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6416732 上传时间:2017-12-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德育工作计划(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32014 学年度如皋市薛窑中学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如皋市中小学(幼儿园)“生活德育”五年 规划(2011 2015)(皋教 发 2011130 号)文件要求,坚持“ 育人 为本,德育 为先” 的德育理念,以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以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以实施“生活德育、活动教育、特色建设 ”为抓手,加强德育研究,强化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创我市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二、工作目标1所有教师树立“学生第一 ”的观念。学生是学 习的主体,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和个

2、性差异,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注重成人成才教育,对学生严慈相济,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活泼发展。2校长树立“教师第一 ”的观念。教师是 办好学校的关键。校长要切实关心教师生活,支持、尊重教师的工作,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引导全体教职员工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3教育教学树立“道德第一 ”的观念。教育工作者要关注教育的道德性,教育内容的选择要体现道德性和时代性;教育形式的选用要精心策划,尊重学生需要、尊重身心发展规律,杜绝德育活动中出现不道德或伪道德的现象。4学校管理树立“环 境第一” 的观念。管理者要注重打造具有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挖掘并巧妙利

3、用各种显性和隐性德育2资源,努力打造有激情、有爱心、和谐生态的校园育人氛围。三、主要内容 加强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巩固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落实教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文件要求,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渗透到课程德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准确把握,在体验中广泛认同,在实践中积极践行。1理想信念教育。要结合时代特点与学生实际,将理想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相统一,大力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利用重大活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好集中理想信

4、念学习宣传活动、 “我的中国梦” 主 题教育活动、 “童心向党”歌咏活动等,进一步坚定广大中小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2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根据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意见精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扎实开展好“牢固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的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宣传阵地,结合诵读中华经典、红色经典,学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创作优秀童谣,传唱童声里的中国,组织“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 、“千名小志愿者说唱美德少年” 等活动 ,引导广大中小学生 继承优良传统、提高道德素养,知荣辱,明是非,立言行。通过组织开展省、市、县各

5、级“三好学生”、 “三好标兵 ”、“四好少年” 、 “美德少年”、 “文明小公民”、 “小道德模范” 、“优秀学生干部 ”、“优秀学生集体 ”等评选表彰活动,引3导学生向榜样学习,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将“八荣八耻” 的要求转 化为广大中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自 觉的行为习惯。3国情、市情和时政教育。要加强近、现代史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适时举办时事政策和形势报告会,引导学生正确认清国际国内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充分利用全市档案教育基地及各类主题教育馆的丰富资源,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国内外重大事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开展国情、市情教育,开展以改

6、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红领 巾 寻访家乡 新成就” 活动、 “我是江苏新一代我为家乡添光彩” “三 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和如皋城市精神等专题教育活动。 加强公民素养教育,培养学生自然自觉的文明习惯。1行为规范教育。要继续把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依据规范和守则制定校本化的实施规范和教育目标,落实岗位职责,狠抓一日常规教育与管理,扎实开展“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日行一善、月 习一德”、 “洒扫应对” 等主题活动,精心组织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把考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要充分发挥“ 团、队、会” 在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中的作用,探索共同体班级学生自主

7、管理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理能力的运行机制,并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贯彻落实“生活德育 ”五年规划,着力研究制订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的目标体系和操作要点,形成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德育序列。2社会责任感教育。切实抓好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学科渗透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帮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4感,养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 文明城市 创建活动、 “小小志愿者”活动,发动学生,带动家长,影响社会,促进教师做文明的表率、学生做文明的使者、家长做文明的典范。3. 文明礼仪教育。贯彻落实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和江苏省

8、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要求,大力开发校本礼仪课程,积极组织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文明礼仪教育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继续开展“ 懂礼貌、知礼节、学礼仪”“三礼”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文明学生、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选等活动,将文明礼仪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形成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4举办节日教育与仪式教育。依据关于印发如皋市中小学“486 德育活 动” 工作方案 的通知,充分利用 9.10 教师节、920 公民道德宣传日、919 中秋节、101 国庆节、1013 重阳节、1128 感恩 节、124 法制宣传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各种政治的、传统的或者自定的节日适时开展我校师生

