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30课《诗五首》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372455 上传时间:2017-12-26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30课《诗五首》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语文:第30课《诗五首》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语文:第30课《诗五首》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语文:第30课《诗五首》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语文:第30课《诗五首》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第30课《诗五首》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30课《诗五首》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饮 酒,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29岁时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41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关于本诗,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酒后即兴之作,实际是借“饮酒”之题表达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

2、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 (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熟读诗歌初解诗意,我的房屋建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无车马喧嚣的烦扰。,你问我怎么能这样?精神远离尘世,超脱世俗,心志高远,所以 居所自然也就偏远。,在东篱附近采摘野菊,悠然自得地欣赏庐山。,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回还。,这里边有人生的真谛,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用语言表达。,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而:却。车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扰。诗人身居尘世,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首句

3、即佳。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名其居室为“人境庐”,诗集为人境庐诗草,即取陶渊明诗意为名。,1.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么又说“而无车马喧”呢?,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君:诗人自称。尔:这样。 二句承上两句,自问自答。因为“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所以虽身处闹境,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只有超凡脱俗的无所挂碍,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是心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物我合

4、一,表现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气:南山的气象。还:飞回巢。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 归去来辞“鸟倦飞而知还”意思是天色晚了,鸟尚且会“知还”,人当然更应该“迷途知返”。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是出于生物的本性;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应顺应自然之理,生与大自然同生,死与大自然同体。,3.“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真意”指什么?,菊花黄,南山青、夕阳红、山气飘、飞鸟还,大自然恬淡飘逸,各有所归,人与鸟儿知倦而归,诗人心如止水,如明镜。大自然的纯真意趣投映到作者心里,自己的感受也从大自然中折射出来。,人的自然本性。,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

5、逸的田园生活。真意: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谛。 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到人生的真意,又何须用语言表达。,末二句用庄子语。庄子齐物论:“辨也者,有不辨也,大辨不言。”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诗意是说从大自然的启示,领会到真意,不可言说,也无待言说。此指人生真意不知如何用言语来表达。,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陶渊明,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6、。,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只要心境旷远,保留一颗远离俗世的心,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写景名句,揭示主旨,诗人在自己庭院中随意采摘菊花,偶然间抬目光与南山相会。见到日暮雾气,若有若无,浮绕峰间,成群鸟儿,结伴飞回山林。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画面。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诗人心境“静穆、淡远”的写照。,1、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2、本诗的主旨是什么?,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在

7、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刚要把它说出来,却已找不到合适的语言了。,思考讨论,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谛,获得悠闲恬静的心境。,本诗中表现境与意会,情与景会,物我皆忘,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的名句是:表现作者对权位名利否定的语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小结: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然欣赏,写出作者心情的闲适、恬静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表现作者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陶渊明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满意,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意,获得恬静,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思想感情。,行路难 (其一

8、),李白,“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有李太白集。,行路难,背景/题解,李白在长安生活前后虽不满两年,却使李白认识到朝廷的腐朽黑暗,认识到实现自己理想的艰难。离天长安以后,他写了不少诗篇反映英雄失路的惆怅,这首诗即其中之一。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是乐府旧题,多写进途艰难和离别的伤悲。李白于天宝三年(744)离于长安时,以行路难为题写了三首诗,这是第一首 , 是一首乐府体诗。,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

9、,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zn,zh,s,xu,行 路 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乐府歌辞之一。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一首。,名贵的菜肴。羞同“馐”,(zn)金酒杯。,【注释】,(du)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直:同“值”,(zh)筷子,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吕

10、尚(姜太公)曾在渭水边垂钓,后来遇到周文王,被重用,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叉路,比喻远大抱负得以实现,像白云一样的船帆,渡过,大海,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金杯里的美酒一斗价值十千,玉盘里珍贵的菜肴也值一万钱。,我放下酒杯和筷子,不愿进餐;拔出剑来环顾四周,内心一片 茫然。,想要渡过黄河,可是坚冰堵塞大川;想要登太行,大雪遍布高山。,想当年吕尚碧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 日月,受聘于商汤。,

11、人生的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岔路如此之多,今后的道路又 在哪里?,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终会到,到那时,将扬起高高的船帆远渡碧海青天。,初解诗意,欢乐,内心苦闷抑郁,昂扬、明朗,阴沉、低落,再度陷入苦闷彷徨之中,复又振起,表示了对美好前景的热忱希望和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重新唱出高昂乐观的调子。,“长风破浪”、“济沧海”,“行路难”,“垂溪碧钓”、“乘舟梦日”,“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冰塞川”、“雪满山”,“金樽清洒”、“玉盘珍羞”,诗人剧烈情感起伏的线索:,佳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胸中郁积的苦闷,二、,一:设宴,美酒,结构分析,朋友的深厚友情,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冰塞川”,“雪满山”

12、,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比喻自己因受到重重阻力而无法实现远大的理想,三、吕尚垂钓 伊尹乘舟,五、长风破浪 济沧海,四、“行路难”感叹世路艰难。,结构分析,用典故,表示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求进取,又恐世路艰难的矛盾心理,情绪又趋低沉。,借南朝宗悫之语,表达诗人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最终一定能冲破一切阻碍,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念.充满乐观和希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 1细节描写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形象地揭示了英雄失意、抑郁悲愤的愁怀。 2比兴、象征手法 用“冰塞川”、“雪满山”等自然景象象征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以路途艰险比说世途

13、艰难。 3用典 (1)吕尚和伊尹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抱负,表现对前景的希望与信念。 (2) 南朝名将宗悫的典故,铸造出一个雄姿英发、勇往直前的壮士的形象。,写作特色,12句宴会场面 奢华欢乐,36句内心苦闷抑郁悲愤难耐,78句想到历史人物,信心恢复,912句回到现实,又觉人生道路艰难,1314句高昂乐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总有一天,会到达理想的彼岸,实现自己远大抱负,情感梳理,小结:本诗主要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考考你,李白行路难一诗中写自己在人生道路上遭受挫折,感到无路可走的两句是:借用典故表达自己虽然退隐,但终会得到重用的两句是:相信

14、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两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喻什么?,比喻奸佞当道,世路艰难。,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引用吕尚、伊尹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金壶装着的清醇美酒每斗十千文,玉盘盛着的美味佳肴价值万文钱。,停杯投筷吃不下去,拔剑四望心中茫茫然。,想渡黄河冰塞住河流,想登太行雪布满了山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空闲时在碧绿的溪水中钓鱼,忽然又梦见乘舟从日边经过。,行路难啊,行路难,歧路多啊,如今身在哪里?,定有机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坚决挂上高帆渡过大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