抗清失败后的满腔悲愤之情。悲的是大好河山沦陷之 后,生灵涂炭,即使是无情之山河大地亦不能不为之惨 然动容!愤的是纵然河山无限天地宽广,但终因力单势 孤,欲挽狂澜却不能。诗人曾在其父兵败投水,以死殉国 后写过一首名为即事的诗作,其中“缟素酬家国,戈船 决生死”两旬能看出他抗敌到底的坚定决心 不料如今 国将不国家已无家:壮志未酬,身为楚囚,此时此景,诗 人国破家亡的哀痛忧时念乱的激愤便一发涌向笔端 进发出了动天地、泣鬼神、憾人心的巨大力量! 颈联两句,危苦之词家国之思,读来令人深长味 之。作者的情绪由上两句的悲愤激昂转而为深切哀婉 将自己对家乡、故国的无限眷恋之情寄之于此。父起义

4、 兵败,为国捐躯了 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也落敌 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 未能尽孝于母,致使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 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 年自己未能尽夫之责。想起这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 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在临别松江时作者 心中萦绕着缕缕情丝多么渴望能向曾用甘甜乳汁哺 大语文论坛教学设计 II II誉 育了自己的土地和父老乡亲们作最后告的告别!这里 以“已知”、“欲别”作为转捩,使全诗顿生跌宕直扣题 目“别云间”,造成了一派慷慨悲怆、雄浑苍凉的意境。 读来既催人泪下又激人奋起一个民族志士热爱家国 的拳拳之心不禁跃然纸上 尾

5、联两句诗人又由深切哀婉之致转而发为高亢 雄壮之声再次表达了自己抗清到底、致死不休的坚强 决心。“魂魄”是诗人誓死抗清至死不渝的忠魂义魄: “灵旗”是抗清斗争的旗帜。正如诗人在狱中写的土 室余论中所表示的:“今生已矣,来世为期;万岁千秋, 不销义魄:九天八表,永厉英魂。”亦如诗人在狱中上 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 举矣”。这几句话,就是“魂魄”、“灵旗”两句的最好的注 脚。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 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和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 诗人生活的明末年代是一个社会激烈动荡的时 代。产生和发展在这块土壤上的文学,充满了反抗异族 压迫、挽救民族危亡的时代

6、特征。别云间正是这样一 首充满了浓烈的战斗生活气息。表现出悲壮激越风格 的英雄浩歌、战斗诗篇。 作者单位:甘肃定西市漳县第三中学。 浓之歌教学创意 圃邹小飞 浪之歌是纪伯伦的散文诗组诗组歌中的第一 首,被编人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这首散文诗语言较为浅易,内涵却十分丰富 诗人 将海浪塑造成一个浪漫的女性形象,在前四节中海浪首 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铺陈了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 接下来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融进了更深的寓意它成为 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这时海浪的形象已经成为诗人 自己的坚定的声音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因为这首散文诗谈及学生 敏感的“爱情”话题在初读课文和研讨问

7、题时学生都 不禁发出嗤嗤笑声。当然这是学生没有理解文本的表 现。另外,由于年代、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及对作者、创 作背景的陌生学生要领悟纪伯伦对祖国的这种深切 情感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创意:三读三品。三读,为三次朗读:三品为 三次语言品析训练 63 譬I I, 大语文论坛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运用“朗读”的手段美读课文既对学生 进行情感的熏陶又让学生生活在课文的情景、情感、 情味之中 运用“品析”的手段让学生进入文本语言得 到语言学习的扎实训练深入理解这首散文诗的思想 内涵。品、读结合,形成生动的课堂学习活动。 品读活动一 集体诵读全文诵读。 品析活动目的:感受“海浪”与“海岸”热恋的美好。 以“

8、这样的爱情甜蜜不甜蜜”为话题每位同学选 择文中语言加以解读在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对“海浪” 与“海岸”爱情的基本认识 教师示例:这样的爱情很甜蜜。“清晨,我在情人的 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 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此处写出 了海浪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得热烈爱得深沉在 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分难舍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教师进行课中小结 如果在此品读活动中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爱情并 不甜蜜”的观点则可以在达成活动目的后直接进入第 二个品读活动 品读活动二 学生个人自由诵读课文全文 品析活动目的:认识“海浪”与“海岸”相恋的痛苦。 以“这样的爱情

9、痛苦不痛苦”为话题每位同学选 择文中语言加以解读在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对“海浪” 与“海岸”爱情的深入认识 师生交流形成一连串的认识: “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此句是说海岸和海浪 不可能天长地久地相守它们的爱情命中注定永远要 承受聚合与分离的折磨 “我要用我的津液让他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炽 热”折射出来的是海岸的痛苦,“我生性执拗、急躁”以及 “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是海浪自身的痛苦。 教师进行课中小结 品读活动三 学生个人富有情味地演读课文。 品析活动目的:体味“海浪”与“海岸”爱情的忠贞。 每位同学根据前面的学习收获和对课文内容的理 解将“这样的爱情很 。”一句补充完整,并从课文中 选

10、择相关语句对本句话进行解释 (同学们写作教师和学生对话交流。) 这样的爱情很忠贞 命运不允许海浪随心所欲地 和爱人相聚所以,它“只能彻夜不眠,时而歌唱,时而 叹息”以至于“形容憔悴” 海浪就是这样目日夜夜地等 64 待着珍贵的相守和注定的分离 这样的爱情很执着。从“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 我终身的工怍”一句可以看出海浪对爱情的认识是清 醒而深刻的它是明知痛苦而承担明知永远不可改变 而坚定执着 教师适时补充背景资料。进行课中小结: 纪伯伦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饱经了颠沛流 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在自己的国土上连立足之 地都没有不得不长期旅居异国,身老他乡。然而,这种 因为贫穷困苦和统治阶级

11、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别 离不仅没有淡化他对国土的思恋冷却他炽热的赤子 深情。相反,他爱之深,思之也更切他除了将旅居海外 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 而抗争呼号外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予深 厚的恋情。浪之歌就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他借助海 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地表达了对祖国火热的 衷肠和忠贞不渝的爱 明知不可为而为明知不能拥有完整的爱而爱一 边狂热地爱一边又清醒地承受爱之痛苦这样的爱情 的圣洁和伟大不言自明 以上为我对浪之歌一课主要教学环节的创意, 不过教学创意毕竟只是一个教学构想在具体的实践 过程中可以根据文本特点和学情再做适当调整。比如, 本文是一篇经由母语作为中

12、介的译作译文已经大量 融入了译者的体验以至于译句和原文有了很大的距 离 在学习层次较高的班级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比较不 同版本翻译的优劣特别是原文结尾两句“But I am a loverand the truth of love is strongI may be weary, but I shall never die”翻译的差异一来可以让学生进入 充分的语言学习活动中去,二来可以以此带动对全文 思想艺术的品读升华学生的认识。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 让说明丈课堂教学芳香四溢 国何满芬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的推门听课活动中聆 听了一堂说明文教学课看云识天气。这是一篇 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 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周光彩 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选取了恰当 的说明角度和说明顺序因此显得层次清晰条理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