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剑合璧”巧解三量重叠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354431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6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剑合璧”巧解三量重叠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剑合璧”巧解三量重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剑合璧”巧解三量重叠(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数学 2014年1-2月上旬(小学) 众所周知,在解答有关包含与排除问题时,我们 常常会用韦恩图来帮着分析思考。但如果单凭韦恩 图这把利器,有时难免也会身陷黔驴技穷的窘境。最 近,在辅导四年级奥数时我就遇到了这样一道三量重 叠问题。 原题是这样的:某班有40名同学参加课外兴趣小 组,参加数学小组的有29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21 人,参加美术小组的有25人,有17人既参加了数学小 组又参加了美术小组,有15人既参加了数学小组又参 加了语文小组,有10人既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美 术小组。求三个小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初读题目,简直一头雾水,赶紧画出韦恩图。但 毕竟是三量重叠,要想理清思路,

2、仍颇为困难。于是 查阅了有关容斥原理之三量重叠的资料,得到的公式 是:AUBUC=A+B+C n曰一 nCcnA+ANBAC,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别说我一个师范生不大明白, 就是有的高中生、大学生也未必了解得那么透彻,更 何况这道题是需要讲给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这该 如何是好?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灵光闪现,何不尝 试用图形处理软件PHOTO- SHOP中的图层关系解题呢? 哈哈!这不就是另一把利剑 吗?看来“双剑合璧”近在 咫尺,于是迅速在原有韦恩 图的基础上标注上了层数 (如图1)。 层数一标注完,韦恩图便立刻有了层次感,瞬间 由一个平面关系图变成了立体图示,顿觉茅塞顿开: 先求出所有参加

3、数学、语文、美术小组的总人数(包括 重复计算的)是29+2l+25=75人,然后用这个总人 数减去参加这三个小组的实际总人数,即754O=35 人,就相当于每个区域都减少了一层,各个区域的层 第44页 数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图2)。如果把所有参加两 个小组的人数合起来(重复计算),那就是15+l7+ 10=42人,层数如图3所示。对比图2和图3,不难发 现,图3中的42人比图2所示的35人多出了7人,也就 是最中间这个区域多出了一层,而刚好这个区域就表 示数学、语文、美术这三个小组都参加的人数。所以, 二个小组都参加的有7人。 编者语:许勇老师给四年级小学生讲解的这道题 有些难,用到了“包含

4、排除”的方法。用算术方法计算 集合元素的个数的确不容易。许老师想到了计算3个 集合之和的公式:AUBUC。这个公式说的是“集合的 加法”的事,一般称之为“并运算”。丈中的公式是:AU 曰UC=A+曰+CAn 一BnCCnA+ n曰nC 这里 A+曰+c实际应该写作jA+fBI+I cl,指A、日、c三 集合各自元素个数之和。所得的和因集合间共有元 素被重复计数计重了,需减去计重一次的数,也就是 题中的“既参加又参加”的三种情况:IANBf、lBN cl、CAA,题中对应的数分别是21、25、l7。两两重 叠的情况都减掉了,却拙现减多了的情况,即把三个 组都参加了的人数也减掉了,于是补回来lANBACf, 即3个集合的公共元素数,也即三个集合的交集元素 个数 笔者想说的不是这道题的解法,而是许老师无 意中提到了“集合的加法”,而这与“自然数的加法”在 计算方法上是不同的。两种运算对象实施的加法是 不同的,通过这个公式实际上打通了算术的加法与集 合的加法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