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ljj1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371764 上传时间:2017-12-26 格式:PPT 页数:123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ljj1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ljj1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ljj1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ljj1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ljj1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ljj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ljj1(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 之表达技巧,“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是个广义综合概念,他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更含蓄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表达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提问方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析。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或

2、何种技巧。(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3)运用这种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一、鉴赏修辞手法,高考考纲明确要求的有以下八种: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排比-对偶-反问-设问 常见修辞: 对比-反复-反语-用典-双关,技法:,A.明辨修辞手法: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构成、特点B.洞悉表达效果鉴赏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除了要辨识和判断,更要分析体会修辞的妙处,即分析表达效果,体会对其塑造形象、抒发情感、体会主旨的作用。,01、比兴:渲染或引起下文02、比喻:形象具体03、比拟:生动形象04、对偶:整齐含蓄05、对比:鲜明突出06、双关:含蓄委婉、趣味07、夸张:浪漫、突出

3、、增强感染力08、借代:简练含蓄09、互文:言简意赅10、反问 、设问:承启深化、强调11、反复:强调突出12、反语: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修辞手法,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作用: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简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能使抽象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另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常用效果词:形象生动,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

4、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首句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第二句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行文活泼,含意深远。“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柔橹轻鸥外,含凄觉汝贤。 (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

5、)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练习: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赏析诗中的手法。,第四句 “疑有碧桃千树花”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 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令文章更生动。,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

6、共金尊。林逋山园小梅,(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事物人格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启发人联想,使人倍感生动有趣,描写的物更形象、生动。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新晴 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2)拟物

7、(借物喻人):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李 峤大江开宿雨,征棹下春流。雾卷晴山出,风恬晚浪收。岸花明水树,川鸟乱沙洲。羁眺伤千里,劳歌动四愁。注劳歌:劳作者之歌。亦指忧伤、惜别之歌。四愁:“四愁诗 ”的省称,张衡著,后泛指愁思。,互文 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主人下

8、马客在船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十日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理解: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理解:烟和月笼着寒水和沙,理解:主人和客人都下马,主人和客人都在船,理解: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今 始为君开,不曾缘客开。,理解: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借代 的特点,不直接说

9、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杀死一个李公朴,还有千千万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专名代泛指,借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代指富豪之门,他们常把大门油漆成红色,以显示宅府的华贵及身份的显赫。,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运用借代手法,用颜色“绿”代替绿叶,用颜色“红”代替红花。语言简洁而意味无穷。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

10、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门前冷落鞍马稀,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作用:形象鲜明,印象深刻; 含蓄委婉,耐人寻味.。“我失骄 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蝶恋花答李淑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谐音双关,巧妙的双关修辞,红楼梦中的双关:,人名: 贾政、贾敬-假正经;贾敕、贾效-耻笑 贾珍、贾珠、贾琏、贾环-珍珠连环都是假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甄

11、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娇杏-侥幸;焦大-交代,地名:十里街:势力街 仁清巷:人情巷,生活中的双关:,卖布不带尺-厨子回家- 外甥打灯笼 - 厕所裡撑竿跳-,过分(粪),照旧(舅),存心不良(量),不跟你吵(炒),对比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昔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之感。,陶者 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分析:通过陶者(烧瓦工人)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

12、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不能浮夸),作用: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夸张的形式,扩大夸张;缩小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分析句中夸张修辞的表达效果,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极言北方雪大天寒,作者愁情之长,瀑布之高,直言蜀道之艰险,侧面描写蜀道之高而艰险,写周瑜成功之易,突出其才能及儒雅之态,常用修辞-对偶,对偶的特点,对偶就是“对对子”

13、,严格的对偶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偶修辞是诗歌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工整的对偶常常加深诗人的感情,也体现高超的炼字技巧。,对偶的 表达效果,结构工整严谨,给人以音律美、文字结构美的感受;内容上感染力强,增加蕴味和内涵,给人以意境美。,设问、反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突出所说

14、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即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总的作用是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可以婉转表达情感,引起读者思考和重视,领会主题。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例(2010安徽卷) 岁暮 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 1借代,“烟尘”与后文“鼓角”相应 2用典,“请缨”,鉴赏表达技巧,3对偶4双关, “岁暮”5对比,青玉案宋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

15、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简要分析“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人在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 下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来比喻作者的愁思。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这样写,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新颖别致,富有意境,有力地抒发了词人的无限愁思。,双调 蟾宫曲 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本曲开头有何特点?请结合全曲简析。,用设问句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文,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大展抱负的宏愿。,二、鉴赏表达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