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学”背景下农村小学的坚守与担当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350749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3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好学”背景下农村小学的坚守与担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上好学”背景下农村小学的坚守与担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上好学”背景下农村小学的坚守与担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好学”背景下农村小学的坚守与担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好学”背景下农村小学的坚守与担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与管理 2013年12月15日 国务院关于深人推进义务教育f 均衡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深入推进J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是“努力实l 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作l 为农村小学校长,如何实现适龄学生l “上好学”,推进社会公平、和谐,促进l 教育均衡,如何更好地谋求生存与发l 展?现结合农村小学实际,谈办好农l 村小学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实践I 对策,与同行交流。 l 一、农村小学需要坚守什么 I 农村小学承载着推进教育公平、f 化解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实现社会l 和谐稳定、促进乡村文明的诸多使命1 和任务。农村小学领导需要有清醒的l 认识、坚定的信念和务实的行动。 l 1坚守“真实的质量

2、”“教学J 质量的诉求”需要“真实” I 农村小学在生源上的差距决定l 着整体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希望自l 己的学生成才、得高分,家长也有高I 质量的诉求,但有些农村小学为了应l 付上级的学科考试评估,出现了考前l 传授考试机宜,在各种评估中作手脚l 等作弊行为,以谋求名利。对此,上级 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考评要l 因校制宜,体现发展性,切忌一刀切; 同时,学校自身也应建立自己的质量l 评估体系和基本质量标准,让家长参l 与评价,以体现出合理、切实、客观。 J 浙江上虞市实验小学 祝浩军 2坚守“自然的品牌”“全面f 发展和特色培育”需要“权衡” l 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I 通过

3、师生共同努力,不仅让学生素质l 优良,学业合格,还能在某些特长培l 养上、学业上有不凡的成就,这是对J 孩子们最大的恩惠。农村小学不能作l 为某个领导升迁的筹码随意撤并、迁l 移,也不能为了校长自身利益而拔苗l 助长、弄虚作假搞特色。应当在培养l 新一代接班人和建设者与发展学校l 的特色、追求办学的品牌之间作分析J 与权衡。遵循自然的法则,尊重学生1 个性发展,呵护每位孩子的成长,发1 展他们的智力和潜能的特色培育,才f 是正道。 l 3坚守“持续的发展”“学校l 发展的势态”需要“评估” l 因基层农村学校生源差,条件I 苦,教师素质不高,农村小学“无可作l 为”的思想在个别学校的领导中是存

4、I 在。不少农村小学校园建设滞后,校l 园活动形式单一、数量少,教师教学I 手段传统、教育理念陈旧、工作没有l 激情这样的状态显然违背“上好l 学”的政策要求,对农村孩子接受优l 质教育明显不公。所以,教育主管部 门需要加强监管、督查和定期评估,J 以评估促建设,以评估促改革,对出l 现的苗头、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处l 理,对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加以剖析, 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保障农村小 学得到健康、良性的发展。 二、农村小学如何实现最优化 发展 让农村孩子们“上好学”,获得与 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农村小学 需要坚守,更需要迈开实践的步子, 勇于担当,不断探索。 1关注身心健康和平安,夯实和

5、谐发展的“基准度” 儿女的健康与平安是父母的最 大心愿。在问及孩子的健康、安全与 成才时,大部分农村家长认为,孩子 首先要身心健康,只有在健康的条件 下才能去谈学习和成才。 (1)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校 园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农村父母每天 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学校,寄希望于学 校,他们对学校的安全、卫生和身体 健康保障等方面寄予厚望。如果校园 的安全存在问题,学生健康、安全得 不到保障,就会牵动千万父母的心。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小学校园安 全保障的投入一年比一年多,尽量让 安全隐患远离学校,人防、技防、物 防,特别是在硬件基础上不断得以巩 固。但在日常工作中,仍需学校领导 深入校园每个角落去

