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女》中伊莉莎身份转换的社会意蕴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424293 上传时间:2017-12-2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5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花女》中伊莉莎身份转换的社会意蕴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卖花女》中伊莉莎身份转换的社会意蕴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卖花女》中伊莉莎身份转换的社会意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花女》中伊莉莎身份转换的社会意蕴(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卖花女中伊莉莎身份转换的社会意蕴 刘方荣 (武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430073) 引 言 在2O世纪的英国文学界中,萧伯纳可谓是一个 声名显赫的戏剧作家,他的一生在创作上勤苦耕 耘,单戏剧作品就有5l部之多。而在这些戏剧作品 中,萧伯纳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女性形 象,这些女性形象不仅令萧伯纳的作品深入人心, 而且还促进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萌芽与发展。在 剧作卖花女中,萧伯纳同样为我们塑造了一个 富有深意的女性形象伊莉莎,她不同于萧伯纳 以往作品中的那些女性,脱离了强悍女超人的特 性,展现出来自底层社会女子的自然、人性,伊莉 莎在语言学教授息金斯的打造下从一个卖花女蜕变 成贵

2、族小姐,在这期间伊莉莎享受到了来自上流社 会的虚荣,同时也经历了社会身份转换之后的迷 失,最后伊莉莎在觉醒中完成了自我认识与成长, 终于从稚嫩的少女转变成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 在剧作创作中,萧伯纳独具匠心地通过女主人公伊 莉莎的身份转换来传达深刻的社会意蕴,这对于20 世纪以及当今女性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卖花女的创作原型与剧作内容 萧伯纳卖花女的创作灵感来源自神话作品 变形记(奥维德),剧作中女主人公伊莉莎的创 作原型是神话作品中的少女雕像,其中剧作内容的 创作也受该部神话作品的影响。在变形记第十 卷中讲述了塞浦路斯国王与少女雕像的故事,国王 皮格马利翁拥有高超的雕刻技术,因为对

3、现实中的 女性充满失望,厌恶她们的堕落与放荡不羁,所以 皮格马利翁萌发了不婚主义思想。为了寻求精神寄 托,皮格马利翁依照心中的幻想雕刻出一位唯美的 少女,并无法自拔地爱上了她。在爱神阿芙洛狄忒 的恩赐下少女雕像幻化成一个具有生命的美女,皮 格马利翁与她从此过上了幸福的婚姻生活。 受变形记的影响,卖花女的剧作内容 也具有一丝神话色彩,透过萧伯纳的文笔,女主人 公伊莉莎在息金斯的包装下从一个满口土话、肮脏 的卖花女转变为一个端庄、令人称羡的贵族小姐, 息金斯就如神话中的爱神赋予伊莉莎新的生命,让 其享受了来自社会身份转换的喜悦与梦幻。虽然萧 伯纳是以神话为创作原型,但对于女主人公伊莉莎 形象与个性

4、的塑造完全是依据萧伯纳的创作目的来 进行创新,一开始伊莉莎在息金斯的改造下实现了 外在的华丽变身与社会身份的转变,但是在这期间 伊莉莎不像少女雕像那般被动,她有自己对生活的 期盼与理想。于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失后, 伊莉莎成功地实现了觉醒,为了争取独立与平等的 社会身份,伊莉莎最终勇敢地脱离了息金斯的掌 控,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与心灵蜕变。至 此,萧伯纳寄寓其中的社会意蕴也成功地得以凸 显,令卖花女这部剧作具有了重要的现实 意义。 二、卖花女中伊莉莎的身份转换 (一)伊莉莎外在的华丽变身 在剧作的第一幕中介绍了伊莉莎的基本情况, 她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卖花女,很早之前便被父母抛 弃,只能

5、依靠卖花来养活自己。所以对于伊莉莎来 讲,她需要将所有的时间用来解决生存问题,因而 尽管还是一个花样少女,但伊莉莎没有时间更没有 金钱来装扮自己。在息金斯这个上流社会人眼中伊 莉莎实足是一个“肮脏的人”,身上的穿着布满了 尘土与煤烟,头发因长久没洗而变成如灰老鼠一样 的颜色。当知道息金斯因赌约的缘故想要包装自己 时,伊莉莎显得非常雀跃,她原本只希望自己能够 变得干净些,衣着整齐些,但在别斯太太的帮助 下,沐浴更衣之后的伊莉莎就已经开始蜕变,秀丽 整洁的她让所有人都无法一眼辨认出,这让息金斯 对赌约的取胜更加充满信心。除了在衣着、头饰等 外表方面对伊莉莎进行装扮之外,息金斯还注重对 伊莉莎进行谈

6、吐、仪态的调教,为了检验包装与调 教的成果,伊莉莎穿着华丽的服饰被息金斯带到了 其母亲的茶会上,在众人的印象中伊莉莎是一个高 贵而美丽的富家小姐,并成功吸引了佛莱蒂的倾 慕。而在大使馆舞会上,伊莉莎的盛装打扮让她成 为舞会的焦点,赢得了所有人欣赏的目光,伊莉莎 外在的华丽变身也为息金斯赢得了赌约。 (二)伊莉莎社会身份的迷失 一开始,伊莉莎极其享受外在华丽变身之后的 虚荣,在舞会上伊莉莎凭借其美丽、雅致的仪容与 标准的语音成功地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她那高贵 的神态让其极有维多利亚女王的气场,于是伊莉莎 被冠上了“匈牙利王室公主”的美誉。但这样的生 活逐渐让伊莉莎对自我社会身份产生了疑惑,虽然

