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350621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起,到1911年宣统帝退位止,在2131年的时间内,共产生了230位皇帝。 中国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中国最末一个皇帝是宣统帝。 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清朝的康熙帝,在位62年。中国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明朝的明光宗,在位仅1个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是否有利国家统一;2、是否保持政治安定;3、是否促进经济发展;4、是否促进文化繁荣;5、是否促进民族融合;6、是否反抗外来侵略。 ,评价古代政治家的一般方法 : 了解基本史实、一分为二评价史实,原则: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分析,秦始皇,一、秦统一六国,1.秦始皇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 ?,客观条件

2、:1、(社会基础)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2、(时代要求)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无穷灾难,人民渴望统一;3、(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军队战斗力强,为统一天下提供了条件。主观条件(个人因素):4、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广招贤士,重用人才;统一方略得当),2.灭六国的不同方式?体现了什么特点?,特点:先弱后强、先近后远 远交近攻,先灭弱韩:前230年离间灭赵:前228年水灌灭魏:前225年王翦灭楚:前223年北灭燕国:前222年完胜灭齐:前221年,二、建立集权的统一国家,秦始皇,1.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具

3、体措施巩固统一?,1、秦巩固统一的措施:,1、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百越,设立四郡,奠定基本疆域,三、秦始皇的暴政:,1、焚书坑儒:2、修建长城:3、大兴土木:4、严刑酷法:5、赋税沉重:6、滥伐徭役:,暴政,秦始皇的评价:功大于过功:国家统一:结束诸侯割据,统一全国政治: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民族融合:通过统一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过:暴政:焚书坑儒、严刑酷法、大兴土木、徭役兵役繁重、 赋税沉重等,唐太宗,1.唐朝初年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 (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的? ),治国思想 强调 “存

4、百姓”思想;政治上 选官不拘一格,虛怀讷谏;经济上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法律上 从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文化上 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民族政策上 开明的民族政策。采取“战而后和”策略,设置羁縻府州管理厥,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与吐蕃王朝进行和亲;对外政策上 采取开放政策和兼收并蓄方针,专门设置了鸿 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加强了与印度、日本、朝鲜以及非洲等地的交流。,2.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开元

5、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晚年的反省和总结,也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提供富有借鉴意义的思想。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明君,对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唐太宗,秦始皇与唐太宗的比较,战国后期秦朝,封建社会初期,隋末唐初,封建社会盛期,第一次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影响后世),奠定大唐盛世,出现贞观之治 (影响中外),同:,都出现了一些过错,都是有作为的封建帝王;,都采取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异:,时代背景,主要贡献,存百姓:休养生息、慎用刑法和文德治国等结果贞观之治,盛世奠基,治国思想,尚法:严刑苛法结果农民起义,短命王朝,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局限(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约、人治),暴政

6、,晚年骄奢,:局限:根源:,康熙帝,康熙初年面临什么形势?他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1、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清政府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大陆上的抗清斗争大体结束统一全国和保卫边疆的任务仍然繁重 台湾郑成功 黑龙江流域沙俄 漠西、漠北蒙古各部 云贵、两广、福建“三藩”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辅政鳌拜专权,康熙帝,康熙初年面临什么形势?他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2、贡献:(1)巩固统一国家的活动: A、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 B、收复台湾:启用郑氏降将施琅。收复后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和大陆联系,促进了台湾开发,巩固了海防。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

7、行政管辖之下。,1、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C、三征噶尔丹,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 D、加强蒙藏关系,多伦会盟,特封 四大活佛。E、 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实现巩固了全国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国家。,(2)维护国家主权的活动:抗击沙俄入侵,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学习要求: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评价秦始皇的历

8、史功过,感受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感受唐太宗善于纳谏、用贤的优秀品质。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3.了解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统一台湾、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抗击沙俄侵略等。增强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个性),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统一、建立,巩固,(个性),结束了、开创了,统一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皇帝地主阶级政治家杰出的封建帝王,秦始皇(259BC210BC),分裂变法强大瓦解产生发展百家争鸣,政治:建制(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经济:统一度量

