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加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6373413 上传时间:2017-12-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加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钢筋加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钢筋加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钢筋加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钢筋加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加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加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筋加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基本要求11 钢筋加工机械中的电动机、液压装置、卷扬机的使用,应执行动力与电器装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 14 节和起重吊装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 17 节的规定。12 机械的安装应坚实稳固,保持水平位置。固定式机械应有可靠的基础;移动式机械作业时应楔紧行走轮。13 室外作业应设置机棚,机旁应有堆放原料、半成品的场地。14 加工较长的钢筋时,应有专人帮扶,并听从操作人员指挥,不得任意推拉。15 作业后,应堆放好成品,清理场地,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做好润滑工作。2 钢筋调直切断机21 料架、料槽应安装平直,并应对准导向筒、调直筒和下切刀孔的中心线。22 应用手转动飞

2、轮,检查传动机构和工作装置,调整间隙,紧固螺栓,确认正常后,起动空运转,并应检查轴承无异响,齿轮啮合良好,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23应按调直机的直径,选用适当的调直块及传动速度。调直块的孔径应比钢筋直径大 25mm ,传动速度应根据钢筋直径选用,直径大的宜选用慢速,经调试合格,方可送料。24 在调直块未固定、防护罩未盖好前不得送料。作业中严禁打开各部防护罩并调整间隙。25 当钢筋送人后,手与曳轮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得接近。26 送料前,应将不直的钢筋端头切除。导向筒前应安装一根 1m 长的钢管,钢筋应先穿过钢管再送人调直前端的导孔内。27 经过调直后的钢筋如仍有慢弯,可逐渐加大调直块的偏移量,

3、直到调直为止。28 切断 34 根钢筋后,应停机检查其长度,当超过允许偏差时,应调整限位开关或定尺板。3 钢筋切断机 31 接送料的工作台面应和切刀下部保持水平,工作台的长度可根据加工材料长度确定。32 启动前,应检查并确认切刀无裂纹,刀架螺栓紧固,防护罩牢靠。然后用手转动皮带轮,检查齿轮啮合间隙,调整切刀间隙。33 启动后,应先空运转,检查各传动部分及轴承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34 机械未达到正常转速时,不得切料。切料时,应使用切刀的中、下部位,紧握钢筋对准刃口迅速投入,操作者应站在固定刀片一侧用力压住钢筋,应防止钢筋末端弹出伤人。严禁用两手分在刀片两边握住钢筋俯身送料。35 不得剪切直径及

4、强度超过机械铭牌规定的钢筋和烧红的钢筋。一次切断多根钢筋时,其总截面积应在规定范围内。36 剪切低合金钢时,应更换高硬度切刀,剪切直径应符合机械铭牌规定。37 切断短料时,手和切刀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 150mm 以上,如手握端小于 400mm 时,应采用套管或夹具将钢筋短头压住或夹牢。38 运转中,严禁用手直接清除切刀附近的断头和杂物。钢筋摆动周围和切刀周围,不得停留非操作人员。39 当发现机械运转不正常、有异常响声或切刀歪斜时,应立即停机检修。310 作业后,应切断电源,用钢刷清除切刀间的杂物,进行整机清洁润滑。311 液压传动式切断机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液压油位及电动机旋转方向符合要求。启

5、动后,应空载运转,松开放油阀,排净液压缸体内的空气,方可进行切筋。312 手动液压式切断机使用前,应将放油阀按顺时针方向旋紧,切割完毕后,应立即按逆时针方向旋松。作业中,手应持稳切断机,并戴好绝缘手套。4 钢筋弯曲机41 工作台和弯曲机台面应保持水平,作业前应准备好各种芯轴及工具。42 应按加工钢筋的直径和弯曲半径的要求,装好相应规格的芯轴和成型轴、挡铁轴。芯轴直径应为钢筋直径的 2.5 倍。挡铁轴应有轴套。43 挡铁轴的直径和强度不得小于被弯钢筋的直径和强度。不直的钢筋,不得在弯曲机上弯曲。44 应检查并确认芯轴、挡铁轴、转盘等无裂纹和损伤,防护罩坚固可靠,空载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45 作

6、业时,应将钢筋需弯一端插入在转盘固定销的间隙内,另一端紧靠机身固定销,并用手压紧;应检查机身固定销并确认安放在挡住钢筋的一侧,方可开动。46 作业中,严禁更换轴芯、销子和变换角度以及调速,也不得进行清扫和加油。47 对超过机械铭牌规定直径的钢筋严禁进行弯曲。在弯曲未经冷拉或带有锈皮的钢筋时,应戴防护镜。48 弯曲高强度或低合金钢筋时,应按机械铭牌规定换算最大允许直径并应调换相应的芯轴。49 在弯曲钢筋的作业半径内和机身不设固定销的一侧严禁站人。弯曲好的半成品,应堆放整齐,弯钩不得朝上。410 转盘换向时,应待停稳后进行。411 作业后,应及时清除转盘及插人座孔内的铁锈、杂物等。5 钢筋冷拉机5

