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看板生产系统WITNESS仿真建模和优化实现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26412197 上传时间:2017-12-2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9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IT看板生产系统WITNESS仿真建模和优化实现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JIT看板生产系统WITNESS仿真建模和优化实现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JIT看板生产系统WITNESS仿真建模和优化实现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JIT看板生产系统WITNESS仿真建模和优化实现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JIT看板生产系统WITNESS仿真建模和优化实现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JIT看板生产系统WITNESS仿真建模和优化实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IT看板生产系统WITNESS仿真建模和优化实现(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JIT 看板生产系统 WITNESS 仿真建模和优化实现1.1 生产流程描述实例系统生产制造单一类型的产品振动轮,其生产原材料为各种类型的钢板,通过机械加工,然后组装成一个空轮(没有安装轴承座、轴承和轴) 。组成振动轮的部件主要为 5 类,分别为外圈、内圈、加强筋、内隔板和封口板,以数字 1,2,3,4,5 表示;其生产过程包括 12 个主要加工单元,分别为剪板切割(WS1) 、打坡口(WS2) 、卷圆(WS3) 、轮圈焊接(WS4) 、找圆(WS5) 、车断面(WS6) 、数控切割(WS7) 、调平(WS8) 、油漆(WS9) 、钻孔(WS10) 、内轮焊接(分装工作站)和轮子焊接(总装工作

2、站) 。其生产流程如图 5.1 所示。外圈原材料为特定型号的钢板,加工过程依次为两块外圈钢板通过卷板切割机切割成适合大小,通过坡口机将钢板两端结合处内外打出坡度,通过卷圆机将钢板卷成轮圈,经过轮圈焊接工段将轮圈接口处焊接起来,通过找圆机将轮圈找圆,然后进入轮子焊接工段,与内轮和封口板焊接成轮子。内圈原材料也为特定型号的钢板,加工过程为每次三块钢板通过卷板切割机切割成适合大小的板材,然后打坡口、卷圆、焊接、找圆,同外圈加工过程一样。在经过找圆工段之后,内轮圈再经过数控车床,进行端面对车,经过钻孔工段钻出工艺孔,到内轮焊接工段与加强筋和内隔板焊接成内轮。加强筋、内隔板和封口板原材料也为特定型号的钢

3、板,首先经过数控切割机切割成型,然后调平、油漆,内隔板和封口板需要经过钻口工段,钻制工艺孔,然后,内隔板到内轮焊接工段进行与内圈和加强筋的焊接,封口板到轮子焊接工段与内轮和外圈焊接成轮子。11,5 产成品6需求314,53,4,53,4,51,21,21,2WS1 WS2 1,2WS3 WS4 WS5WS7 WS8 WS9WS12WS10 WS112物料流 看板流 WS:工作站图 5.1 实例生产/库存系统生产流程图4WS61.2 基本生产单元的分解该生产/库存系统包括四条串行线,分别为:(1)外圈加工串行线:剪板切割、打坡口、卷圆、轮圈焊接、找圆;(2)内圈加工串行线:剪板切割、打坡口、卷圆

4、、轮圈焊接、找圆、车端面、钻孔;(3)加强筋加工串行线:数控切割、调平、油漆;(4)内隔板、封口板加工串行线:数控切割、调平、油漆、钻孔。该生产/库存系统包括两个并行加工模块,分别为:(1)内圈、加强筋、内隔板焊接为内轮的焊接工段,即分装工作站 WS11;(2)外圈、内轮、封口板焊接为轮子的轮子焊接工段,即总装工作站 WS12。生产流程中有资源共享和竞争的作业,如:(1)内、外圈在进行切割、打坡口、卷圆、焊接等工序时,使用的都是相同的设备;(2)加强筋、内隔板、封口板在进行切割、调平工序时,也是竞争使用相同的设备。1.3 系统绩效指标设计系统绩效指标考虑系统产出量、在制品库存、设备稼动率和订单