9、衡、货币;交通,思想文化: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军事:北、东南、西南(疆域),首创,巩固了统治,奠定了疆域,加强控制,激化矛盾,不利于长治久安,东到大海,北居河、阴山和辽东(长城),南至北向户(南海),西到临洮、羌中(陇西),象郡,南海,闽中,桂林,朝鲜,(个性),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地主阶级政治家杰出的封建帝王,建唐、统一,政治:用人、制度经济:休养生息、均田法律:慎用刑法文化:崇儒尊孔、科举民族:开明(战而后和)(突厥、吐蕃; 武力征服、机构、册封、和亲)对外:开放(兼收并蓄) 机构、国家、内容、影响,开创奠基借鉴,民本思想,晚年帝范,唐太宗(599649),隋亡教训隋朝基础 短暂统一 制度发展

10、 经济发展 思想融合,调整统治政策,存百姓思想,文德治国思想,“贞观之治”,(个性),内: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地主阶级政治家杰出的封建帝王,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设台湾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善于学习、创新、尊重 崇尚儒学文化,恢复开科取士 团结蒙藏民族(会盟、册封),抗击沙俄 两次雅克萨之战 签订尼布楚条约,巩固,维护,康熙帝(16541722),新旧交替(政治、经济和思想)矛盾尖锐(统治集团内部、民族、中外),外: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开创,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到南海诸岛

11、,清朝行政区划:包括18个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辖区,作为新旧交替时期的康熙还面临着尖锐的中外问题。,作为少年皇帝的康熙面临着权力危机;,作为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康熙帝面临的问题有: “少与多”、“落后与先进” ;中原与边疆;,平定“三藩之乱”,平定准噶尔部叛乱,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团结蒙藏民族(会盟、特封),崇尚儒学文化,恢复开科取士,维护国家主权,划定中俄边界,古代中国政治家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共性?,1.历史地位:2.主要活动:3.历史影响:,古代地主阶级政治家,杰出的封建帝王。 (雄才大略、开拓进取),顺应了人民的愿望、时代的要求;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12、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开创-鼎盛-巩固和发展),采取维护统一、实行专制集权的措施。,强化了对人民的控制。,战国后期秦朝,封建社会初期,隋末唐初,封建社会盛期,第一次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影响后世),奠定大唐盛世,出现贞观之治.(善于用人;调整制度; 统治开明;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关系) (影响中外),异:,时代背景,主要贡献,存百姓: 休养生息、慎用刑法和文德治国等 结果贞观之治,盛世奠基,治国思想,尚法:严刑苛法结果农民起义,短命王朝,清初,封建社会末期,由盛而衰期,外来侵略,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封建专制走向顶峰,开创康乾盛世。,善于学习先进文化:汉文化、学习汉制,【中外

13、历史人物评说】 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也是有作为的政治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司马迁说秦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这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习题训练,史实;统一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分),(2)“百代皆行秦政法”,列举秦始皇在制度创建方面的主要贡献。(3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模式: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度。(3分),(3)与秦始皇相比,唐太宗在统治政策上有哪些不同的表现?由此导致出现了什么局面?,统治政策: 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法律上民族关系上对外关系上,虚怀纳谏,选贤任能、知人善任;,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

14、轻徭薄赋;,文德治国,尊儒崇孔;,慎用刑法;,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局面: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秦始皇与唐太宗的比较,战国后期秦朝,封建社会初期,隋末唐初,封建社会盛期,第一次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影响后世),奠定大唐盛世,出现贞观之治.(善于用人;调整制度; 统治开明;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关系) (影响中外),同:,历史地位、主要活动、影响,异:,时代背景,主要贡献,存百姓、民本和文德治国思想结果贞观之治,盛世奠基,治国思想和结果,尚法,严刑苛法结果农民起义,短命王朝,(4)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

15、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看,唐太宗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思想是什么?(1分)列举其改善民生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4分),思想:“存百姓”、“民本”思想,史实: 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法律上:慎用刑法。,孔子:,以德治民(或为政以德),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春秋:,战国:,唐朝:,唐太宗:,“存百姓”思想,儒家“民本”思想的知识整合,继承和发展,儒家“民本”思想的知识整合,(5)概括三位封建帝王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分别做出了什么贡献?(3分)康熙帝在治理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有何新特点?,(6)从康熙帝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重要的历史启示?,秦始皇: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