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333851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余数的除法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 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3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4 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教具、学具】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教学过程】一、明确图意,展开思维师:同学们都喜欢课外活动对吗?你喜欢什么活动?生:?师:每到下课的时候同学们都会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你们快看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呈现主题图)师: 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

2、来解决的问题吗?生 1: 所有的旗子按四面一组,可以插几组?生 2 :跳绳的同学四个人一组可以分几组?生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口算除法)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1. 教学例题 1( 1 )利用课件演示例 1师:光明小学三(1) 班要举行联欢会,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搬来 15 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 5 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2 )(动手操作)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用 15 个学具表示 15 盆花来摆一摆。 指名一生上台来摆。( 3 )提问思考师: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 1 :15 盆花,

3、每 5 盆摆一组,可以摆 3 组, 15 盆刚好摆完。生 2 :15 里面有 3 个 5.( 4 )尝试列式师: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生:15 5=3 (组)( 5 )明确写法师:每 5 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现在我们用竖式来计算,(板书竖式)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先试着让学生说,教师讲解强调)教学例题 2( 1 )课件演示例 2师:这儿还有 23 盆花也要搬到会场,还是每 5 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 )生动手操作师:请你也用学具来摆一摆。指名一生上台摆。师:你发现了什么?生:不能全部摆完,还剩下 3 盆,不够分一组了。( 3 )(认识余数)师

4、:23 里面最多有几个 5 ?这余下的 3 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像这样的除法算式没有正好分完,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4)(小组讨论)师:有余数的除法我们怎么书写算式和列竖式呢?生:23 5=师: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同学说一说。生:(汇报)?( 5) 列出竖式:生:23 5=4 (组) 3 (盆)师: 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 6 个小圆点隔开。(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强调有余数的除法怎样书写,单位名称都是什么?)3.观察比较师:看看例 1 和例 2 的竖式,比一比,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生 3 :我发现这两道题计算方

5、法过程是相同的。生 4 :这两道题也有不同4、尝试练习师:老师想检验同学们对有余数的除法是否掌握,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选择三个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个正好分完,另两个不能正好分完。) 279“做一做”三、巩固拓展,运用新知练习十二第 1-3题游戏题:“猜猜看”。(课件呈现:一组有规律的图形,猜一猜第 10 个是什么图形、第 个是什么图形,运用课件验证。)师:你知道为什么能很快猜出你们前面所摆的学具是什么了吗?四、归纳小结,结束全课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呀?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应该注意什么?第二篇: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

6、算方法、书写格式和算式的读法。2、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1) ( )里最大能填几?(课件或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填后共同订正。(2)102=5 谁被除数?谁是除数?谁是商?二新课、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 图片。指名说图意,说说怎么分,然后列式解答。看着竖式着重提问:在被除数15下面写 15,表示什么?(表示分掉15个梨。)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表示都分完了没有剩余。

7、)、课件出示15个梨和 7个盘子。指名说图意,说说怎么分。1、提问:现在有 15 个梨,平均放 7盘,分的结果和例1 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说出,例1 不剩,这次每盘放 2个,但是最后剩下1 个。)2、剩下的1 个梨,还能再平均分使每盘得到整个的梨吗?教师说明:15 个梨,平均放 7盘,分的结果我们就说“每盘放2 个,还剩1个。”3、怎样计算呢?说明因为是平均分,还要用除法计算。出示157。4、教师板书说明竖式的计算方法。被除数是几?先写15.再写一横一撇,表示除号,写在15的上面.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刚才分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那么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写。然后着重

8、提问: 有 7盘,每盘放 2个梨,实际分掉几个梨?那么被除数15下面应该写几?15个梨,分掉 14 个梨,有没有剩余?那么在竖式里该怎样表示?教师着重说明:15 个减去分掉的 14 个,还剩 1个,所以在横线下面写“1”。剩下的这个1,我们叫它“余数”,板书“余数”。说明横式计算结果的写法:每盘放 2个梨,就是商2,先写“2”;还余1 个,就是余数是1,再写“1”;为了分清商和余数,在商的后面先写“”,再写“1”。读作“商 7余 1”。让学生齐读一遍。指出像上面这样的除法,没有除完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三)、再次巩固让学生拿 11 根小棒,平均分成 4份。分完后,指名说每份几根,还

9、剩几根。然后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辅导。订正时着重提问:商2 以后,被除数下面要减去几?8 是怎样计算出来的?横线下面得几?表示什么?这题的结果该怎样说?横式该怎样写?(四)、教学例 2。1、看图说图意。2、出示“235”,提问:先写什么?在竖式里 5各写在什么地方?3、着重说明试商的方法:想5 和几相乘的积接近 23,又小于 23。然后可以提问:商5 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教师说明,5 和5 的积是25,23 减去分掉的25,不够;所以要商4。再提问:如果商 3行不行?教师说明,5和 3的积是 15,比 23 小8,说明商 3小了。然后写出完整的竖式。最后指名说出横式中计算结果该怎样写。(

