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全球的气压带、风带》 教学设计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6413642 上传时间:2017-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全球的气压带、风带》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全球的气压带、风带》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全球的气压带、风带》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全球的气压带、风带》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全球的气压带、风带》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全球的气压带、风带》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全球的气压带、风带》 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全球的气压带、风带 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在本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课时教材内容整体难度较大,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移动,海陆分布的影响等内容的理解需要本节前两课时,热力作用是一条主线,三圈环流、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季风环流,都离不开热力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绘制全球

2、气压带、风带示意图,提高绘图读图能力,学会用图理解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意识,树立运动、发展的观点。教学重难点:三圈环流的形成;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用具:多媒体课型: 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欣赏景观图片,交流问题情境,思考不同景观产生原因,引出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全球气压带与风带。设计意图:通过景观图片的导入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展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学生熟悉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重点。设计意图:有目标才有学习方向。三、新课导学

3、温故知新:图片展示,回顾热力环流的原理,引入新知识。1、找出图中地球表面最热的地方和最冷的地方。2、根据地球表面冷热状况指出赤道和极地近地面气压的高低。3、请说出图中北半球赤道和极地间存在的热力环流。【探究活动一】:多媒体:展示:受热不均使其动单圈环流假设条件:1、地表性质均一 2、地球不公转3、地球不自转观察分析:冷热不均会形成热力环流,赤道和极地之间冷热不均,会形成怎样的环流呢?生:自主思考展示分析,说出赤道与极地之间近地面和高空的空气流动方向及在近地面产生的气压带。 师:点评动画演示过渡:单圈环流是我们在以上三个假设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如果地球自转,那么这个单圈环流能否继续维持?看视频,通

4、过科普园地,了解相关信息,验证学生的猜想。师:从视频中我们看到,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高空大气在 30 度上空偏转成与赤道平行,阻挡着北上的空气不能前行,无法构成赤道与极地间的单圈环流。【探究活动二】:大气此后将如何运动,又会产生哪些气压带和风带,请大家按照要求进行探究:假设条件:1、地表性质均一2 、地球不公转 3、地球自转生:结合课本 P4041 文、图 2211 等探究资料,分析讨论: 1、全球有哪些气压带?气压带是如何分布的?2、各气压带之间形成哪些风带? 风向如何?(活动要求:小组合作完成,由小组代表展示,时间 4 分钟)生:请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并选出小组代表上黑板贴图展示师

5、:巡视学生的作图情况,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待学生完成之后,同桌互换导学案,帮助同学纠正错误。(在此过程中,教师可穿插对如何准确的做出各风带的风向做指导)学生活动:在导学案图 3 中做出分布图。设计意图:通过绘图填图,加深学生的记忆,培养学生绘图能力。【小组探究】观察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小组讨论,总结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找出记忆的最佳方法。小组合作探讨,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引导学生请观察并归纳它们的分布规律是:南北对称、相间分布。承转: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一副完整的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图,在这幅图上我们不难发现,气流呈现出不同的运动方式,这不同的运动方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气压带、风

6、带对气候的影响【合作探究】首先解释气候的要素,气温看纬度,降水看能否遇冷。学生分 2 组,一组探究气压带中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思考哪种可能带来降水。另一组探究风带中,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气流和从高位流向低纬的气流,思考哪种可能带来降水。结合自治三圈环流学生自制模型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填表并归纳结论。师: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给与一定的评价。过渡:提出问题,气压带和风带位置是否固定不动?学生:气压、风带位置不固定,是移动的,并探究运动规律。【探究活动三】:多媒体展示:地球公转使其移季节移动观察分析:1、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怎样移动?2、移动规律是什么? 动画演示归纳移动规律:师:我们知道太阳直射点会南北移

7、动,那随着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风带会怎样移动?多媒体演示具体过程生: 规律:一、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作周期性的移动 二、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过渡:前面三种我们都是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但事实上是均匀的吗?生:不是 师:因为海陆的分布不同,那海陆的分布对气压带有什么影响呢?多媒体:显示:海陆分布使其断块状分布【探究活动四】:讨论思考以下问题,针对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并完成导学案探究活动四:1、陆地和海洋相比,陆地夏季形成低气压还是高气压?冬季呢?2、陆地低气压的时候切断的是高气压带,高气压带的名称是什么啊?陆地形成高气压的时候呢?3、南、北半球气压带有什么

8、特点?(是块状?还是带状?)试分析原因。设计意图:在前面大量探究活动中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通过自主探究强化对学习资料与课本图文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学生展示导学案的相应学习内容,老师给予点评。四、当堂训练,当堂达标:过渡:本节课同学们究竟学得怎么样?让我们在练习中检验一下吧,请同学们完成大屏幕当堂达标检测题。当堂达标(限时 4 分钟)学生活动:用 4 分钟时间完成当堂达标题。设计意图: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限时训练。师生活动:学生自评、互评,老师点评。五、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以三个假设条件为线索,不断修正,从理想状态走向现实,认识了三圈环流的形成和它在近地面的表现形式:7 个气压带和 6 个风带的分布、移动和对气候的影响。黑板上是老师构建的知识结构,你的呢?请以此为线索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回顾本节所学知识,整体把握本节内容。六、质疑反馈:今天的问题我们就探究到这里,同学们梳理一下本节课知识,看看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本节课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请同学们提出来或者相互交流解决。设计意图:通过自主评价,增强了下一步质疑反思的针对性。七、预习提示:预习下一节课内容:.认真阅读市编学案【目标导航】和【预习提示】部分,明确下一课时的学习目标与重难点。2. 基础目标是完成【自主预习】部分和【预习自测】习题。设计意图: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