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打开作业安全许可管理实施细则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6346813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线打开作业安全许可管理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管线打开作业安全许可管理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管线打开作业安全许可管理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管线打开作业安全许可管理实施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管线打开作业安全许可管理实施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线打开作业安全许可管理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线打开作业安全许可管理实施细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7 页发行版本:B管线打开作业安全许可管理实施细则 修改次数:3文件编号:QG/YNXS 334-20101 适用范围本实施细则规定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销售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管线打开作业安全许可管理要求及内容。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单位,托管的控股公司可以参照本实施细则执行。本细则第 6.1、6.2、6.3、6.3、6.5、6.6、6.7、6.8、6.9、6.10 条款适用于基层库站。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实施细则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文件,然而,鼓励

2、根据本实施细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2.1 Q/SY 1240-2009作业许可管理规范2.2 Q/SY 1243-2009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 范2.3 中油监2010593 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3 术 语 和 定 义本实施细则采用以下定义:3.1 管线打开:是指采取下列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改变含油(气)、带压的封闭管线、容器或设备及其附件的完整性:第 2 页 共 17 页解开或打开法兰;从法兰上去掉一个或多个螺栓;打开阀盖或拆除阀门;调换 8 字盲板;打开管线连接件;去掉盲板、盲法兰、

3、堵头和管帽;断开仪表、润滑、控制系统管线,如引压管、润滑油管等; 断开加料和卸料临时管线(包括任何连接方式的软管) ;用机械方法或其他方法穿透管线;开启检查孔;微小调整(如更换阀门填料);其他。3.2 作业申请人:是指填写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并向批准人提出工作申请的人员,如项目经理、作业单位负责人、 现场作业负责人或区域负责人。3.3 作业监护人:是指在管线打开作业过程中实施安全监护的指定人员,如业务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安全监督人员、库站工作人员、施工单位人员。3.4 作 业批准人:负责审批作业许可证的负责 人或被授权人,是有 权提供、调配、协调风险控制资源的管理人员。按照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的原

4、则,作业许可由处室负责人、各单位主管施工、检维修工作的领导或库站负责人批准。3.5 授权:若批准人不能及时到现场进行核查时,批准人可授权委托其他具备审批资格的人员进行审批,可以分项授权或全部授权,即批准人可将许可证延期、关闭等权限委托授权人,也可将所有权限委托授权人,但原批准人委托授权人书面授权后仍承担作业的最终安全责任,授权委托书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公司 2011-12-01 修订 2012-03-20 实施第 3 页 共 17 页应报质安处审查、批准,审批授权时间最长不超过 1 年,当授权或被授权人岗位发生变化时,授权自动失效。授权人主要是处室负责人、各单位主管施工、检维修工作的领导,被授权人

5、主要是安全环保部门负责人(正副主任)、施工管理部门(正副主任)、安全环保管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以及下一级管理机构或库站负责人。3.6 管线打开作业等级划分:3.6.1 特殊管线打开作业:是指含有油气密闭管线或容器更换闸门、打开阀盖、拆除阀门、打开连接件、用机械方法或其他方法穿透以及去掉盲板、盲法兰、堵头和管帽等作业。3.6.2 一般管线打开作业:是指除特殊管线打开作业范围以外的作业。4 重要风险 4.1 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4.2 作业许可安全措施未有效落实。5 职责5.1 公司质安处是管线打开作业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实施细则,并提供培训、支持、 监督、审核和考核。5.2 公

6、司机关各处室和所属各单位在所辖范围内执行本实施细则,提出改进意见,并按权限对管线打开作业进行审批。5.3 管线打开作业参与人员接受管线打开作业相关技能培训,执行本实施细则,参加审核,并提出改进建议。6 管理内容及要求6.1 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的办理及审批权限 6.1.1 管线打开作业实行作业许可,并办理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操作规程已涵盖的作业,或进行生活用水管线改造、维修作业,更换加油机胶管、第 4 页 共 17 页加油枪,打开油罐车计量口和油罐取样口,打开液位计口检查,可以不办理管线打开许可证。6.1.2 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的办理:进行管线打开作业前,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或库站封闭管线或设备

7、及其附件维护保养人员提出申请,作业批准人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审查作业方案,制订安全措施,明确管线打开工作内容,合格后签发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6.1.3 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的审批:一般管线打开作业由库站负责人批准后执行。特殊管线打开作业由施工管理处室负责人或各单位主管施工、检维修工作的领导或被授权人批准后执行。6.2 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的管理6.2.1 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一个班次(8 小时)。6.2.2 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的延期:在有效期内未完成许可证许可工作量时,进行书面审查和现场核查,经确认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作业,应根据作业性质、风险、 时间, 经相关各方协商一

8、致确定作业许可证有效期,超过有效期,应重新办理作业许可证,延期后特殊管线打开作业总的作业期限不能超过 24 小时,一般管线打开作业总的作业期限不能超过 15 天。6.2.3 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的关闭:管线打开作业结束后,应清理作业现场,解除相关隔离设施,确认无任何隐患,申请人、相关方、批准人在现场验收合格后,共同签字关闭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6.2.4 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的取消:当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作业内容发生变化、发现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违章行为、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紧急状态或发生事故时,批准人、监护人或申请人应及时取消作业许可证,停止作业,并应通知相关方。6.2.5 作业许可证一式四联,其中

