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WHO西太区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名词术语国际标准比较研究:经络部分

油条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KB
约11页
文档ID:2633340
WHO西太区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名词术语国际标准比较研究:经络部分_第1页
1/11

1WHO 西太区与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中医名词术语国际标准比较研究:经络部分【关键词】 语言学; 科学术语; 翻译; 英语; 中医名词; 经络Keywords: linguistics;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English; term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在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语翻译中,与经络学说相关的术语,其翻译一般都比较统一在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中,针灸是率先走出国门并为西方世界所接受的中医疗法其传入西方的历史远远早于中医药学的其他领域正因为如此,其用语的英语翻译在国际上相对比较一致在《WHO 西太区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名词术语》 [1]中共收录了有关经络学说的术语 43 条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以下简称“世中联” )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2]中则收录了 87 条下面试根据 WHO 的标准并结合“世中联”的方案,对这些术语的翻译问题加以简要的比较分析经络 meridian and collateral经络学说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theory2传统上“经脉”译为 channel 或 meridian, “络脉”译作collateral。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译法,例如德国慕尼黑大学东方医史研究所 Paul U. Unschuld 教授将“经脉”译作 conduits,将“络脉”译为 network vessels不过这些译法都仅仅是个人的实践,不代表中医翻译发展的大趋势在 WHO 西太区 1991 年颁布的针灸经穴名称国际标准化方案[3]中, “经脉”译作 meridian,但事实上 meridian 和channel 这两种译法都很流行从规范化的发展来看,我们似应逐步终止使用 channel 而改用 meridian但从实际运用情况来看,这两种译法并驾齐驱,很难说孰优孰劣因此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这两个译语很可能成为“经脉”的两个并行的对应语络脉”译作 collateral,一般比较统一亦曾见过有人译作 branch channel 等,但均属个别现象当人们将“经络”作为一个概念使用时,多以 meridian 统而谓之,只有特别强调 “络脉”的情况下才使用 collateral经脉 meridian vessel在《汉英中医辞典》中, “经脉”译作 channel,而“经络”则译作 meridian显然,作者试图将“经脉 ”和“经络”加以区分。

3这种区分有无道理呢?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著名针灸学家李鼎教授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经络学》 [4]开篇指出,脉的本义是血管而 “经”和“络”的概念出现得较晚,是对“脉”的进一步分析,并按“脉”之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作“经脉” 、 “络脉”和“孙脉” 之后, “经脉”和“络脉”又简称为“经络” ,并按气血虚实和阴阳部位将其分为“虚经” 、“盛经” 、 “阴经” 、 “阳经” 、 “阴络” 、 “阳络” 、 “大络” 、 “浮络”等这许多名词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分析各种各样的气血运行通道而最为具体而直观的通道就是血管,也就是“脉” 但古人由此而扩展出许多概念,实际上已大大超出了“脉”的应用范围从李鼎教授的分析可以看出, “经”和“脉”其实早已“水乳交融” ,难分彼此了从而使我们在翻译“经”和“脉”时感到棘手不已,不知如何布局方妥特别是当“经”和“脉”合而为一时,则更不知如何释义在“世中联”的标准中, “经脉”即直接译作meridian 或 channel, “脉”的意味似乎被淡化掉了而在 WHO的标准中, “经脉”则译作 meridian vessel,初看起来似乎有“多此一举”之感,但仔细琢磨,竟颇有几分道理!手三阴经 three yin meridians of the hand4手三阳经 three yang meridians of the hand足三阳经 three yang meridians of the foot足三阴经 three yin meridians of the foot手与足的三阴经和三阳经的英语翻译,国内外的译法大致与WHO 的做法相同,差异只在 meridian 和 channel 的选用之间。

十四经;十四经脉 fourteen meridians十二经;十二正经;十二经脉 twelve meridians“十四经” 、 “十二经”又称“十四正经” 、 “十二正经” ,所以经常译作 fourteen regular meridians/channels 和 twelve regular merdians/channels手太阴肺经 lung meridian (LU)手阳明大肠经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LI)足阳明胃经 stomach meridian (ST)5足太阴脾经 spleen meridian (SP)手少阴心经 heart meridian (HT)手太阳小肠经 small intestine meridian (SI)足太阳膀胱经 bladder meridian (BL)足少阴肾经 kidney meridian (KI)手厥阴心包经 pericardium meridian (PC)手少阳三焦经 triple energizer meridian (TE)足少阳胆经 gallbladder meridian(GB)足厥阴肝经 liver meridian (LR)十二经的英语名称曾由有关的脏器名称+经脉名称+of+手或足+阴阳构成,如“手太阴肺经”译为 the lung meridian of hand taiyin。

