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50KB
约5页
文档ID:2641454
古代两河流域美术_第1页
1/5

Mesopotamia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河谷中间地带"大约从公元前四千年开始,这里先后建立过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和赫梯等奴隶制国家当地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自己丰富的艺术品和独特的美术传统,使这一地区成为与埃及并肩的另一个人类古代文明的策源地美索不达米亚美索不达米亚又分两个部分,南边叫巴比伦尼亚,北边叫亚述就今天来说,两河流域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一带两河文明时代最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他们在公元前 4000 年以前就来到了这里,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就是他们建立的后来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以及迦勒底人,继承和发展了苏美尔人的成就,使两河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页其中巴比伦人的成就最大,因此,两河文明又被称为巴比伦文明 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伟大创建者――苏美尔人乌尔城遗址乌尔城遗址复原乌鲁克城遗址(URUK-BC-3000) Uruk "White Temple" on the Anu Ziggurat. Stairway ramp in right center Late glazed building巴比伦时期的美术在公元前 20 世纪上半叶,苏美尔与阿卡德王朝相继灭亡,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治下。

从公元前 1894 年起,巴比伦王国日趋强盛,直至汉穆拉比统治时期,这个王国已有两河流域整个中下游地区了巴比伦,就是古代西亚两河流域一带的最大城市(按阿卡德语,巴比伦意为“神之门”),是当时西部著名的商业与文化中心亚述帝国时期艺术新巴比伦时期艺术公元前 7 世纪,亚述在敌人的联合进攻中灭亡了,曾经制订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的巴比伦王国,在 1000 多年以后再度取得了统治地位,历史上称以后的王国为新巴比伦王国不过,这个新巴比伦统治者已不是军事首领,而是商业高利贷的奴隶主上层人物了新巴比伦王国在美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在建筑方面巴比伦城以其豪华壮丽而著称于世到了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 604~前 562 年)时代,城市建设已呈现出十分繁荣的面貌这里要欣赏的就是这座新巴比伦城北城墙大门上华丽的琉璃砖装饰,世称伊什塔尔大门古城的遗址在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数十里全部城墙长约 13.2 公里,每隔 44 米有一座塔楼,绕城共计有三百多个塔楼城墙共有三道,最厚的一道有7.8 米;最薄的也有 3.3 米墙根与城外之间隔着一条宽阔的壕沟与土围,这是为了防范敌人的进犯,受到入侵时可以放水淹没城外周围一片土地,使敌人无法接近城墙。

而北面这座伊什塔尔大门,实际上是座四方形的高大望楼,望楼与望楼之间用拱形过道相衔接,它显得更为壮丽:共有两重城墙,高达 12 米,两旁有突出的塔楼古代印度美术男性躯干两尊(石雕)〔印度〕约公元前 2000 年奥克苏斯角状杯〔阿富汗、波斯〕约公元前 5000 年出土于亚美尼亚地区奥克苏斯宝库(今阿富汗境内)的一件工艺技巧无比精致的史前角状杯它属于皇宫内享用的金银器物波赛波里斯宫殿遗址波赛波里斯宫殿遗址局部阿拉米人神庙(复原图)〔叙利亚〕公元前 10 世纪神庙具城堡式在那个时候,神庙是人民最重要的建筑当然用工也最多此座神庙约建于公元前 10 世纪 * 授课教师:贾炜古代两河流域美术古代世界文明的大熔炉苏美尔人早在公元前 4000 多年就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公元前 3000年形成城邦国家形成以神庙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崇拜自然神国王是神的旨意的执行者ziggurat - A terraced pyramid of successively receding stories, used as a temple by the ancient Assyrians and Babylonians, such as the one at Ur. 苏美尔人用黏土和泥砖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为防水,饰以陶丁神庙建筑是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艺术吉库拉塔最早的塔庙建于前3000 年前的乌鲁克城最著名的也是最高大的是建于前 2500 年前的乌尔城塔庙塔庙是城市的灵魂,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物质文化交流的中心Ziggurat - Temple of the Gods 它们在广阔的两河流域平原是显的十分雄伟乌鲁克女神像(石雕) 其创作年代据测是在公元前 3500~3000 年代可能是当时专供祭祀用的一种宗教偶像头像的眼眶没有眼珠,只有两个很大的洞,显然,曾用宝石或其他珍贵的石头作镶嵌的,在眉毛部位有一道深槽,乃是留作镶嵌黄铜或金子的地方至于头像的其余部位,可能是木料制成的金牛头竖琴(局部) 〔乌尔〕公元前 2600 年第一王朝时期的牛头竖琴,就是在乌尔国王阿巴尔吉和王后苏巴德的陵墓内找到的墓内有大量极其精致的手工雕刻与制品,这件牛头竖琴即是其中之一它反映着古代乌尔金器镶嵌匠师们的精湛技艺善于用牛作装饰是两河流域文化的一大特色牛的形象在苏美尔的美术品里,正是英雄与膂力的象征拉伽什女雕像〔苏美尔〕约前 3000 年在拉伽什城出土的一些妇女雕像,是我们看到的苏美尔圆雕像的主要作品之一,大都是从神庙的废墟中发掘出来的。

