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和人先进个人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6354275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DOC 页数:131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和人先进个人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和人先进个人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和人先进个人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和人先进个人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和人先进个人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和人先进个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和人先进个人(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和人先进个人正式推荐对象公示根据农业部关于开展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农人发20136 号)精神,经各行业、各系统推荐,厅党组会议研究,现将正式推荐的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公示如下,如有异议请在此公示之日起 5 个工作日内向人事劳资处反映。联 系 人:周翠荣 刘瑞东联系电话:0351-8235901 8235027一、先进集体山西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山西省农机局办公室山西省长治市畜牧兽医局山西省朔州市金沙滩农牧场山西省农业厅农产品加工局山西省阳泉市农业委员会市场信息科二、先进个人双树林(山西省蔬菜产业管理站)王小玲(山西省晋中市农业委员会)王根玉(运城市农

2、业委员会) 冯京民(山西省农业厅饲料奶站管理办公室)刘德明(山西省农业厅科教处)祁德鹏(山西省平定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米燕平(山西省长治市农委)邢 峰(山西省新绛县农经中心)张 旺(山西省朔州红旗牧场)张亚军(山西省曲沃县农机中心)李慧芳(山西省农业厅农垦局)陈 伟(山西省忻州市农委农业科)胡素芳(山西省中小企业局)赵秀丽(山西省清徐县农村经营管理中心)郝登明(山西省农业厅农产品加工局)高海红(山西省长治市水利局水产渔政科)程江波(山西省长治市果树场)韩广建(山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韩民广(山西省稷山县稷峰镇畜牧兽医中心站)韩柏岳(农业厅纪检监察室)附件:正式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及先进事迹材料20

3、13 年 12 月 5 日山西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先进事迹材料近年来,种植业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切实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组织指导,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扎实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地膜覆盖等重点工作,粮食生产获得丰收。全省粮食面积连续 5 年增加,2012 年达到 4937 万亩;粮食产量连续 3 年创历史新高,2012 年达到127.4 亿公斤,首次超过 120 亿公斤。主要开展了几方面工作:一、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调动广大农民和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与财政部门多次沟通,连续几年提高粮食直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办法,扩大补贴范围,所有粮食作

4、物都纳入补贴范围。在落实中央和省粮食直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资金,在提高玉米、小麦补贴标准的同时,围绕省政府实施小杂粮产业振兴计划,把大幅度提高杂粮补贴标准,新增马铃薯补贴列入 2012 年省政府 10 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新增杂粮补贴资金 4.44 亿元,杂粮补贴由每亩 43 元提高到 80 元;新增马铃薯补贴资金 1.8 亿元,马铃薯每亩补贴 60 元。与省财政部门密切配合,制定粮食补贴资金包干办法,完善面积核实的有关规定。2013 年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对种粮规模经营奖补贴列入省政府新的 10 项强农惠农定富农政策,安排1 亿元对 5800 多户种粮面积在 100 亩以上的农户实行奖补,

5、支持种粮大户开展农田水利及仓储设施建设。在中央财政对产粮产油大县奖励的基础上,积极与省财政沟通,省级安排专项资金,省级产粮大县实行奖补,每县 300 万元,中央、省财政奖励的产粮大县达到 30 个。二、组织重点技术推广。围绕粮食增产,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一是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把农机与农艺措施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在落实好中央财政资金的基础上,争取省财政资金 2000 万元,在全省建立粮食高产创建万亩和千亩示范片 305 个,小麦面积 20万亩以上和春播玉米面积 20 万亩以上的县实行全覆盖。其中,在定襄县及 12 个县的 12 个乡镇开展粮棉整县整乡整建制高产创建推进试

6、点工作。二是加大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力度。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安排我省的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1.3 亿元,连续 5 年组织实施地膜覆盖等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覆盖区域逐年扩大,面积逐年增加,2013 年以玉米为主的地膜覆盖技术补助面积达到465 万亩,增产粮食 2 亿多公斤。注重创新覆盖模式,在阳曲、五寨等县积极示范推广“全膜覆盖” 、渗水地膜等 5 万亩。三是开展地膜回收试点。为减少地膜污染,争取省财政专项资金,在 8 个县开展“以旧膜换新膜” 回收 试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三、落实抗灾减灾措施。2013 年落实中央安排我省防灾减灾资金 5165 万元,对 1033 万

7、亩冬小麦“一喷三防” 每亩补助 5 元,实行全覆盖。与财政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制定实施方案,及时下达资金,保证做到不误农时。同时,根据灾情发生,大力推进科学抗灾。一是与气象部门配合,针地大风、降温、洪涝等灾害天气,及时发布消息,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制定指导意见和技术方案,指导各地做好灾害性天气预防和灾后抗灾工作。二是组织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和评估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指导农民抗灾减灾。三是配合保险公司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全省玉米、小麦保险面积达到 2000 多万亩,灾害发生后,及时与保险部门协商,组织专家对部分县受灾情况进行评估。四、加强对粮食生产的组织指导。制定了全省粮

8、食稳定增产行动方案,把粮食产量分解落实到各市,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责任,提高各地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的责任感。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下发做好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并组织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对农业生产开展了督导和技术指导。结合农事季节和重点工作,组织召开地膜覆盖、高产创建等现场会,推动工作的开展。对粮食高产创建、地膜覆盖等重点项目,与省财政厅联合制定实施方案,并分别召开由项目县参加的会议进行部署;制定了粮食高产创建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使用;制定了项目绩效考评办法,对小麦“一喷三防” 、地膜覆盖项目进行了工作考评,作为下年度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组织对粮食高产创建万亩