以后逐步作了简化,将经脉英文名称中的手足和阴6阳部分略去,只保留脏器和经脉名称特别在一般交流中,这种简洁化的翻译方法使用得十分普遍上面所罗列的这些经脉英文名称,就是简化的结果各经脉的代码也经历了一些发展变化,如在 1982年的代码中,肺经为 L,胃经为 S,心经为 H,膀胱经为 B,肾经为K,心包经为 P,胆经为 G,肝经为 Liv1989 年 WHO 对经穴代码做了进一步调整,均采用二字母制,这样肺经改为 LU,胃经改为ST,心经改为 HT,膀胱经改为 BL,肾经改为 KI,心包经改为PC,胆经改为 GB,肝经改为 LR在“世中联”的标准中,十二经的英文名称基本沿用了脏器名称+经脉名称+of+手或足+阴阳这样一种传统的构成方式,惟一不同的是将三阴三阳的传统音译形式改为音义结合的 greater yin, lesser yin, reverting yin, greater yang, lesser yang, yang brightness正经 main meridian“正经”的常见译法是 regular meridian,这是与“奇经”相对而言的但若从主从的关系来考虑,将“正经”译作 main meridian 也是可以的。

奇经 extra meridian7“奇经”是“奇经八脉”的简称,一般译作 extra meridian但这里的 meridian 最好用复数,因为“奇经”有八条之多奇经八脉 eight extra meridians督脉 governor vessel (GV)任脉 conception vessel (CV)冲脉 thoroughfare vessel (TV)带脉 belt vessel (BV)阴跷脉 yin heel vessel (Yin HV)阳跷脉 yang heel vessel (Yang HV)阴维脉 yin link vessel (Yin LV)阳维脉 yang link vessel (Yang LV)8“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常译作 eight extra meridians按照 WHO 1991 年颁布的针灸经穴国际标准化方案[3] , “奇经八脉”之“脉”应译为 vessel,而不是 meridian 或 channel这一做法一直存有争议,因为“奇经八脉”虽称为“脉” ,其实还是“经” “世中联”的标准沿用了 WHO 的做法,只是增加了其他六脉的代码,冲脉为TV,带脉为 BV,阴跷脉为 Yin HV,阳跷脉为 Yang HV,阴维脉为 Yin LV,阳维脉为 Yang LV。

十二经别 twelve meridian divergences经别 meridian divergence十二经筋 twelve meridian sinews经筋 meridian sinew十二皮部 twelve cutaneous regions皮部 cutaneous region络脉 collateral vessel9十五络脉 fifteen collateral vessels每条正经皆有一个络脉,此外脾经尚有一个大络,总共为十五络脉(a collective term referring to the main collaterals derived from the fourteen meridians and together with the great collateral of the spleen, fifteen in all) ,一般译作 fifteen collaterals 即可,似不必一定加上 vessel脾之大络 great collateral vessel of the spleen“脾之大络”起于大包穴(SP 21) ,散于胸胁(the major collateral of the spleen emerges from the Dabao point and spreads over the thoracic and hypochondriac regions) ,有时也译作 the major spleen collateral。

孙络 tertiary collateral vessel“孙络”指经脉的细小分支(small branches of the collateral/network) ,所以也译作 minute collaterals 或 fine collaterals,国外还有的直接译作 grandchild collateral vesselWHO 和“世中联”标准中的 tertiary collateral vessel,10是从分级的角度对其进行翻译的,因为 tertiary 是第三级的意思这样处理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浮络 superficial collateral vessel“浮络”指浮现于体表的络脉(collateral/network vessels in the superficial layers of the body) ,直接译作 superficial collateral 即可,vessel 似可略去不用 以上概要地比较分析了 WHO 与“世中联”标准中有关经络术语的翻译问题二者有同有异,各有千秋,基本反映了目前有关针灸经络用语英语翻译的发展趋势参考文献】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estern Pacific Region. 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2007.2 Li ZJ.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hinese English basic nomencl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 B。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