10、五)学生自己尝试填52页例3,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三、练习1、(教科书第 52 页)让学生说说哪里错了,为什么?2、课堂练习练习十二第1 题、第2 题。然后订正。3、本课小结4、布置作业第三篇:有余数的除法复习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巩固,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2、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3、建立这一单元的知识结构,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1、能正确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2、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我们在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中,学习了四部分的内容:余数的认识,口算有

11、余数的除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分别来说一说。余数的认识:说一说什么叫余数?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口算有余数的除法:就是针对被除数比较小的情况下来口算的。当被除数大了的时候,我们就用到了笔算。笔算有余数的除法:我们需要注意什么?说一说。解决问题二、练习1、余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到余数比除数小,而且除法的各部分名称的认识。2、口算有余数的除法。学生抢答。3、笔算有余数的除法1 判断对错,找出学生易错的情况,进行说明。2 直接笔算。4号同学到黑板演示。4、解决问题基础应用1.一种儿童读物每本4 元,小红带了 23 元,最多可以买几本?还剩多少钱?有42米绳子,要做成长5 米的跳

12、绳,可以做几根?还剩几米?提高练习3.有 26 个乒乓球,每 6个放一盒,一共要放多少盒?4.有 36 个小朋友去划船,每条船能坐5 人,需要租几条船?拓展应用1.筐里有 27 个苹果,最少拿出多少个就能正好平分给 7个同学?还有其他的方法,使得筐里的苹果正好平分给 7个同学吗?有 27 本书,最少再添()本就能平均分给 6个小朋友?最少拿掉()本就能平均分给5 个人?第四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ord 版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ord 版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和算式的读法。2、使学生掌握是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

13、的道理。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师:糖图,多媒体课件,学生:每组一包糖(14 块),彩笔,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感知余数。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礼物,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生:想!师:好,我们倒出来看看,是什么?喜欢吗?(老师倒出袋子里的糖)生:是糖。喜欢!2、师: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14块糖,如果每人分一块,这些糖最多能分给多少人? 生:可以分给14个人。师:对吗?好,咱们一起分一分。(课件演示: 14 块糖,一人一块,我们就一块一块的圈起来,最后分给了多少人?)生:14个人!师:如果每人分 2块呢

14、?能分给几个人?生:如果每人分2 块,可以分给 7个人!师:你想的真快!咱们来看,(课件演示:14 块糖,每人分 2块,一起数!)生:分给了 1个人,2个人,3个人师:谁来说说分的结果?生:有14块糖,每人分两块,可以分给 7个人!师:回答的真完整!3、师:按这样分法,每人还能分 3块,4 块,甚至更多,你想每人分几块呢?生 a:我想每人分4 块。生 b:我想每人分7 块。4、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老师给你一个机会,按你的想法在桌上分一分这些糖,看最多能分给几个人,然后在图上圈一圈表示出来,好吗?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最多!开始吧!5、学生小组活动分糖,并在图中画圈儿表示。6、 学生分

15、小组汇报:(1) 、师:分完了吗,同学们?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展示你们组分的情况?组1:我们小组有 14 块糖,第一种分法是,每人分 3块,一共分给了 4个人,还多着两块。第二种分法是,每人分5 块,一共分给了2 个人,最后还多4 块。第三种分法是,每人分7 块,一共分给了2 个人,正好分完了!(2)、师:听了他的汇报,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第一种分法还多着2 块?生答:因为,每人分 3块,剩下的 2块不够分给一个人的了,所以就不能再分了。 师: 你同意他的说法吗?问的同学点头表示同。生 2:那你第二种,还剩 4块呢,怎么也不分了?生答:那是每人分 5块啊,所以剩下的4 块也

16、不够给一个人,否则就不公平了! 师:有道理吗?老师把你们分的情况展示出来。(在黑板上贴出他们组的分法)(3)师:谁还有不同的分法?说说你不同的那种。组 2:我们组是这样分的,14块糖,每人分4 块,可以分给 3个人,还剩 2块。还有一种,是每人分 6块,可以分给2 个人,也剩下 2块不能再分了!师:他这两种分法都剩了 2块,是不能再分了吗?生:是,因为第一次每人分 4块,第二次每人分6 块,都比 2块多,所以不能再分了! 师:同意吗?你解释的真清楚!7、师:刚才老师还分了两种,(贴上)你们看,同样是分 14 块糖,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分法,真了不起!那通过分,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现有的分法有多余的,而有的分法正好分完,没有剩余!师:你们发现了吗?就按你说的把它们分成两类可以吗?(师生共同分)这样一整理,是不是更清晰了?二、探究有余数除法的意义1、师:这些正好分完的,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