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332882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PPT 页数:206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06页
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06页
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206页
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206页
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2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2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2012.9,绪论,一、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1 地理基础知识2 地理基本技能及其训练3 地理教学中得思想政治教育二、中学地理教学的特点1 必须阐明地理对象联系性法则,反映地理事物之间相 互联系的特点(1)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2)人文地理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3)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间的联系2 必须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特点3 必须阐明地理事物的区域差异的特点4 必须注意地理事物的广大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话题一:地理新课程的理念与教学变化,话题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话题三: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话题四:研究学生学习基础,话题一:新课程的基本

2、理念,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满足学习不同的地理知识的需要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新理念引发地理教学新变化,1. 生活性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 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地理事象,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实例列举)借助学生具体的生活体验,为学生开辟解决问题的天地,鼓励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活动性关注学生内在的体验方式,增强师生间及生生间多维有效的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和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

3、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愉快地进行学习,以获取地理知识,培养地理能力。(时区的划分:教师提出思路,让学生去动手表达),3.自主性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主体性,要让学生从“学会”地理知识走向“会学”地理知识,实现课堂教学的自主化,4.问题性关注学生积极的心理需要,创设对学生具有挑战意义的问题和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对学生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与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请阐述“高处不胜寒”的地理原理),5.情感性关注学生生存方式,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合作、温馨的师生关

4、系 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建立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这种情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 。,第一章: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技能,一、什么是教学设计,二、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区别,三、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前言:,地理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按照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合理地选择和设计地理教学手段,并在系统中有机组合,形成优化的系统结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什么是教学设计,目的: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优化教学系统;传统备课的目的在于完成教学过程。,方法: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传统备课侧重老师的讲授方法。,过程

5、:教学设计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传统备课是教学的准备过程。,依据:教学设计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依据;传统备课以如何解决课本问题为基础。,导向: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行为发展为导向;传统备课以老师的教学过程为导向。,二、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区别,1、以知识建构为出发点,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本质起源于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主体通过活动对体验的内化、知识意义的生成和人格精神的构建过程。按照建构主义的解释,教学不是将知识以成品的形式教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通过自己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活动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按照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活动包括5个环节: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效果评价。,树立新的教材观

6、。改“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依据课程标准,利用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意义构建。,三、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理念,2、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地理教学应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是学生学习机会的创造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和学习成果的评估者。,3、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为中心,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的交流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沟通交流互动,学会交流,学会学习。,4、以多种方法、手段的优化组合为过程,第一节:制定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1、地理教学目标与地理教学目的的区别与联系,2、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构成,3、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5、不能只注

7、重知识领域的目标,忽视其他领域的目标,4、不能以课程的具体内容标准代替教学目标,1.地理教学目标与地理教学目的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地理教学目的是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上游概念,是由国家政府制定的,其要求是宏观和概括的,其描述是笼统和抽象的,难以测量;而地理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下游概念,是由老师制定的对一堂地理课后学生必须达到的学习结果的一种规定,它是可测量的。如“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基础知识、技能和能力”与“学生能在地图上有污染工厂的位置。,3.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新课程对地理课程目标重新进行了规范,体现目标的“层次性”,采用了“行为目标”的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来描述的,

8、给出了学习目标的“标准”,阐明了各目标水平的要求,列举了各目标水平对应使用的行为动词。像“运用说明”、“绘制说出”,真正使“行为主体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什么”、“做什么”的意义。,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作为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表述缺乏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表述简单、空泛过于复杂“ABCD”模式表述方法(p4、5),4.不能只注重知识领域的目标,忽视其他领域的目标,“知识与技能”是指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知识”是指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主要指地理图表技能、地理观察与调查技能和地理统计与计算技能。“过程与方法”是指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

9、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国家、对世界、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5.不能以课程的具体内容标准代替教学目标,新课程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具体规定了学生在每一部分课程学习结束后,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但它不是详细、具体的教学目标,因此,不能以课标中具体“内容标准”来直接代替相应的教学目标,而应依据课程目标、课程具体内容标准和教学实际来设计教学目标。,第二节:研究学生学习基础,学生地理学习的基础研究学生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备学生应着重考虑的几个“点”,1.学生地理学习的基础,已有经验:知识基础(地理

10、学习的必要条件) 生活体验(地理学习的重要基础),已有经验指学生在以往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体验。其中,有些经验对学习新知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中纬度地区学生能明显感觉到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和季节的变化,这些经验有助于学生正向理解地球运动的部分地理意义;也有些经验对学生学习新知具有干扰作用,例如,早期习得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图阅读经验对学生判读以极地为中心的俯视图、星空图和 “月相成因示意”图都会产生干扰作用。,重视运用对学习新知最具促进作用的已有经验,一般来说 ,与新知相关程度越大的已有经验 ,越有利于促进学生完成新知的构建 “陆地自然带的分异及其规律 ” “世界气候类型