9、参与的“我 们 的节 日” 主题活 动;有序安排文体 设施、活动场地等,在节假日和放学后免费开放;要“有组织、有品味 ”地办好“节日小报”,增强教育的情境性。要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小学入学仪式和成人仪式教育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通过精心组织入学仪式、开学典礼、入队(入团、入党)仪式、成人仪式、散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要仪式增强教育的震撼性。 加强主题教育,用专题化教育集中突破德育重点。1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要认真贯彻如皋市中小学校常态化开展“ 传承雷锋精神,争当三好标兵” 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皋教办2013 4 号),紧紧围绕“在家庭孝5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他人”

10、的主题,开展好感恩教育、 “节日小 报” 、网上祭英烈、 “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 “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专题教育等道德实践活动。本学年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将联合开展如皋市第四届“美德少年” 评选与“美德少年 ”说唱活 动、第四届“三好”标兵竞赛评选活动,为全市中小学生树立道德标杆。各省、市级“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主题教育联系点学校要进一步创新德育载体,丰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专题 网页,发挥 好示范带动作用。2民族精神教育。依据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 关于组织开展 2013 年如皋市“中小学弘扬 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适时紧扣教育契机,以中华民

11、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通过召开晨(夕)会、主题班(队)会,组织观看青春的应答等优秀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主题报告会,开展“ 缤纷的冬日” 、“七彩的夏日”假期教育实践活动等形式,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3诚信、感恩教育。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精神,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加强诚实教育、守信教育,引导学生遵纪守法,严守社会公德。要将感恩教育贯穿于日常学科教学和各项专题活动之中,突出“ 感恩父母 ”、“感恩老师”、 “感恩他人 ”、“感恩自然” 、“感恩祖国”等内容,使全市中小学生秉承“知恩图报 ”的传统美德,懂得为人

12、做事的基本道理,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报德之举。4生命安全教育。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弘扬“人道 博爱奉献” 的红 十字精神,继续将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人身安全教育、毒品预防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反邪教警示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媒介教育、环保教育、红十字教育、6人防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参加“安全在我心中” 主题征文等活动,使“相信科学 珍爱生命” 教育活 动系列化、常态化。要有针对性地分类做好寄宿生、通学生和租宿生管理,教育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珍惜生命的珍贵,理解生命的意义,感受生命的喜悦,创造生命的价值,享受生命的精彩。5法制教育。全面贯彻实施学校依法治校实施纲

13、要、 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按照“六五”普法工作规划的要求,切实做到计划、课时、教师、教材、活动、考试“ 六落实” 。积极推进“法制进学校” 、“法纪进课 堂”活动, 开展“法制微 电影进校园” 、“626”禁毒教育、 “124”“放飞 青春,法伴成长”等主 题教育活动,组织好法制教育基地及法制教育主题场馆参观活动。要依法治校,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法纪教育系列活动,积极争创市级法制教育特色项目学校和法治文化示范学校,教育全体师生员工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要继续建立“ 特殊学生档案” ,实行德育工作人 员帮教制和定期谈话制,适时把握其思想动向。要建立学

14、生校园伤害预警机制,预防校园侵害案件的发生。6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贯彻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的通知(皋教基2013 6号)文件精神,立足学校实际,实现“四个面向” ,即: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治未病 ”工作理念,运用网 络、电话 、授课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引导,全方位地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继续推进健康咨询室的评星晋级工作,加强咨询和辅导;面向个体差异,针对独生子女、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面向全体教师,在增强教师心理素质的同时,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7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让心

15、理健康教师参加如皋市级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与水平,确保我校专职心理健康老师达到水平;工作要有重点,用每年 5 月份和 9 月份积极集中开展“心理健康百场宣讲活动”,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的校本研究工作,开发心理健康校本课程。7廉政文化教育。贯彻落实中小学廉洁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大力开展“廉洁 文化进校园” 活动, 进一步拓展廉洁建设教育阵地,开展敬廉崇洁教育。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法制、社会公德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学习我国廉政条规和相关法律法规基本要点,引导学生树立公民道德和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爱特殊群体,切实解决各类特殊学生群体的实际

16、困难。发挥关工委的作用,关爱帮扶特殊学生群体的有计划,分类建立和完善孤儿、残疾儿童、贫困家庭学生、心理障碍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边缘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学生档案制度与帮扶制度,做到一人一档,落实“一对一” 帮扶。要 贯彻落实教育部等5 部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 文件精神,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加强与马桥村联系,采取“代理家长 ”、“亲情电话” 、“留守小队”、等多种关爱行动,全方位、多渠道地为特殊群体排忧解难,一人一策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和帮扶工作,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渡过难关。要借鉴“33433”林梓模式,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监护人联系、结对帮扶、寄宿优先等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入学机会、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