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337733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谐社会与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和谐社会与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和谐社会与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和谐社会与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谐社会与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和谐社会与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它必须通过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的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其中,优秀人才的营造、培育、推动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开发人才资源,积极构建各种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和谐的体制环境要革除一切不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体制弊端。体制问题关乎全局,体制决定着方方面面。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事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进展。但是,在人事人才管理问题上,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事业、政府与其他各类社

2、会组织的关系并没有理顺,构建新体制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要努力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的、人才有序流动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套的人事人才管理新体制。这种新体制应当具备:关系顺畅,职责明晰,分类到位,机制灵活,制度健全,政策配套。和谐的制度环境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邓小平同志讲过,制度建设要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全局性。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事制度建设重点要抓好以下方面:竞争上岗制度,双向选择制度,分配激励制度,用人制度,兼职兼薪制度,契约合同制度,执业资格制度,- 2 -岗位管理制度,考试录用制度,争议仲裁制度,监督制约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3、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国党政机关用人制度不断创新,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以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考试录用等新的用人方式为基础,形成了适应不同岗位、职位特点,委任制、选任制和聘任制相结合的、开放型的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参与党政管理打开了方便之门,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机遇。和谐的政策环境要用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成长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造潜能。人才政策开发,是现代人才成长的重要方法。所谓政策性开发,是指通过出台先进的人才政策,发挥政策对人才成长的导向作用,在全社会

4、营造一种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源泉充分涌流。创造良好的人才政策环境,对于培养、引进、使用、留住人才至关重要。尤其是用人政策和分配政策,对于人才成长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用人政策十分重要,用庸人必然排斥能人,用庸才肯定气跑人才。只有重用德才兼备的人,才能留得住才华出众的人。分配政策也同样重要。近几年来,随着人才争夺的日益加剧,各地为吸引和留住人才,赢得竞争主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一些省市提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吸引高层次人才。可见,人才政策环境- 3 -建设仍有很大空间。和谐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包括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社

5、会风气、社会氛围等。优化人文环境的目的在于:鼓励竞争,包容失败,扶持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在全社会营造赏贤风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毛泽东同志讲过,挫折和失败教育了我们,使我们变得比较聪明起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在中国古代,倘若没有赏贤的风气,毛遂不可能脱颖而出,一展其纵横捭阖的策士风范。在美国,如果没有鼓励创新的人文环境,就不可能有今日硅谷之辉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努力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平等、公开、公正的人文环境,比单纯引进人才更显重要。和谐的人际环境要努力提高团队情商尤其是团队领导的情商。所谓人际环境,指的是微观环境,即小气候。一个单位能不能吸引人才,人才来了能不能留得住,人际环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种人际关系包括团队情商和团队首长的情商,即领导者的人格魅力。要大力褒奖先进,处罚落后。对那些只琢磨人不琢磨事,说是道非,忌贤排能,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想干的人要进行批评教育;对那些想干事,能干好事的人要大胆地让他们去做事,对那些能力强、有个性的干部要进行引导、并大胆地重用他们。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要进行彰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