5、满意度四项。在进行Witness 仿真程序设计的时候,将通过如下的数据模型和相关的程序进行统计计算获得。(1)系统产出量(TPUT,ThroughPUT):统计在特定时间长度内,生产/库存系统所产出的成品数量。该指标在 Witness 中可以直接在成品缓冲区的“action on input”中进行变量的累计。每当一个成品进入缓冲区,执行式(5-1)的计算程序,即产出量增加了一个。TPUT= TPUT+1 (5-1)在仿真模型中,该统计任务由订单队列 DMD.b_order 的“action on input”和函数UF.tput 来实现,具体程序参看附录 B 部分。(2)在制品库存(WIP)

6、:用来统计某一时点上,生产/库存系统中所拥有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量,一般用价值来衡量。由于生产线上具有多种物料,如外圈、内圈、加强筋、封口板、内隔板,每种类型物料所具有的价值不一样,需要统计各种物料的实际价值。由于本实例并不是对实际的问题进行研究,仅仅是提供一种研究方法,所以为了便于对各种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根据每件产品或部件的价值,给予它们附上对应的价值权重,然后进行统计计算。假设加强筋最便宜,以它为 1,每件物料经过一道工序加工后,每加工 10 分钟,价值增加一个单位,不足 10 分钟的按 10 分钟计,得出实例系统中物料的价值权重系数如表 5.1,表中下划线前的字符为物料名称中文首字

7、母。表 5.1 物料价值权重系数表 *名 Jqj_WS7 Fkb_WS7Ngb_WS7 Jqj_WS8 Fkb_WS8 Ngb_WS8 Jqj_WS9 fkb_WS9ngb_WS9称权重1 2 2 2 4 4 3 5 5名称Wq_WS1 Nq_WS1 Wq_WS2 Nq_WS2 Wq_WS3 Nq_WS3 Wq_WS4 Nq_WS4 Wq_WS5权重30 30 35 34 38 37 44 42 47名称Nq_WS5 Nq_WS6 Nq_WS10Fkb_WS10Ngb_WS10 WS11 WS12权重44 49 52 8 8 83 151系统中的在制品库存 WIP 计算公式如式(5-2):(5

8、-2 )ni iiii WQTMFWIP1)(式中: 第 i 种物料在各工序后的缓冲区中的数量;iQ第 i 种物料在各工序机器上等待加工或正在加工的数量;iM第 i 种物料在各工序间运输工具上的数量;iT第 i 种物料的价值权重。iW在该系统的仿真模型中,某一仿真时点上的 QFi、QM i、QT i都可以通过 Witness 提供的函数直接得出。该指标的统计由目标函数 UF.wip 来计算,具体设计参看附录 B 部分。(3)定单平均等待时间(AWT,Average Waiting Time):用于统计没能够及时被满足的订单在系统中的平均等待时间,用来揭示随机生产/库存系统对订单的反应灵敏度。如

9、果某一订单在提前期之前得到满足,则等待时间为零;如果某一订单在提前期之后得到满足,则等待时间为当前时间与提前期的差值。该指标数值越低,表示顾客满意度越高;该指标数值越高,表示顾客满意度越低。计算公式如式(5-3)所示。 nWTSATnii1 WTi=Ti-Ti0Ti TiTi Ti(5-3)式中:n仿真期间订单总数;Ti第 i 批订单实际发运时间;Ti第 i 批订单预定发运时间;WTi第 i 批订单的等待时间;SWT仿真期间订单总等待时间。在仿真模型中,这两项统计任务统一在订单处理单元中执行。执行程序体参见附录 B中 DMD.demand_meet 的“Actions on finish”部分

10、。(4)设备平均稼动率(OR,Operation Rate):用于统计生产系统中机器利用程度,仿真系统对机器类型的元素提供了标准状态统计函数,可以统计机器的空闲、运行、故障和维修等状态所占时间的百分比。在进行生产系统优化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机器时间包括下列几种:(i) 最大操作时间:指的是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若设备本身为厂内自购,而非租借,且可完全由厂內自主使用,则最大操作时间一般为日历时间。(ii) 负荷时间:为机器设备可稼动的时间,是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损失,停机损失包括计划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iii) 稼动时间:是负荷时间减去停机时间,而停机时间包括批次转换、设备异常