这一尊圆雕可能在瓦卡( warka) 地区被发现,是一尊大理石的全身女雕像它是当时供祭祀用的宗教偶像拉伽什的饰板浮雕〔苏美尔〕公元前 3000 年中叶萨尔恭国王青铜像〔西亚〕公元前 2300~前 2200 年约公元前 2400 年,两河流域出现了一个以闪族为主的阿卡德王国由于它统一了这一地区大部分的城邦,使经济迅速获得发展人民用各种艺术来歌颂使国家统一的创业者于是,阿卡德王国的奠基者萨尔恭,便成了两河流城许多民间传说中的主题纳拉姆辛石板〔西亚〕公元前2300~前 2200 年纳拉姆辛石板》是阿卡德王朝时期的另一重要雕刻品,它出土于苏兹地区这块石碑是为表彰萨尔恭国王的孙子、王位后继人纳拉姆辛的战功而建的,高约 2 米,它以浮雕形象来表现碑上描写纳拉姆辛征服乌鲁贝伊人的一次战迹汉穆拉比法典浮雕〔巴比伦〕公元前 1792~前 1750 年“汉穆拉比法典浮雕” ,不仅是巴比伦重要的艺术古迹,还是我们研究古代巴比伦经济制度与社会法治制度的极其重要的实物巴比伦王国的缔造者汉穆拉比,是一位具有军事天才和治国才能的君主,为了在统一疆域之后能平定内乱,他制订一种“公平的法律” ,并将它推广到全国各地他自称是“太阳神最宠爱的牧羊人” 。

他为表示自己的“王权神授”的永恒性和不可侵犯性,把这部“法典”镌刻在用楔形文字书写的高大的玄武岩石碑上在石碑的上部,又命艺术家刻绘了太阳神兼司法之神沙玛什向国王汉穆拉比授予法典的一幅浮雕画前 1000-前 612,突出的艺术成就在于宫殿建筑、雕塑和浮雕萨尔恭二世宫殿的守护神兽(高浮雕) 〔亚述〕公元前 742~前 706 年猎狮图(浮雕)〔亚述〕约公元前 850 年这一幅图是亚述王阿树尔巴尼帕尔二世的尼尼微宫内一块表现国王狩猎生活的大面积浮雕的局部亚述王朝所有的壁画和浮雕都离不开歌颂帝王的主题那时的美术,实际上就是赞颂统治者的形象工具,而狩猎生活,又是尼尼微宫内所有浮雕中最集中最精彩的艺术主题,它占据着宫殿的中心地位雄狮的中箭与亚述王的勇猛,构成了一对强烈的矛盾,从而显出亚述王的勇敢与威武,达到艺术品所预想的目的;同时,它也是阿树尔巴尼帕尔二世尚武精神的反映垂死的牝狮(浮雕)〔亚述〕公元前 668~前 627年伊什塔尔大〔新巴比伦〕约公元前 606~前 539 年巴比伦城的八道城门全用八个神的名字来命名的北门所称的伊什塔尔,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巴比伦英雄叙事诗《吉尔伽美什》中司爱情的女神。

整个北门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各种金色的动物塑在藏青色琉璃砖上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它是那样高雅、素朴而又光彩夺目这种墙面装饰与古代亚述宫殿内的装饰浮雕相比,显示了古代艺术智慧的一大跃进以后西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建筑艺术,在许多方面继承了新巴比伦的装饰风格彩绘陶杯〔阿富汗、波斯〕约公元前5000 年这一件陶绘的制作年代大概在公元前 5000 年前后这只陶杯高 28.5 厘米有趣的是上面的彩绘:杯身画了一只夸张得过分的野山羊,其图案化的线形,使羊角成了两道大半圆形,而羊身只是羊角孤形线的附加物;杯口上的横带装饰则是被拉长了的几条奔跑的猎狗,身子完全被拉成接近于水平线而在杯缘的一圈垂直线纹样更有意思,细细一看,原来是一些脖子被拉得高高而又细长的水鸟形象貌似几何形图案而实际上乃是变了形的动物纹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