7、1 应根据冷拉钢筋的直径,合理选用卷扬机。卷扬钢丝绳应经封闭式导向滑轮并和被拉钢筋水平方向成直角。卷扬机的位置应使操作人员能见到全部冷拉场地,卷扬机与冷拉中线距离不得少于 5m。52 冷拉场地应在两端地锚外侧设置警戒区,并应安装防护栏及警告标志。无关人员不得在此停留。操作人员在作业时必须离开钢筋 2m 以外。53 用配重控制的设备应与滑轮匹配,并应有指示起落的记号,没有指示记号时应有专人指挥。配重框提起时高度应限制在离地面 300mm 以内,配重架四周应有栏杆及警告标志。54 作业前,应检查冷拉夹具,夹齿应完好,滑轮、拖拉小车应润滑灵活,拉钩、地锚及防护装置均应齐全牢固。确认良好后,方可作业。

8、55 卷扬机操作人员必须看到指挥人员发出信号,并待所有人员离开危险区后方可作业。冷拉应缓慢、均匀。当有停车信号或见到有人进入危险区时,应立即停拉,并稍稍放松卷扬钢丝绳。56 用延伸率控制的装置,应装设明显的限位标志,并应有专人负责指挥。57 夜间作业的照明设施,应装设在张拉危险区外。当需要装设在场地上空时,其高度应超过 5m。灯泡应加防护罩,导线严禁采用裸线。58 作业后,应放松卷扬钢丝绳,落下配重,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6 预应力钢丝拉伸设备61 作业场地两端外侧应设有防护栏杆和警告标志。62 作业前,应检查被拉钢丝两端的镦头,当有裂纹或损伤时,应及时更换。63 固定钢丝镦头的端钢板上圆孔直

9、径应较所拉钢丝的直径大 0.2mm。64 高压油泵启动前,应将各油路调节阀松开,然后开动油泵,待空载运转正常后,再紧闭回油阀,逐渐拧开进油阀,待压力表指示值达到要求,油路无泄漏,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65 作业中,操作应平稳、均匀。张拉时,两端不得站人。拉伸机在有压力情况下,严禁拆卸液压系统的任何零件。66 高压油泵不得超载作业,安全阀应按设备额定油压调整,严禁任意调整。67 在测量钢丝的伸长时,应先停止拉伸,操作人员必须站在侧面操作。68 用电热张拉法带电操作时,应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69 张拉时,不得用手摸或脚踩钢丝。610 高压油泵停止作业时,应先断开电源,再将回油阀缓慢松开,待压力

10、表退回至零位时,方可卸开通往千斤顶的油管接头,使千斤顶全部卸荷。7 冷 镦 机71 应根据钢筋直径,配换相应夹具。72 应检查并确认模具、中心冲头无裂纹,并应校正上下模具与中心冲头的同心度,紧固各部螺栓,作好安全防护。73 启动后应先空运转,调整上下模具紧度,对准冲头模进行镦头校对,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74 机械未达到正常转速时,不得镦头。当镦出的头大小不匀时,应及时调整冲头与夹具的间隙。冲头导向块应保持有足够的润滑。8 钢筋冷拔机81 应检查并确认机械各连接件牢固,模具无裂纹,轧头和模具的规格配套,然后启动主机空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82 在冷拔钢筋时,每道工序的冷拔直径应按机械出厂

11、说明书规定进行,不得超量缩减模具孔径,无资料时,可按每次缩减孔径 0.51.0mm。83 轧头时,应先使钢筋的一端穿过模具长度达100150mm,再用夹具夹牢。84 作业时,操作人员的手和轧锟应保持 300500mm 的距离。不得用手直接接触钢筋和滚筒。85 冷拔模架中应随时加足润滑剂,润滑剂应采用石灰和肥皂水调和晒干后的粉末。钢筋通过冷拔模前,应抹少量润滑脂。86 当钢筋的末端通过冷拔模后,应立即脱开离合器,同时用手闸挡住钢筋末端。87 拔丝过程中,当出现断丝或钢筋打结乱盘时,应立即停机;在处理完毕后,方可开机。9 钢筋冷挤压连接机9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挤压机的挤压力进行标定:(1)新

12、挤压设备使用前;(2)旧挤压设备大修后;(3)油压表受损或强烈振动后;(4)套筒压痕异常且查不出其它原因时;(5)挤压设备使用超过一年;(6)挤压的接头数超过 5000 个。 92 设备使用前后的拆装过程中,超高压油管两端的接头及压接钳、换向阀的进出油接头,应保持清洁,并应及时用专用防尘帽封好。超高压油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 250mm,扣压接头处不得扭转,且不得有死弯。93 高压胶管不得荷重拖拉、弯折和受到尖利物体刻划。94 压模、套筒与钢筋应相互配套使用,压模上应有相对应的连接钢筋规格标记。 95 挤压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端头的锈、泥沙,油污等杂物应清理干净;(2)钢筋与套

13、筒应先进行试套,当钢筋有马蹄、弯折或纵肋尺寸过大时,应预先进行矫正或用砂轮打磨;不同直径钢筋的套筒不得串用;(3)钢筋端部应划出定位标记与检查标记,定位标记与钢筋端头的距离应为套筒长度的一半,检查标记与定位标记的距离宜为20mm;(4)检查挤压设备情况,应进行试压,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96 挤压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挤压连接宜先在地面上挤压一端套筒,在施工作业区插入待接钢筋后再挤压另端套筒;(2)压接钳就位时,应对准套筒压痕位置的标记,并应与钢筋轴线保持垂直;(3)挤压顺序宜从套筒中部开始,并逐渐向端部挤压;(4)挤压作业人员不得随意改变挤压力、压接道数或挤压顺序。97 作业后,应收拾好成品、套筒和压模,清理场地,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最后将挤压机和挤压钳放到指定地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