11、的分布及其规律”,巧妙使用对学习新知具有干扰作用的原有经验,在学生的已有经验中,有些会对他们学习新知产生干扰, 进而造成认知困境 ,其中不乏构建新知的必备知识 、以及对学 生影响深远的实践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回避这些问 题,而要善于发现、并指明这些干扰性经验,或引导学生从正面 比对和辨析这些经验与新知之间的差异,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或采用 “故谬”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故意出现 自我 混淆现象 ,引发学生根据 已有经验提出质疑,并通过辨认引导学生强化对新知的理解。,干扰性经验大体包括以下几类: 学生过去学习中形成的错误认识。借用这些经验,还有助于帮助学生矫正、巩固旧知学生身边与地理

12、原理相悖的现象。如学生身边可能存在的一些工、农业区位选择或城市、交通布局不尽合理的现象 ,这些经验深度干扰着学生对地理新知的构建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共同讨论其得失,反证新知的正确性。与新知生成条件不同的已有经验。辨清其间的差异,可以减少或消除旧知的消极定势作用。例如,“热力环流”仅考虑 “冷热不均”的影响 ,而三圈环流不仅有热力因素的影响、还有动力作用的影响,因此用 “热力环流”知识难 以推导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 “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成因。宏观规律与局部现象。例如,从气候带分布的宏观规律看 ,南北纬 10。之间应为热带雨林气候 ,但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南美西海岸有热带沙漠气候。,初高中

13、学生地理学习的特点,男女学生地理学习的特点,2.研究学生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观察法 观其神情 听其话语 察其活动 阅其作品,调查法 问卷法-主要调查学生学习地理的态度和观点。 测验法-侧重于调查学生的地理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选择题命题的一般原则,应注意选择最适合用选择题来测试的地理内容,作为编制选择题的素材题干表述应力求精炼、准确、清楚 选择项的文字要简短、扼要,其文字长短和语法结构要大致相同 正确答案在形式或内容性质上不要显得过于突出,应使正确答案有较大的隐蔽性 干扰项不能太明显,否则形同虚设正确的选择项要避免使用“可能”、“一般”、“往往”、“通常”等具有提示性的词语。干扰项要避免使用“

14、永远”、“所有”、“决不”、“总是”等具有提示性的词语正确答案出现的位置应随机排列,材料情境题的编制要领,整个试题要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心有关资料中收集素材,然后再改写,使其能适合所需要测量的目标尽可能采用不同形式的情境性材料编制试题,如地图、短文、表格、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漫画等情境性材料的长短要与试题的数量保持适当的比率 ,要简洁明了,切忌无用材料滥竽充数设问的形式应多样化,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绘图、填图等,多角度地考查学生对情境性材料的理解能力。设问的层次应有渐进性,即保持由易到难的梯度,从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有区分度的成绩。,3.备学生应着重考虑的几个“点”,结合学生思想实际,

15、寻找学生的兴奋点,这里所谓兴奋点 ,就是那些能让同学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注意高度集中、思维与情绪骤然活跃起来的信息与内容。,3.备学生应着重考虑的几个“点”,结合学生知识基础、智力水平 ,发掘并培育学生的思维点,所谓思维点就是能够引起思考 ,同时具有较高思维价值 、较大思维发展空间的问题 .,把握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营造学生的动情点,地理学科相 比多数的学科更具情感 因素 ,但传统的地理教学主要还是以理性和知性的方式对待它。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地理教育情意领域的 目标不仅仅是单纯的爱国主义情感,而是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情感也不仅指学习兴趣 、学习热情 、学习动机,还包内心体验、

16、情操陶冶。由此可见,情感与态度这个目需要更进一步的关注,其内涵比以往的理解也要充实丰富、全面得多。这种变化正是现代教育摆脱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的束缚,立足全面育人、育全面的人f而非专的人)的必然。,3.备学生应着重考虑的几个“点”,第三节分析教材内容,1.了解地理教材诞生的时代背景,。,(1 )了解、学习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方针政策,包括党的教育方针、国家制定的教育政策、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的工作部署,以及对上述各项内容的解释性的讲话和文章等等,所有这些集中反映了一个时期内,国家社会经济对教育的要求,是我们分析教材的基本出发点。,(2)了解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水平,其中主要包括教育科学的最新理论、最新观点,以及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成就和改革经验。,(3)了解地理科学的发展水平,主要了解地理科学的 新理论和新观点,地理科学的新动态和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