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一)(6)诗史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6354478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一)(6)诗史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一)(6)诗史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一)(6)诗史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一)(6)诗史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一)(6)诗史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一)(6)诗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一)(6)诗史(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古诗史,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史诗与诗史,史诗:叙述英雄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史诗是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 创世史诗也称“原始性”史诗或神话史诗,它多以古代英雄歌谣为基础,经集体编创而成,反映人类童年时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或者神话传说。 英雄史诗是一种以长篇叙事为体裁讲述英雄人物(来源于历史或神话中)的经历或事迹的诗。,最古老的史诗是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 。印度的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亚特 、奥德赛、古罗马的埃涅阿斯纪等都是著名的史诗。 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纳西族的创世纪、彝族的

2、梅葛等。 史诗的条件:文化自信尚强,神话文明仍存,民族记忆还在,文人兴趣未失。,诗史:以文学形式(加以虚构、合理想象等)创作,反映历史人物事迹与历史事件经历的“准历史”。不再以歌颂为主要目的,其中杂有程度不等的传说、加工、再创作等成分。 典型作品:春秋三传、国语、战国策、史记等。 原因:神话史诗文明已经衰落,历史理性开始主宰文学;文化与历史记忆出现时空断层。,意大利思想家克罗齐:任何历史都不过是当代史!诗史即“春秋注我”。 传统误解:诗史就是历史 诗史的意义:中国文学史诗消失而诗史当道;大量的文学叙事(叙事文学的重要存在方式,文学价值重于史学意义);认识每个时代“当代史”的重要文本;作者思想的

3、窗口。,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遂形成对上古“结构性叙事”的适当扩展。左传为古文春秋,余传为今文春秋。 晋人范宁评“春秋三传”的一家之言: 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欠信)。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欠详)。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欠雅)。”,“三传”主要注疏者: 左 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 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例:隐公(传)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隐公(经一一)元年春,王正月。(经一二)三月,公及邾仪父

4、盟于蔑。(经一三)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经一四)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经一五)九月,及宋人盟于宿。(经一六)冬,十有二月,祭伯来。(经一七)公子益师卒。,(传一四)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於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

5、,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传一四)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传一四)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6、闻之,有献於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重要篇章:郑伯克段于鄢、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崤之战、晋公子重耳之亡 、晋楚城濮之战 、曹刿论战。诸篇皆为精彩短篇叙事文学。,左传的主要文学特色: (1)根据文学需要合理剪裁。 (2)人物性格生动立体。 (3)场面生动,细

7、节传神。 (4)辞令得体,机锋典雅,文质兼美。 (5)战争描写艺术:谋主战次,以人带事。 影响:对于后世战争文学的典范作用,尤在辞令、战争方面。,国语,中国最早的国别体诗史著作。记录周朝王室和鲁、齐、晋、郑、楚、吴、越等诸侯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国语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人物言论。是国语体例最大的特点。,国语以记实为主,注重客观描写,不像左传、史记那样,在文中加“君子曰”、“太史公曰”之类表明作者立场的评语,是通过具体的描述,让读者自己

8、去细细品味,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叙事视角客观。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叙述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用语生动精练。,楚语下(节录),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 对曰:“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月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

9、灾不至,求用不匮。,“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蒸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北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三国东吴人韦昭:“火当为北”),战国策,国别体诗史。主要记述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与策略,展示战国时代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 所含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机智,描写人物绘声

10、绘色,在古典文学史上亦有重要地位。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善于描写人物,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成语,一尘不染大庭广众两败俱伤南辕北辙亡羊补牢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羽毛未丰引锥剌股门庭若市返璞归真狡兔三窟狐假虎威惊弓之鸟安步当车不遗余力不翼而飞侧目而视高枕无忧汗马功劳画蛇添足挥汗成雨三人成虎,冯谖客孟尝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

11、:“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

12、于忧,而性懧愚,沈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

13、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

14、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沈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文本分析: (1)用曲折的情节和生动的细节刻画人物形象。 (2)用对比手法,表现有关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相互关系。,战国策总体写作特点1.人物刻画生动 2.善于讽喻 生动幽默、耐人寻味。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3.语言风格独特 -论说雄辩,讽刺尖刻,幽默机智。 -许多寓言流传至今,已成习用成语。 -记录策士言行时不予褒贬,

15、笔法含蓄。,史 记,(1)虚、实成分随着年代距离的变化,呈现反比发展态势。 (2)作者在报任安书中的表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家庭影响,父亲司马谈欲借“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莫不毕集于太史公” ,修著 “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史书,未如愿。遗嘱:“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矣。”司马迁泪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太史公自序),中青年时代三次漫游,第一次:青年漫游 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司马迁二十岁左右,出游长江中下游和山东、河南,历沅湘,凭吊汨罗;到庐山、九嶷、会稽等地,收集帝舜、夏禹的传说,访察越王勾践遗迹;北上淮阴,访韩信故乡,搜求韩信早年在乡里故事;在山东曲阜,参观儒家旧存礼器;过徐州考察楚汉战场;归途中在魏都大梁,观看了信陵君遗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