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人地关系”专题复习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353930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98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美洲人地关系”专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美洲人地关系”专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美洲人地关系”专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美洲人地关系”专题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美洲人地关系”专题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美洲人地关系”专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美洲人地关系”专题复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黄山歙县2-中 汪明华 【考点点击】 1北美洲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 2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资源等自然地理特点。 3美国工农业生产特点、主要农业带和工业区的分布。 【重点精析】 一、北美洲气候与地形的关系 寒 图1 1西部 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北美大陆的西部,阻挡了湿润的太平洋西风气流 深入内地,使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仅分布在西部沿海的狭长地带,部 分海拔较高的山地形成高山气候,落基山脉和海岸山脉之间的高原、盆地降水稀 少,成为半干旱地区。 2中部 中部的大平原贯通南北,是冬、夏冷暖气流的通道。冬季,极地冷气流从北冰 洋长驱直入墨西哥湾,形成寒潮等天气,对交通和南方

2、农作物造成影响;墨西哥 湾的暖气流偶尔进入内陆,带来短期反常的温暖天气。夏季,墨西哥湾暖湿气流 北上,使本区中部和东部普遍暖热。 3东邵 低缓的山地,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作用不显著,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 少。由于本区海陆面积对比不如亚洲东部强,因而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产生的季 风势力不强,加上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挡,夏季风只能影响北美的东南部地区, 使其气候形成了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范围不广。 二、美国 1范围和位置 : 袁 :7、 l 惫 、 _J 、 l 一 图2 【1)范围:共由50个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波多黎各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 土组成。萼】2中M为阿拉斯加州,N为夏威夷州。 (2)

3、位置:本土以中纬度为主,主要位于3O。N与50。N之间,以及70。w与120。w之 问,40。 干100。w穿过本区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阿拉斯加州:地处 北美洲西北部,-!LfI-IL冰洋,南临太平洋,隔自令海峡与亚洲相望,属高纬度地 区。夏威夷州:位于太半洋北回归线附近。 2主要邻国 北邻加拿大,南邻墨西哥 3地形分布 图3 专题复习 第(2)题,从材料一中的“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市”可知底特律的主导产业。 工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条件、市场、原材料等要素。汽车产业技术要求高,当时汽车 这一新兴产业市场需求大是要特别关注的知识点。 第(3)题,从材料一中可以直接找出这些信息:“石油危机”、“

4、日本、德国等 国汽车生产的冲击”、“房地产市场崩溃”。从这些信息中就可以推出底特律产业 结构单一。再结合材料一中提供的时代信息可知底特律也遭到了新技术革命的 冲击。 第(4)题,底特律的兴衰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这一案例也是对教 材中鲁尔区、匹兹堡等案例的再次补充。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目前以工业发展为 主,产业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的状况,加上科学技术水平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我 国城市经济活动要借鉴其经验和教训来调整。 【答案】(1)丰富的煤、铁资源;水运便利;市场需求量大 (2)汽车工业 先进的科学技术 新兴的市场需求 丰富的原材料(任答 两点) (3)石油危机;日本、德国等国家汽车工业的冲击

5、;房地产崩溃;产业结构单 一;新技术革命冲击(任答三点) (4)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 产效率,增强竞争力。 例2(2013#-高考四川文综地理卷)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9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 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14。 l2。 86。84。 图9 甲翻在大洲的位I圈 一厨界= 一 供踏 图 河流酋都 例一水域: 蓑 亲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3)分析A城成为该国服装生产中心的主要区

6、位因素。 材料二2012年7月甲国决定修建沟通太平洋与加勒比海的水闸式运河。著 名的巴拿马运河就是采用水闸来调整船只航行水位的。如图l0所示,加通湖的湖 水,iN水闸,船由大西洋进入,依序经过1、2、3-3-水闸,上升至加通湖面,然后经 过4、5、6号水闸,下降至太平洋洋面,完成航行。 图10 巴拿马运河通航原理示意图 (4)依据巴拿马运河通航厚理,分析I 湖对甲国开凿水闸式运河提供的必要 条件。 【试题立意】本题的前3小题主要考查地理位置、城市分布、一l=业的区位因素。 难度不大,但对考生规范表达能力要求较高。第(4)题,旨在通过巴拿马运河通航 原珲示意图考查考生提取信息、理解和分析地理事物

7、及地理原理的能力。从案例 中去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再运用这个规律和原理去分析新的案例,这实际:是 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分析和迁移运用的能力。奉小题的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第(1)题,应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等方面描述地 婵位置。由图9可知,甲 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北美洲南部等。 第(2)题强调r东西部的对比,可从数量多少、等级高低和分布规律等方嘶 作答。 第(3)题较为常规,可从原料、市场、交通和劳动力等方面作答。 第(4)题,应当重视对 10的判读。由图lO町知,降水补给湖泊,湖泊水补给 水 ;湖泊水而高于水闸水面,湖泊水可自流到水闸;圣胡安河发源于I瑚,沣入 加勒比海,是一条外流河

8、。 【答案】(1)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处北美洲南部;位于低纬度地区(盛 位于热带);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 (2)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城市分布较密集;多等级 较高的域市。 专题复习 _ _-。_-_-_-_-_ (3)邻近纺织工业中心B城,接近原料地;A城有铁路通往美国(或海港),交通 便利;距美国较近,接近消费市场;甲图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 (4)湖泊与外流河相连,湖面高于太平洋和加勒比海,湖水能自流注入水闸; 降水丰沛,注入水闸的湖水充足。 例3(2013年高考浙江文综卷)36根据下面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9、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图11 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图例 。 城 市 一一国界线 等降水 ,aso、i ) 固 棉花带 河流 甲(37。48 N) 乙(36。54 N) 1月气温() 93 47 7N气温() 171 257 (1)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 一。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 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试题立意】本题以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为载体,综合考 查农业区位因素、降水的分布及

10、成因、影响气温的因素。 【解题思路】第(1)题,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 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新疆气候属于温带大陆l生气候,降水 吁学强立 20142 少,日照时间长,棉花主要分布在冲积扇和洪积扇地区,地势较为平坦;美国棉花 带纬度较低,光热资源充足,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所以两者相似 的自然条件是光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长等。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 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交通运输条件和技术装备等。 第(2)题,对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人手:从宏观方 面可看m趋势,依据等降水量线的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等降水量

11、 线密集,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反之则较小。从微观方面可看迎风坡和背 风坡的降水差异。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区域为 迎风坡,反之为背风坡。美国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 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问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 少。所以空间分布的特点为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大。 第(3)题,结合表格可看出,甲城比乙城1月气温高、7月气温低,甲城气温年 较差小。可结合甲、乙两地的位置和地形特征进行分析:甲城位于大陆西岸,附近 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夏季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冬季该地受盛行西风影响, 同时北部有高大山脉阻

12、挡来自北冰洋的寒冷空气,较为温暖;乙城位于大陆东 岸,附近有暖流流经 夏季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冬季东部地区低矮山地不能阻 挡北冰洋南下的冷空气,所以气温较低。 【答案】(1)光照充足地形平坦 生长期长 交通运输技术装备 (2)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大。成因:西部 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 西部的山间高厚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3)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冬 季:甲城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气温较高。美国东部为 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 较低。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