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呈水诗词三首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333986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8.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春呈水诗词三首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早春呈水诗词三首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早春呈水诗词三首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早春呈水诗词三首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早春呈水诗词三首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早春呈水诗词三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春呈水诗词三首(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题目解析,呈:恭敬地送给。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水部此处代指工部。 诗人意为让张十八员外不要老在京城里,多出来看看早春这一美好时光,韩 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兄嫂抚养,刻苦自学,官至吏部侍郎。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风奇岖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善于铺陈,好发议论。有昌黎先生集。,注释:呈:恭敬地送给。 天街:东都洛阳城“定鼎门大街”,隋

2、唐洛阳城中轴线“七天”之一,道路十分宽阔,路边杨柳扶疏,间植桃、李、石榴,中间为三条道,居中为“御道”,两侧有水渠和平民道。“天街”对应天上的“天街”星座。 酥:酥油、奶油、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最是:正是。 绝胜:远远超过 皇都:洛阳城(唐朝东都),神都。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水部此处代指工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译文:京城的街道刚刚下过一场小雨,地面上好像被酥油滋润过一样。小草的颜色从远处看是一片碧绿,走近时又看不清了。分析:这两句是写景。手法?小雨滋润大地,小草萌动生机。最能体现“早春”特点的诗句。,

3、这首诗表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有哪些?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雨、早春。这首诗细腻真切地描绘出早春特有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首句点出初春小雨 ,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揭示了怎样的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的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全篇中绝妙

4、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天连影儿也看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记,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人们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像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

5、神。,重点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译文:早春是一年最好的时刻,远远胜过烟柳笼罩时的京都。分析:此二句是议论。手法?突出早春的可爱。走出家门,感受春天。,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译诗,京城大道上空雨丝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暮春。,韩愈的这首诗

6、作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早春”中那富有生命力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就这样完美地展现在读者眼中。诗人就像一位高明的画家,挥洒着画笔甩出了一抹嫩草色。这其中的青青色彩和意境,实在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从这首小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具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整体感知,赏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首诗前两行为写景,一行写小雨,一行写草色。作者经过细致观察,比较,非常生动地写出了京城早春景色的特点,后两行抒情,作者认为早春景色大大超过晚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诗人观察细致,细腻真切地描绘出早春特有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同作者的思想感情),赏

7、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句。(12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远胜过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这句诗揭示了以下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课外链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写给张籍的两首七言绝句,是作者的经典作品之一,其中第一首广为流传。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练习:,1,作者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勾画了大地回春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无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以议论的表达方式,对比的写法,赞美早春可爱(作者暗示人们要珍惜早春的大好时光)的诗句是?,最是一年春

8、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3.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或:品读下面两句诗,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一句诗各表现的情状。亦或:有人认为“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自相矛盾,你认为呢?为什么?)(12分),答: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地上是稀稀疏疏的极为纤细的芽,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4.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12分),答:比喻。俗话说得好,“春雨贵如油”,一场严冬过后,庄稼是多么盼望春雨的到来呀!此时的

9、春雨像滴滴甘露,滋润着大地。瞧,蒙蒙细雨正淅淅沥沥地下着,那沙沙沙的声音,像种子发出新芽,如小草抽出嫩叶,又似竹笋冲出地面。,5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10分),答:因为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是早春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已是“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句诗?(12分),答:写早春之景,用“如酥”为喻,突出春雨的可贵,草因雨而绿,小雨中的草色不是惹眼的一片碧绿,而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富有生机。,7.赏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

10、烟柳满皇都”诗句。(12分),答: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远胜过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这句诗揭示了以下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8.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8分) 9.体会“绝胜”二字在诗句中的作用。(10分),答: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答:“绝胜”的意思是远远胜过。将满城烟柳与淡远草色对比,突出早春的可爱。,作业:背诵、默写这首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

11、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 明月别枝惊鹊,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树上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清风半夜鸣蝉。 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鸣蝉:蝉叫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七八个星天外, 不一会,乌云遮住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两三点雨山前。 山前竟然落下几点雨。,

12、旧时茅店社林边, 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路转溪桥忽见。 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了他眼前,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忽见:忽现。见:通假字,通现,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忽见:忽现。见:通假字,通现,词,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上阕,下阕,一首词的一段叫一阕。,明月,惊雀,稻花,鸣蝉,蛙声(听到的),路,溪头,作者笔下这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秋 词,刘禹锡,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2、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的进取精神。4、背诵默写全诗。,学习目标:,诗词赏析二三法,知人论世感情基调 把握意象,知人论世,刘禹锡 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

14、。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白”。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知人论世,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 。刘禹锡贬到朗州时(今天湖南常德市)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 悲/寂寥, 我言/秋日/ 胜/春朝。 晴空/一鹤/ 排云/上, 便引/诗情/ 到/碧霄。,二、听读诗歌。,说说读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昂扬 积极,诗人通过什么景物

15、来表现“秋日胜春朝”?,孤鹤,鹤雌雄相随,步行规矩,情笃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古人多用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惯用鹤翔或鹤鸣来喻人生大志的,所谓“鹤鸣九皋”“冲天一鹤 ”,诗人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反映作者高远豪迈的心情。,问题1、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问题2、为什么“我言秋日胜春朝” ?问题3、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问题4、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三、学习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古以来人们是逢秋悲寂寥,而我却是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好。 一二句用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现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反映作者高远豪迈的心情。,万里晴空中一只白鹤冲云直上,我的诗情也随它飞上了蓝天。,四、比较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