9、:第一联(白色):张贴在控制室或其他人员集中的地方,使所有有关人员了解现场正在进行的作业位置和内容,作业完毕后库站留存; 第 5 页 共 17 页第二联(黄色):悬挂在作业现场公示,作业完毕后作业单位留存;第三联(粉色):送交相关方,以示沟通;第四联(蓝色):批准人留存。谁审批作业许可证谁负责录入 HSE 信息系统,并交安全环保部门留存。6.3 管线打开作业的工作人员安全职责6.3.1 作业申请人:提出管线打开作业申请,办理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组织危害因素辨识,协调落实管线打开作业安全措施。组织实施管线打开作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对作业安全措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负责。6.3.2 作业监

10、护人:现场监护管线打开作业实施过程。落实管线打开作业安全措施,制止管线打开作业违章行为,并提出处理意见。出现管线打开作业许可取消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直至取消作业许可证。熟知管线打开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和控制措施。6.3.3 作业批准人:向作业单位提供现场相关信息,提供管线打开作业安全的必要条件,清楚可能存在的危害,提出特殊要求。评估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核实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批准、关闭或取消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对管线打开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负责。第 6 页 共 17 页6.3.4 管线打开作业人: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并按照施工方案和作业许可的

11、相关要求进行作业。在安全措施未落实时,有权拒绝作业。作业过程中如发现情况异常,应告知作业负责人,并迅速撤离此现场。6.3.5 技术负责人:了解施工现场的基本状况,识别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制定施工方案,选择和实施保护措施。采取纠正措施,消除隐患和危害。对管线打开作业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有效性负责。6.4 在新、改、扩建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建 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应共同考虑消除或降低因管线打开产生的风险,设计阶段应优先考虑双重隔离,并邀请有经验的现场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参与设计或设计审查。6.5 管线打开作业前的准备工作6.5.1 管线打开作业前,作业申请人、作业批准人、安全监护人、技术负责人应进行风险评估

12、,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应采取的相关措施,必要时制定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清理计划,应具体描述关闭的阀门、排空点和上锁点等,必要时应提供示意图; 安全措施,包括管线打开过程中的冷却、充氮措施和个人防护装备的要求; 应急、救援、监护等预备人员的要求和职责; 应急预案; 描述管线打开影响的区域,并控制人员进入。6.5.2 作业前工作方案应与所有相关人员沟通,必要时应专门进行培训,确保所有相关人员熟悉相关的 HSE 要求。第 7 页 共 17 页6.5.3 清理 6.5.3.1 需要打开的管线或设备必须与系统隔离,其中的物料应采用排尽、冲洗、置换、吹 扫等方法除尽。清理合格 应符合以下

13、要求: 系统温度介于-1060 之间; 已达到大气压力; 与气体、蒸汽、雾沫、粉 尘的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有关的风险已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6.5.3.2 管线打开前并不能完全确认已无危险,应在管线打开之前做好以下准备: 确认管线(设备) 清理合格。采用凝固(固化 )工艺介质的方法进行隔离时应充分考虑介质可能重新流动;如果不能确保管线(设备)清理合格,如残存压力或介质在死角截留、未隔离所有压力或介质的来源、未在低点排凝和高点排空等,应停止工作,重新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控制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6.5.4 隔离 6.5.4.1 隔离应满足以下要求: 提供显示阀门开关状态、盲板、盲法兰位置的图表,如

14、上锁点清单、盲板图 、现场示意 图、工 艺流程图和仪表控制图等; 所有盲板、盲法兰应挂牌; 隔离系统内的所有阀门必须保持开启,并对管线进行清理,防止在管线( 设备 )内留存介 质; 对于存在第二能源的管线(设备),在隔离时应考虑隔离的次序和步骤。 对于采用凝固(固化)工艺进行隔离以及存在加热后介质可能蒸发的情况应重点考虑隔离。 6.5.4.2 隔离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隔离物料的危险性、管线系统的结构、管线打开的频率、因隔离(如吹扫、清洗等)产生可能泄漏的风险等。隔离应优先考虑双重隔离,双重隔离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情况: 第 8 页 共 17 页双阀一导淋:双截止阀关闭、双阀之间的导淋常开; 截止

15、阀加盲板或盲法兰。 如果双重隔离不可行,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隔离的优先顺序如下:双截止阀; 单截止阀; 凝固(固化) 工艺介质; 其他。 6.5.4.3 采用单截止阀隔离时,应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6.5.4.4 应考虑使用手动阀门进行隔离,手动阀门可以是闸阀、旋塞阀或球阀。控制阀不能单独作为物料隔离装置,如果必须使用控制阀门进行隔离,应制定专门的操作规程确保安全隔离。 6.5.4.5 应对所有隔离点进行有效隔断,并进行标识。6.6 打开管线 6.6.1 明确管线打开的具体位置。 6.6.2 要在受管线打开影响的区域设置路障或警戒线,控制无关人员进入。6.6.3 管线打开过程中发现现

16、场工作条件与安全工作方案不一致时(如导淋阀堵塞或管线清理不合格),应停止作业,并进行再评估,重新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6.7 工作交接 6.7.1 管线打开工作交接的双方共同确认工作内容和安全工作方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有关安全、健康和环境方面的影响; 隔离位置、清理和确认清理合格的方法; 管线(设备) 状况; 管线(设备) 中残留的物料及危害等。 第 9 页 共 17 页6.7.2 生产单位、维护单位或服务商的相关人员在工作交接时应进行充分沟通。 6.7.3 当管线打开时间需超过 8 小时才能完成时应在交接班时予以明确,确保班组间的充分沟通。6.8 个人防护 6.8.1 管线打开作业时应选择和使用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