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2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390142 上传时间:2017-12-2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56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题目解说“ 水龙吟 ” 为词牌名。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东吴 、 东晋 、 宋 、 齐 、 梁 、陈 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据 景定建康志 记载: “ 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 。 ”辛弃疾( 11401207 ),字 ,号 ,济南历城人。抗金英雄,南宋著名词人。艺术风格以 为主,与苏轼并称为 “ ” ,传世词有 600多首,皆冠两宋。其词抒发 ,倾诉 的悲愤, 乃乃 “ ” 。幼安幼安 稼轩稼轩强烈的爱国热情强烈的爱国热情 壮志难酬壮志难酬豪放豪放苏辛苏辛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生平辛弃疾( 1140120

2、7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从小就受到 “ 忍辱待时 ”,伺机报国的思想的教育。 22岁时,辛弃疾率领两千人马,加入了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开始抗金救国的活动。不久以后,耿京为叛徒所杀害,辛弃疾激愤万分,以五十骑人马,直闯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突破金兵包围,驰奔南宋 。 辛弃疾智略超群,深谋远虑,当时就有人把他比作 “ 隆中诸葛 ” 。但是回归南宋以后,却受到了种种的猜忌和排挤。他给皇帝上奏美芹十论、给宰相虞允文进呈九议,具体阐述复国中兴大计,均不被腐朽的南宋政府所采用。他曾经三次被罢官。42岁的壮年,就被弹劾去职,居住在江西上饶农村10年。 52岁被起用, 3年后又遭

3、到诬陷,被迫丢官,赋闲 8年。一生中宝贵的近 20年的光阴,就是在“ 闲居 ” 中度过的。 1207年 9月,辛弃疾在铅山故居含恨而殁,终年 68岁。写作背景 水龙吟 作于淳熙元年( 1174年)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遥岑

4、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了,栏杆拍遍,无人会 ,登临意。登临意。楚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边,秋色天际。远望遥远的山岭,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愁恨。流落江南的游子,在日落的时候,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瞭望。把宝刀吴钩看完,把栏干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楼台的用意。 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什么触动自己心弦的东西?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断鸿水天相接,无边无际,雄浑,显得 空寂苍凉空寂苍凉 。比喻 ,清秀之美。 移情入景 ,满怀 愁恨 。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因飘零的身世而

5、悲苦悲苦 和孤寂 的心情。江天山景思考落日 比喻南宋国势 衰颓 的意思,也表达了作者的 愁苦悲凉 心情。浩渺壮阔气势雄浑苍茫悲凉 思考看、拍、会、登 “ 吴钩 ” 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旁,烘托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栏杆拍遍 ” 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 无人会、登临意 ” 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仔细端详抽出鞘来的宝剑;用手使劲拍打亭上的栏杆。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

6、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惜年华如水流去,忧愁风雨,树木犹如此。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 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根据典故谈谈词人有哪些 “登临意 ”? 张翰 念鱼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桓温 时光流逝 乡思 为国为民 控诉当朝思考 哀叹虚掷年华从 “ 休说 ”“ 怕应羞见 ” 可以看出辛弃疾对张翰和许汜是不赞同的,辛弃疾希望去收复失地,抗击金兵,洗雪国耻。用桓温的典故,词人表达了自己已经渐渐衰老,可是祖国仍处在飘摇的风雨中,自己杀敌报国的壮志却难以实现的痛苦心情。 在前两个典故中,辛弃疾是怎样的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辛弃疾借用桓温的典故想要说明什么? 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下片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内涵,体现了稼轩词擅长用典、 “ 以文为词 ” 的特色。归纳总结主 题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