9、示范片进行测产验收。围绕粮食生产的难点和重点,组织开展了粮食供需总量和结构平衡、旱作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调研。五、抓好农情调度和宣传工作。努力提高农情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数据质量。与气象、防汛、民政和统计等部门建立了会商制度,保证灾情的及时性、准确性。编发农情简报和粮食高产创建专刊,及时反映农业生产动态,推广典型经验。在农业生产遭受暴雨、冰雹、病虫害等灾害时,及时调度灾情发生情况,及时组织农业部门核实汇总情况并上报厅领导和农业部,为领导决策及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加大对粮食生产和高产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电视台等网络媒体对惠农政策、粮食生产及重点工作及时进行了报导,在全

10、社会形成支持农业、关注农业的氛围。2010 年-2012 年种植业处连续三年被农业厅评为先进单位,2011 年还被农业厅评为项目推进先进单位;2013 年 5月被省直机关工委、山西省直机关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省直机关模范集体称号。山西省农机局办公室先进事迹材料近年来,该单位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围绕“十二五” 规划确定的 总 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以农机购置补贴作为工作总抓手,以提高玉米、薯类机械化收获水平为重点,认真组织农机化常规作业和跨区作业,大力引导和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11、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拓展农机化服务领域,为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多次受到山西省委省政府的表彰。一、工作业绩(一)组织协调农机业务工作成效显著。1.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截止目前,全省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近 40 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近 2 亿元;全省农机总动力累计达到 3047 万千瓦;农机原值达到 214 亿元;拖拉机总保有量达到 43 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 9.34 万台;玉米收获机保有量达到 1.01 万台;薯类收获机保有量达到 5400 台。畜牧、设施农业、林果及农产品加工机械等均得到了快速发展。2.狠抓玉米和薯类

12、机收,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突破“瓶 颈 ”。在安排 农机 购置补贴资金时, 优先满足农民购买玉米、薯类收获机械,并给予累加补贴。近三年来,每年投入 1亿多元,实施玉米丰产方机收秸秆还田作业补贴 300 余万亩和马铃薯机收作业补贴 4 万亩。在这两项政策的带动下,我省玉米和薯类机收取得重大突破,机收面积分别达到了 885万亩和 152 万亩,机收水平年均分别提高 8.7 和 6 个百分点。3.稳步推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工程,全省粮食生产能力和耕地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覆盖了全省 11个市 105 个县,受益农民近 1100 万人,在资金投入、建设规模和建设质量等方面,都名列全国前茅。

13、为全省增产粮食近40 亿公斤,节约生产成本 18 亿元。4.加大农机科研和农机化技术推广力度,机械化对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作用更加明显。我们把举办各类新机具新技术的现场演示活动作为农机推广的主要手段,近几年来,全省共举办各类大型现场演示、展示活动 500 场,培训农民 40余万人次;举办专题技术培训班 600 多期,培训农机推广人员和业务骨干 4 万多人。5.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快,农业和农机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我们从健全组织机构、增加资金投入、制定创建标准、推出示范典型、建立表彰机制等方面入手,开展三大作业劳动竞赛活动,狠抓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截止 2012 年,全省农机专业

14、合作社达到 1558 个、农机大户达到 4716 个。农机合作社承担起全省近 30%的农机作业量,已经成为我省农业生产的主力军。6.狠抓农机安全监理和质量监督工作,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我们在集中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 、百日农机安全生产和农机交通安全“牵手平安行” 等专项行动的同时,将农机保险和检审验费用补贴列入省政府十项强农惠农政策之一,采取先注册登记后补贴的办法,每年补贴新注册登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 1.2 万台,免除 2.13 万台手扶拖拉机检验费、8.8 万台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喷放大字号费等50.8 万元。在省政府的安全生产考核中,连续 5 年被评为优秀单位。(二)扎实推进

15、常规工作认真坚持“快、准、严 、细、实” 的“五字”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上传下达、组织协调和参谋助手三项职能作用,高标准、高效率地完成了各项协调服务保障工作。1. 接收处理公文、安排会议、落实值班制度和档案工作有序进行。近五年共处理各种文件 4 万多件,做到了收文备案有登记、领导传阅有批示、落实到人有结果;组织安排各类会议 300 余次;规范了档案管理,被省档案局评为优秀单位。2. 处理上访人员反映问题及时有效。近三年来,共接待信访 45 批次,900 余人。其中基层老农机人员因个人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问题集中上访共 30 批次 500 余人次,在坚持热情接待,主动协调,采取有力措施,维护社会稳定

16、的同时,深入基层进行专题调查,及时掌握情况,与相关部门制定解决方案,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3. 文秘工作和调查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及时起草会议主报告、汇报材料、汇报文件、领导讲话、工作文件、典型经验交流材料、年检材料共 700 余份、300 余万字,及时上报做法经验、农机化发展数据和工作意见建议等,得到了农机化司和省政府的充分肯定。4.农机化目标责任工作有序推进。按照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及时制定下发全省农机化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评比办法。坚持每半月编发一期半月工作动态,确保局领导和有关单位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统筹安排工作,已编发100 余期。坚持按时报送相关信息资料,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考核工作有序开展。5. 信息宣传工作成绩显著制定出台了山西省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考评办法。改版运行了山西农机化信息网,新网页建立和实现了 13 个一级栏目、48 个二级栏目、132 个三级栏目,涵盖了农机动态、党务信息、政务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