6、排查,避免悲剧 的发生。 祝浩军:“上好学”背景下农村小学的坚守与担当 (2)消除学习环境中的安全隐患。 保证环境设施安全责任在于学校,校 长为第一责任人。一般城市学校资金 到位情况要好于农村,而农村小学靠 的是大项目投入,平时一般的修修补 补不仅经费少,往往还无法一步到 位。问题与隐患靠经常检查来发现, 而及时修补才是正事。攀爬树木、围 墙等于农村孩子而言是家常便饭,所 以在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对学习环境 的安全隐患做到及时消除。 (3)周边及家庭生活环境所存在 的安全隐患。农村小学多数紧挨村 庄,农民多养狗、养牛,有时家禽、家 畜会脱离主人的看管跑进学校,由此 导致学生在校园内发生意外也是常

7、有的事。校内环境管理责任重大,如 果学校在日常安全管理中疏忽大意, 就可能直接给学生带来伤害。农村孩 子的家庭环境也比较复杂,安全隐患 防不胜防。父母多外出打工、忙于生 计,各类安全事故也潜在地对学生构 成了危害,池塘、建筑工地、土石堆、 破围墙、乱树林等,对于小孩的安全 来说都是隐患。因此学校需要有预见 性,多宣传、多提醒,常联络,取得家 长、社会的支持,让孩子在安全的环 境中自由、愉快地生活,远离事故。 2弓l导“读书”与培养“好习惯”, 构建内涵发展的“宽广度” 学校是孩子们与老师交流、互动 的场所,是在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 法与方式等方面获得启发和指引的 地方。教育真正的价值在于通过

8、阅读 与交流,丰盈心灵,充实知识,养成良 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 (1)提倡开卷有益,在阅读中滋 养生命。农村学校的孩子,家庭读书 环境不是很好,平均每户农村家庭的 藏书量只是城市家庭的十分之一。应 该提倡广泛阅读,课外书,包括经典 名著、名人传记等,都应该大胆放心 12 l地让孩子读。学校可以设立开放式的l f读书吧,让孩子在课余时间翻阅各类l l学生读物,在学校里有书读,能读到l l好书。在课堂中加以指导,在阅读中1 I提升,让孩子在交流中明辨是非,获J I得成长。 I l (2)给予孩子自由,在选择中发l I展特长。农村家长不太重视艺术方面I I的教育,作为学校,则需要引导,但也l l

9、不必强求。孩子们有兴趣的可以重点l l指导;对需求不大的,或者没有兴趣l l的则没有必要强求,避免“硬拉着水I l牛喝水”的现象。放学、周末、节假日,I 1让学生自由去支配时间,不要硬性规l f定他们读什么书,写多少文章,可以f 1根据农村孩子的特长和喜好对其进l l行培养,哪怕爱上“手工劳作”也行。I J针对不喜欢读书的孩子,一旦发现他J 1在看书,便可以称赞与鼓励。 l l (3)重视养习、品行,习惯收获人I l生。农村孩子长在农村,传统陋习、恶I l习、迷信等会一代代传下来。当务之I l急是培育孩子的学习自信心,大力推l l行“普通话”,提倡“写好字、走好路”,l l培养现代文明人,通过

10、学校教育,让l l孩子“走进来自信,走出去成功”,为I I一生幸福奠基。面对农村孩子的不听l l话及不良习性,我们不能一味地责备l l他们,有时也要思考自己在教育方I i式、方法中存在的缺失,把准问题的l f关键点,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 l I (4)让学生参与管理,锻炼全面l l素质。学生的成长是多方面的,不是I J简单的获取知识、获得某种情感的满I l足,而是包含着拓展知识、深化思维、l l丰富情感、锻炼意志等多方面的因l 1素。让学生参与农村小学校的发展、1 l变革、管理,有利于学生多层面、多维l l度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 I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校要创设机I f制,创造机会

11、,搭建平台,引导农村学f 1生参与到学校管理、学校发展和变革I 中来,真正使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体、 管理与活动的主人,让学校都变成师 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家园”和“健康乐 园”。 3建构“愿景”与培育“自信”,打 造特色发展的“新高度” 农村学校也要有自己发展的特 色,要打造属于自己的育人特色,建 构办学愿景,帮助农村孩子建立自 信。 (1)“立德”为先。农村基层小学 多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教师自 我学习、自主发展意识相对薄弱,德 行上会有所松懈。学校领导必须抓实 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打造学习型组 织、研究型团队,凝聚教师的思想,丰 富教师的心灵。知识或可言传,德行 则需要身教。 分数能考出高

