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环境统计方法存在问题刍议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353984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8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五”环境统计方法存在问题刍议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十一五”环境统计方法存在问题刍议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一五”环境统计方法存在问题刍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五”环境统计方法存在问题刍议(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一 五环境统计方法存在问题刍议 方涓涓 (dr京市顺义区环境保护局北京顺义1013001 一 摘 要:以水中COD排放总量为例,对“十一五,环 f 境统计报表制度中污染物排放总量计算方法进行简要分 f 析,找出现行环境统计方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环境统计;污染物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 、(COD) 环境统计是指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对辖区环境状况和环 境保护工作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全面、及时地完成环境统计 任务。我国的环境统计制度建立于1980年,是我国环境管理的重 要制度之一。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环境统计体系已经 比较成熟,2005年我国首次提出节能减排目标,2

2、006年开始贯彻 执行“十一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并将减排工作与环境统计挂 钩。随着污染物总量减排与环境统计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在环境 统计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经过几年实际工作,我 认为现行环境统计报表制度中水污染物总量计算方法存在一些 不足,由于“十二五”环境统计制度尚未出台,本文以水中化学需 氧量(COD)排放总量为例,对“十一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中污染 物排放总量计算方法进行探讨。 1“十一五”环境统计方法 11环境统计范围 我国“环境统计综合报表制度”规定,目前我国环境统计的范 围为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医院、城镇生活及其他排污单位 (以下简称城镇生活)、实施污染物集中处置

3、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 厂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减排工作核算地区COD排放总量时仅 以环境统计中工业企业和城镇生活排污量之和作为地区总量。 12环境统计方法 工业企业分为重点调查对象和非重点调查对象。重点调查对 象逐个发表填报汇总,主要是按实际监测数据进行计算;非重点 调查工业企业的排污情况实行整体估算的方法,即非重点源排污 总量按地区排放总量15比例进行估算。 城镇生活排放量主要由人均系数法进行测算,即根据人口和 给定的系数计算产排量,现行环境统计制度中规定城镇生活污水 中COD产生系数为70g人d,城镇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计算 方法为城镇生活污水中COD产生量减去污水处理厂去除生活污 水中CO

4、D量。 13 COD排放总量计算方法 根据现行政策,COD排放总量为工业企业和城镇生活污水中 COD排放量之和。计算涉及以下6个公式。 COD排放总量=工业企业COD排放总量+城镇生活污水 COD排放总量(1) 工业企业COD排放总量=重点企业COD排放总量+非重 点企业COD排放总量(2) 城镇生活污水COD排放总量=城镇生活污水COD产生总 量一城镇生活污水COD去除量(3) 城镇生活污水COD产生总量=城镇生活污水COD产生系 数 城镇常住人口数*365(4) 城镇生活污水COD去除量=污水处理厂COD去除总量一 工业废水COD去除量(5) 工业废水COD去除量=进入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废水

5、量 f进 入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废水COD浓度一对应的污水处理厂出水 COD浓度)(6) 2实例分析 21基本情况 以某地区环境统计数据为例,该地区城镇常住人口4006万 人(数据来源于环年综6表),污水处理厂COD去除量12667吨 (数据来源于环年综4表),工业企业废水COD排放总量567吨 (数据来源于环年综l表),工业废水COD去除情况详见表1。 表1工业废水COD去除情况统计表 22 COD排放总量计算 根据公式6和表1数据计算工业废水COD去除量=进入污 水处理厂的工业废水量 (进入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废水COD浓度 一对应的污水处理厂出水COD浓度)=149吨。 根据公式5计算城镇生活污

6、水COD去除量=污水处理厂 COD去除总量一工业废水COD去除量=12667吨一149吨 =12518吨。 根据公式4计算城镇生活污水COD产生总量=城镇生活污 水COD产生系数$城镇常住人口数365=70g人d*4006万人 *365=10235吨。 根据公式3计算城镇生活污水COD排放总量=城镇生活污 水COD产生总量一城镇生活污水COD去除量=10235吨一12518 吨=一2283吨。出现负值,明显与事实不符。 23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 将公式1至6进行合并,得到COD排放总量=重点企业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 3年第7期 COD排放总量+非重点企业COD排放总量+城镇生活污水 c()D产