11、停止、修理、待料等时间。机器稼动率=稼动时间/负荷时间。(iv) 故障间隔时间:机器每运转多长时间就会出现一次故障,并需要维修。(v) 故障维修时间:机器出现故障,修复所需的时间。因此,本系统的设备平均稼动率计算公式如式(5-4)。(5-4)mjjOR1式中:m系统中工作单元的数量;ORj系统中第 j 个工作单元中机器设备的稼动率;在仿真模型中,该统计任务通过函数来实现,程序设计参看附录 B 中的 UF.OR1 函数体。1.4 生产线平衡在进行系统仿真之前,需要将每个工作单元中机器设备的设计稼动率加以平衡,这样仿真过程不会因为设备能力不平衡,导致某些工序过快成为瓶颈工序,使前后工序的机器设备因

12、为等待而导致利用不足。为了防止这一问题,将根据该系统的设计能力 2500 台/年,每年 250 个工作日来平衡生产线。由于机器对每一部件的加工时间均值确定,只能通过设计每个加工单元中机器的数量来对生产线进行设计,使得生产线能够很好的满足设计的生产能力。对每个工作单元机器数量的计算过程涉及到如下的变量符号,首先对它们加以说明。TWTTotalWorkTime:每个工作单元中机器一年中的负荷时间;QU QuantityUnit:每个工作单元所拥有的机器数量;TQWTotalQuantityofWork:每个工作单元所完成的产品套数;TC TimeCycle:每个单元完成一套产品的生产平均周期时间,

13、例如:WS3 设备完成的一套产品为分别加工一个外圈、一个内圈,则平均周期时间为完成一个外圈的平均周期时间(30 )+完成一个内圈的平均周期时间(30 ) ,共 60 分钟;TNBTotalNumofBreakdown:全年机器发生故障的次数,每月 1 次,均值为 12 次;RTRepairTime:单次机器维修所需时间,均值为半天,4 小时,240 分钟;BRBreakdownRate:故障率,均值为 240*12/240/480=2.5%;BIBreakdownInterval:机器故障发生时间间隔;OROperating Rate:机器稼动率,假设为 80%。通过该产品的 BOP,得出该系

14、统生产单件最终产品,在各个生产单元上需要的平均周期时间 TC 如表 5.2 所示。表 5.2 生产系统中生产单元 TC 表单元 WS1 WS2 WS3 WS4 WS5 WS6 WS10WS7 WS8 WS9 WS11WS12时间 50 90 60 120 40 50 130 8 38 20 30 45通过系统的设计生产能力和机器的生产周期,同时考虑故障比率较低,在计算机器台数时将其忽略不记,设计计算公式如(5-5)所示。(5-5)48025iiiiiQUTWTC式(5-5)中涉及四项变量,其中由于设备的故障、维修等所占时间比例忽略不记,所以机器全年负荷时间为 TWT=250 天*480 分钟/

15、天=120000 分钟;假设稼动率产品套数就是生产线的年设计能力,即 TQW=2500;从表 5.2 可以得出这 12 个工作单元的单套产品生产平均周期时间 TCi。所以根据式(5-5)可以得出每个工作站的机器数量计算公式,如式(5-6) 。(5-6)38.4TCOR120QWUiiii 计 算 式 ( 5-6) 可 以 得 出 每 个 加 工 单 元 所 需 的 设 备 数 量 , 如 果 结 果 是 小 数 , 取 不 小 于 结果 的 最 小 整 数 。 通 过 计 算 得 出 每 个 单 元 需 要 配 备 的 机 器 数 量 如 表 5.3 所 示 。表 5.3 加工单元设备台数表加

16、工单元WS1 WS2 WS3 WS4 WS5 WS6 WS10WS7 WS8 WS9 WS11 WS12设备数量 2 3 2 4 2 2 4 1 1 1 1 2根据设备故障比率,可以计算出设备故障平均时间间隔,计算公式如式(5-7):BI=TWT(OR-BR)/TNB=1200000.775/12=7750 (5-7)即每台设备加工时间累计达到 7750 分钟,就会发生故障,需要进行平均时间为 240 分钟的维修后,才可以继续运转。1.5 看板数量的确定生产系统循环过程中看板的数量决定了生产、使用或转让的在制品数量,决定了系统运作效率的高低。建立看板控制系统需要确定所需要的看板卡的数量。对于本文的单看板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