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个体精神透析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425304 上传时间:2017-12-2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5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个体精神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个体精神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个体精神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个体精神透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个体精神透析 颜毓洁 任学文 (12陕西科技大学恩政部,陕西西安710021)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把个体精神的展开和成长 经历在极端环境中表现出来,展现了当下个体精神 的迷茫以及对信仰的追寻,是个体精神历程的表达。 派与命运抗争的原子式状态是普遍个体精神面临外 在世界恐惧和内在世界迷茫的真实个体代表。影片 中两个不同版本故事产生巨大理解和意蕴空间。在 符号危机中,语言和历史的不统一,反映出符号与 客观事实的不符危机。在科学理性的局限中,理性 未能准确地诠释客观事实,导致个体精神的迷茫。 一、符号危机 符号是掩盖事实的工具,越发完备的语言体系 越易掩盖事实。人类凭借对符号的运用来

2、抵御遗 忘,以保障对过去真实的记载。影像和卷轴被认为 能让历史事实得以记载和流传,但是符号再现体系 本身就是一个改造事实的文本和形成新内涵的过 程。用人类不同语言叙述同一事情,无论用汉语还 是英语,这本身就是某种创造,相同的话语在不同 文化背景之下有着不同的诠释,甚至形成不同方向 的观念和认识。 符号本身不具有确定的意义。名字符号被诠释 的意义是由各种社会意指建构而来,取决于观念和 符号之间由社会信码形成的关系。派的名字来源于 法国一家游泳池,是蕴涵纯洁心灵和对上帝信仰的 符号。派的叔叔玛玛吉(Mami)最喜欢巴黎名叫 PISCINE MOLITOR的游泳池,池水干净清澈,更重 要的是可以净化

3、一个人的心灵,让他找到了“上 帝”。然而派的名字被同学嘲笑为“小便”。派通过 多次反复默写圆周率叮r无限循环的数字,在同学观 念中重新赋予名字新的意义。意义的生产和再造也 是根植于意义本身的。数学家用符号1T表达对客观 真理的无限追求和探索,同时派用来重新诠释自己 的名字,用同一符号的不同意义形式将名字“派” 与旧意义“小便”断裂开来。借助符号的诡计,派 为自己创造了新的意义避难所。 影片中两次出现符号rrhirst丫。一次是派讲述老 虎“帕克”名字的由来时,说在河边喝水的老虎被 猎人救生,被猎人叫做Thirty,而后来记录者把猎人 和老虎的名字颠倒了,因此Richard Parker就成了老

4、 虎的名字;另一次是派偷喝圣水,被教父说为:You must be thirty。同一符号可以针对不同的客观个体, 代表不同的意义。在符号的不同隐喻和相互关联中, 派即老虎,老虎即派,二者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 在符号的避难所里,就像把“派”这个名字的意义 由“小便”变成“竹“一样,派把曾经罪恶的自己 隐喻为凶恶的老虎。符号的转变产生全面更新的意 义。符号就像魔咒一样,集聚相互关联的真、善、美 与假、恶、丑。同一个真实故事的符号派的奇 幻漂流,但产生不同的故事版本,蕴涵不同的意义 解读,一个是优胜劣汰竞争法则的动物界,不存在 像人类文明社会那样完备的道德伦理和法律规范, 人类不会谴责老虎和鬣狗

5、的凶残行为。另一个是现 实主义伦理法则的人类,当凶残的动物被转化为现 实中活生生的人类个体时,相同的求生的行为就成 为凶残的罪恶。当动物个体关系转换为人类个体关 系时,人类基本的行为准则就受到道德和法律制约。 历史是随意装扮的小姑娘,其所保存的“事 实”是人们随意志而接受和填充的部分。记载者和 阅读者的主观意识赋予历史别样的版本和不同的注 释。语言体系和历史遗迹是人类解读历史的最后救 命草,但历史符号的载体会因不同的解读而释放出 不同的意蕴,以致对历史的考证只能依据依稀的片 留残存,在历史遗损和人为更改中拼凑不同想象的 “事实”版本。 影片展示了用理性科学方法考据历史的悖谬。 “一般意义上的科

6、学与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就像某 种意义上保险公司与生还和遇难的关系一样。” 对 于作为事故紧密关联主体的公司来说,重要的不是 谁死了,而是公司责任和赔偿之间的关系。影片中 日本公司职员不在意故事是怎样的,只是想知道能 用理性思维解释得通的沉船缘由。理性思维试图用 大众化的符号考据历史,去Ii丢弃了历l斐的亮泽与真 相。日本公司依据分析计算做出精确的经济补偿, 却无法找回历史的事实和个体的完整。 人类凭借语言体系符号,并不能真实地诠释历 史和现在发生的一切事实,也不能找到人类生存的 意义,以其构建有秩序、有意义的现实与未来生活。 二、科学理性的局限 上帝神秘的神性和人格化的神在科学理性面前 逐渐被

7、揭示。西方对神的信仰经历了三个阶段:古 希腊时期、中世纪时期、近现代资本主义时期。 伴随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人类在探寻未知 世界和宇宙奥秘的实践中不断打破上帝的神秘感和 人格化的神。从古希腊时期表现为对鬼神的盲目膜 拜,至I中世纪时期表现为对作为上帝“代理人”的 079 总第449期 教会的敬畏,再到近现代资本主义时期表现为个人 直接与上帝对话和个人自由信仰。伽利略的天文望 远镜可以透视“上帝”的领地,达尔文的进化论打 破了上帝造人的传说,一个个真理逐渐褪去上帝的 神秘面纱。人类使用现代工具所能达到的能量甚至 超过传说中神的能量,对于地球和宇宙的认识甚至 超越上帝的“眼界”。人们对上帝的