7、乍系数 城镇常住人口数*365一污水处理厂COD去除 总量一进入污水处理厂的1:业废水量 (进入污水处理厂的T业 废水COO浓度一埘啦的污水处理厂 水COD浓度)(7) 231从统汁对象分析,利用公式5计算城镇生活污水COD去除 量时,要川污水处理厂COD去除总量减去丁业废水COD去除 。由环年基5表和环年综4表得到污水厂运行情况,详见表2。 表2污水处理厂运行-隋况表 按rj前的统汁对象情况,污水处理一年处理废水2993万 吨(数据来源于环年综4表),其ffJ处理工业废水385万吨(数 据来源于环年综4表),约占处理总量的13,而根据第一次 全田污染源普查结果,该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的1 业水

8、量约 占处理总量的20,误差产生主要原因是进人污水处理厂的 _ 业废水末能全部统计,导致环境统计中由污水处理厂去除 的_r业废水COD量比实际偏小,城镇生活污水COD去除量比 实际偏大。 232从引入的系数分析,利用公式4计算城镇生活污水COD产 生总量时,人均CO1)产生量并非足实测值,而是采用了人均系数 法测 ,全同各地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活习惯不同,统一给 定的系数【J能 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造成城镇生活污水COD 产生量 准确。 233从汁算方法 t-分析,从公式1至7可以看出,现行的环境统 汁计算方法比较繁琐,中间计算过程中引朋了较多的不准确值, 公式7涉及的8个参数中有4个是不准

9、确值,分别是重点企业 COD排放总量、非重点企业COD排放总量、城镇生活污水COD 产生系数和进入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废水量。 3对策办法 通过j 述分析,可以从增加统计对象、选取合理系数和改变 计算方法一-2方面来解决。 31增加统计对象 假设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80为城镇生活污水,则生活 污水COD去除量约为12667吨*80=10134吨,根据公式3 计算城镇生活污水COD排放总量=城镇生活污水COD产生 总量一城镇生活污水COD去除量=10235吨一10134吨=101 吨,统计结果也偏低。可见,通过增加统计对象无法根本解决 问题。 32选取合理系数 由于生活污水的情况比较复杂,目前选用的系

10、数为全国平均 水平,要想得到某地区准确的城镇生活污水COD浓度并不可行 、 可见,通过实测生活污水COD浓度,选取合理系数也无法根本解 决问题。 3-3改变计算方法 从公式1至6可以看 ,目前环境统计采用的是通过减法箅 总量,而根据总量的概念,COD排放总量就是各排污口最终排入 环境的COD之和,因此,在不增加统计对象,不增加工作量的情 况下,可以通过改变统计方法,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地区COD排放 总量。 COD排放总量=工业企业直接排人环境的COD量+城镇生 活污水直接排入环境的COD量+污水处理厂直接排入环境的 COD量(8) 仍以该地区环境统计数据为例。重点调查工业企业直接排人 环境的CO

11、D量应为环年基11表中未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而直 接排入环境的COD量之和,即387吨(数据来源于环年基1-1 表)。 非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按整体估算的方法,即按地区排放 总量15估算,得到工业企业直接排入环境的COD量为470 吨。 城镇常住人口产生的生活污水共2954万吨(数据来源于环 年综6表),其中进入污水处理厂的共2608万吨(数据来源于环 年综6表),即883的人口产生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 理,117的人口产生的污水直接排人环境。污水直接排放的人口 数为4006万人 l17:469万人。直接排入环境的COD量为 70g人d*469万人*365天=1 198吨。 根据表2可以得到城

12、市污水处理厂直接排入环境的COD量 为842吨。 根据公式8计算COD排放总量=工业企业直接排入环境的 COD量+城镇生活污水直接排人环境的COD量+污水处理厂直 接排入环境的COD量=470+1 198+842=2510吨。 4结论与建议 环境统计工作是为环境管理服务的,特别是“十二五”期 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进一步发展,对环境管理提出了更高 要求,因此统计方法也应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适合环境管理 的需要。从现行环境统计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目前使用 的统计方法计算过程复杂,每一步计算过程都有不准确值,有 较明显的不足,而公式8利用加法算总量,计算过程更简练, 更直观,更准确。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采用公式8,即利用各类污染源直接排人 环境的污染物量之和核算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环 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l223 作者简介 方涓涓(19789一),女,籍贯北京,工程师,工学学士,主要从事 环境统计工作。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第7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