7、在息金斯的语音训练与仪态调教下,在外表华服的 衬托下,伊莉莎已然成为一个上流社会的贵族小 133 总第451期 姐,但这种身份的定位只存在于各种晚会上,晚会 结束回到现实生活中伊莉莎便被打回原形。没有经 济的保障,伊莉莎依旧是一个贫穷、身份卑微的 人,她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因此而提高,甚至还迷失 了自我的社会身份,找不到适合身份定位的伊莉莎 处于迷茫与惊恐之中。伊莉莎清楚地知道这只是息 金斯为她编织的一个虚幻、美丽的梦境,在梦境 中、在华贵晚礼服的装扮下,她是一个高高在上、 令人艳羡的贵族小姐,但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她自 己,伊莉莎一无所有,而在品尝与享受了上流社会 的生活之后,伊莉莎再也回不到原来

8、的状态。面对 这样的状态,伊莉莎异常的迷茫与伤感,她甚至想 如果不曾离开原来的地方那该多好,迷失社会身份 的伊莉莎已不清楚自己是谁,自己还能有什么价值。 三、卖花女中伊莉莎身份转换的社会意蕴 起初,伊莉莎只是希望借助息金斯的打造令自 己脱离贫穷、卑微的生活状态,体验一下上流社会 生活的光鲜与惬意,而后成为花铺里的一个店员, 再也不用卑微地站在街口中卖花,她只希望借助社 会身份的转换来获得工作机会,以提高自己的身份 地位,得到他人的尊重。因此,当有机会实现梦想 时,伊莉莎勇敢、果断地选择试一试,最后在息金 斯的帮助下成功地实现了身份的转换,伊莉莎成为 舞会上受人追捧的贵族公主。但是,喜悦只是短暂

9、 的,每一次参加晚会的伊莉莎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开始伪装,保持端庄的仪态、完美的语音、高贵的 神情,在息金斯眼中她只是一个炫耀的活体工具, 没有人关心她的感受,没有人在乎她的梦想,她的 未来依旧一片茫然,游戏结束后她依旧一贫如洗。 这让伊莉莎感到惶恐,因为在这个游戏里有她对未 来美好生活的期盼,若游戏结束她不知道自己还能 做什么。 惶恐的伊莉莎一开始沉浸在伤感与不知所措 中,她向息金斯求救,而息金斯却建议她将自己嫁 给一个贵族男子,以继续享受上流社会的安逸生 活。也正是由于息金斯如此的提议让伊莉莎开始觉 醒,因为在息金斯眼里她是一个为了享受富贵生活 可以出卖自己的人,在息金斯眼中她的身份地位永

10、 远是一个卖花女,永远不可能拥有与他平等的社会 地位,并得到他的尊重。息金斯根本不相信伊莉莎 最初的梦想是单纯的,只是为了在以后能够找到一 份收入不错的工作,能够与息金斯有平等关爱的权 力,能够提高自己的社会身份地位,从而获得更多 人的尊重。于是,在经历了迷失、迷茫、痛楚、绝 望之后,伊莉莎对自我以及身份有了明确的认识, 觉醒的伊莉莎开始下定决心脱离息金斯,去勇敢追 求适合自己的身份角色定位,以实现心灵与人生的 蜕变。在最后一幕剧情中,伊莉莎取得了话语主动 权,她对息金斯的态度有了截然相反的转变,淡定 134 自若的她完全战胜了歇斯底里的息金斯,她勇敢地 离开了那个不属于她的上流社会。 萧伯纳

11、在卖花女剧作的最后鲜明地传达了 蕴涵在其中的社会意蕴,表达了他的社会理想。在 萧伯纳的观念中,他认为妇女不应该被禁锢在家庭 的牢笼中,因而他赞同妇女进入社会去展现自我能 力,在获得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实现自我价值。因此, 在最初的时候伊莉莎依靠卖花来维持生活,即使后 来她答应了息金斯的改造,也是出于社会身份转换 后能够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以及提高自己的社会地 位,获得更多人的尊重。所以,当伊莉莎认识到这 种外在的变身并不能实现她的梦想,反而让她陷入 了社会身份的迷失中时,伊莉莎开始自我思考,开 始新的生活,坚定地去追求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结语 在剧作卖花女的创作中,萧伯纳以奥维德 神话作品中的少女雕

12、像为创作原型,并在创作中进 行大胆的重新改造,从而赋予卖花女意味深远 的社会意蕴。虽然女主人公伊莉莎与少女雕像一样 存在被塑造的状况,但两个人的命运却不尽相同。 在息金斯的包装与调教中伊莉莎成功地实现了社会 身份的转换,从一个卑微的卖花女转变成一个高贵 的上流社会小姐,然而有思想并追求独立的伊莉莎 并不满足这种空洞、虚幻的生活状态,于是伊莉莎 从最初的迷失自我开始了思想与心灵的蜕变。伊莉 莎重新思考与定位自我身份,为了获得社会认可与 尊重,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与独立,伊莉莎勇敢地从 迷失中走出,坚定地寻求适合自我的角色定位,进 而完成了心灵成熟的历程。因此,卖花女这部 剧作被评为具有哲学内涵与深刻现实社会意义的佳 作,能够创作独立的人,帮助女性实现人生蜕变。 参考文献 1朱萍注定的遗憾萧伯纳卖花女的女性主义解 读J文教资料,2010(35) 2沈力“高贵”与“低贱”的反差与反讽评肖伯纳的 卖花女J文教资料,2006(34) 3尹明祥精神财富的巧取豪夺费边主义的完美画像 评肖伯纳剧作卖花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1(03) 4刘阳扬生命力的驱动浅析萧伯纳“创造进化论”在 卖花女中的表达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01) 作者简介 刘方荣(1975一),女,土家族,湖北长阳人,硕士,武 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及英 美文学。 责任编辑曲静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