12、低,但无法将“德” 字镌刻在孩子们的心里,只有切实加 强师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 亲和力、感染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 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才能将良好的 品行、做人处事的态度、社会公德、人 生价值观、学校愿景、个人目标等融 合起来,入脑人心。 (2)“自信”为重。“今天,我最勤 奋”;“每天多努力一点点”;“只要努 力,梦想会在不远处等你”这些 激励性口号应当在农村孩子耳边响 起,这些熟悉的声音可以成为开启幸 福人生的钥匙。要通过承办农村特色 的节庆教育活动、丰收季节的活动, 如主题歌会、辩论会、游园活动、个人 展示会等活动,组织志趣相投的孩 子,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 生,把能力还给

13、学生,满足农村学生 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这样的活动哪怕 有缺陷和失败也有重要意义。因为只 有在有喜有忧、有苦有乐的活动中, 才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 强孩子们的自信心,才能锻炼同学们 教学与管理 2013年12月15日 的组织、管理能力。 (3)“公平”为本。农村学校孩 子发展水平、家庭文化氛围之间 的差距更大,留守儿童、特困、残 疾学生人数比例高。为此,要加强 教师公平意识的培养,积极倡导 教师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热爱所 有学生,让每个学生有平等的地 位、平等的机会、平等的评价、平 等的发展。要着力打造“公平教 室”,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触有 挑战性的学习材料,动手接触到 可以使用的教具

14、、器材。要加强现 代教育设备、设施的投入,推进教 育信息化,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促 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用共享,让 农家孩子增长见识,真正在学校 教育中受益。 (4)“特色”为优。要把“目标 引领”与“贴近本土”相结合,坚持 把推进特色放在重要位置。要充 分利用农村当地丰富的人文教育 资源和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地方 课程、校本课程,围绕办学目标, 选准特色教育的切入口,做好做 活特色文章,保障农村的弱势群 体也能享有优质、特色的品牌教 育。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 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_http:, wwwjledugoycn,dd,wxz yb2005 0525263 1htm1 2】张力

15、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看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J人民 教育。2010(1):58 【3】陶西平有学上、上好学与都上 学J中国教育学刊,2009(1):1 41许传利教育,细节的深度反思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2 责任编辑:白文军 始福建厦门海沧延奎小学 易增加 校长轮岗就是在一定区域内对 校长进行轮换,或优质学校的校长调 遣到薄弱学校,并任职一定年限,以 此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轮岗作为干 部管理中的一项制度,既有利于防腐 反腐,又可促进干部正常流动,还可 锻炼干部,激励干部开拓创新。但是 校长轮岗制真的能实现设想的初衷 吗?这样的制度是否能带动薄弱学校 发展、是否能促进校长的积

16、极性以及 是否能激发团队的创造力?下面仅从 校长轮岗制度的利与弊谈些个人看 法。 一、校长轮岗制度的好处 1实现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是推动教育公平,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 实现中国教育梦想的重要内容。经济 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了各级政府加大 教育投入,而且侧重对农村学校及薄 弱学校的倾斜,办学条件的改善取得 显著成效,大大缩小了学校之间在硬 件方面的差距。但是,学校间的办学 思想、管理水平、教学观念并没有因 I办学条件的均衡而均衡。教育均衡发 J展的最终目的是缩小区域内校际间 l综合差距系数,促进教师队伍、质量 I与管理的均衡发展。要实现均衡发 l展,除了“物”方面的满足,更需要 人”方面的配置,因此,加强校长轮 l岗、教师交流是解决均衡发展的关 J键,特别是加强校长轮岗制度,有利 于各校办学经验的交流,让优质教育 I资源发挥辐射作用,保证学校间师资 I力量、教学水平和教育管理得到均衡 l发展。日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成功 经验就是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