8、忠诚信仰早已 摆脱了对神秘神性和人格化神的盲目膜拜,变为对 科学理性的信仰,使忠实的盲目膜拜变为对未知世 界的不断探索TM对上帝信仰从以前感性的神秘膜 拜到现在对科学知识理性追求的转变,映射上帝是 未知世界的象征,是科学理性的镜像,对上帝的信 仰就是对科学知识的理性追求,上帝成为人类对未 知世界不断探索的理性象征。 人类凭借科学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知识, 然而这种科学认知在形成过程中拥有绝对权力。手 段最终变为目的。派的父亲是位理性主义者,强调 用科学理性评判一切,科学理性为万物立法之本, 科学在百年问让人类了解世界的深度早巳超越了宗 教几千年对世界的诠释。他在综合各种因素后决定 移居加拿大

9、,然而科学理性无法把握偶然因素,美 好的迁移计划成为灾难之旅。科学理性无法掌控个 体命运,在外部世界面前也有其局限。父亲教导派 说“不要让故事和美丽的谎言欺骗你们,宗教是黑 暗的”。他不相信上帝及一切神,但恰恰相反,他 听从了朋友玛玛吉的建议,给派取了一个最纯洁而 又离上帝最近的名字。理性占据内心的同时,个体 内在精神也依然会在某个角落存在着。 人类的成长除了完善科学知识体系,还应对自 身内在世界和精神力量的建构,能够在没有外在指 导下运用自身的知识和判断力去担当自己的命运。 启蒙运动赋予了个体行动的自由,个体凭借自身的 理解力作出人生选择,即人的充分自由,个体精神 在本质上回归自在。个人成为

10、主体,用自身映射和 主宰外在世界,让外在世界变为主体的对象化和镜 像,就像以前神灵是人类的镜像一样。就像休谟认 为的那样,不是上帝创造人类以及赋予人类各种属 性,而是人类把无法解释的能量以及各种人类美德 加之于上帝。 派和观众用人类理性去判断老虎进入丛林时会 回头感恩,最起码会说声“再见”,但事与愿违, 老虎没有表现出任何人类理性迹象而进入丛林。派 的嚎哭和眼泪以及观众的叹息和遗憾只是建立在人 类理性之上的感性和道德规范,并用此作为衡量老 虎行为的标准。人回社会,虎回丛林,万物归于万 物,这本是和谐世界的最佳状态。只有人类会用科 学理性去评判内在和外在世界,用理性框驾万物。 人类内在世界不能用

11、单纯理性去对象化,外在世界 也不能用人类的理性去规范。 三、个体的信仰 派通过个体意识和个体努力完成了生命的持 080 存,这种自我和自我意识依附于信仰。派没有选择 无神论者的主张:神是人类主观的镜像。而是同时 信仰三个宗教,似乎派是矛盾的,但他心中的信仰 是唯一的,是个体内心深处的真、善、美。人类在 既定的社会中不用选择生存依据和信仰,但在当下 各种信仰和文化自由交换和融合的理性社会中,个 体会面临选择的迷茫。派心中各种宗教既不是冲突 也不是融合,只是无法选择自己唯一的信仰。正如 派的母亲所说:他还年轻,他在选择自己的路。 选择需要充分理解后作出判断,而个体的信仰 是无法用理性评判的,人类借

12、助有限的知识和经验 无法对形而上的领地进行对象化,信仰是超验的。 对于不可表述和评判的东西最好保持沉默。 于是 派的信仰就成了包含许多房间的房子,界限变得模 糊,信仰成为孤独个体的内在力量。影片食人岛上 的“牙齿”代表信仰上持怀疑论的个体,这个不可 知的怀疑者在食人岛上静止不前,选择静止作为人 生的交通工具。派在食人岛上不必担心食物的匮 乏,而继续航行最终面临的可能是死亡,但他依然 选择继续航行。对于派来说,静止于一点也是一种 死亡。真正迷失的航行是取消航行,停止前进,而 不是看不到灯塔。一个不被他人知晓的个体就如同 一个没被发现的食人岛一样,在意义上是无效的。 个体不必在通往人类自由的道路上

13、贬低自身。 个体的担当不在于生与死,而在于生死之间的 假、恶、丑,而其价值评判是基于人类社会的规范。 派怀着真、善、美来到世间,不假思索地选择各种 宗教;在际遇生命危险时流露出假、恶、丑,内心 凶恶的老虎从船舱里冲出来。派在求生时暴露出凶 恶的兽性,存活后却不断为曾经的凶恶忏悔和赎 罪。个体精神的高贵信仰在于除了生存,还会对自 我行为进行价值评判。 参考文献 1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渠 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94 2章海山西方伦理思想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4:35 3周德海爱因斯坦的宗教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 (1O) 4英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2 5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贺绍甲,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2009:105 作者简介 颜毓洁(1959),男,汉族,陕西成阳人,博士,陕西 科技大学思政部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任学文(1986一),男,汉族,山东菏泽人,陕西科技大 学思政部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责任编辑谭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