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案说课稿全套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26329 上传时间:2016-11-11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音乐教案说课稿全套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初中音乐教案说课稿全套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初中音乐教案说课稿全套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初中音乐教案说课稿全套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初中音乐教案说课稿全套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音乐教案说课稿全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音乐教案说课稿全套(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 13 册 曲目表第一单元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澳门 东方之珠 1997 天地人交响曲 鼓浪屿之波第二单元 天山之春 青春舞曲 咯什的春天 乌夏克木卡姆斯坦间奏曲 褐色的鹅 新疆之春第三单元 欧洲风情 桑塔露琪亚 伏尔加船夫曲 伦敦德里小调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第四单元 行进中的歌 当兵的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婚礼进行曲 葬礼进行曲 拉德茨基进行曲第五单元 金色乐章 夜曲 二泉映月 G 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 如歌的行板第六单元 银屏乐声 雪绒花 冰山上的雪莲 我心永恒 悍牛与牧童第 14 册 曲目表 第一单元 难忘岁月 游击队歌 四渡赤水出奇兵 保卫黄河 ( 合唱 ) 保卫黄河 (

2、 钢琴协奏曲 )第二单元 非洲的灵感 咿唷嘞啦 阿伊亚非洲的灵感 寻找朋友 非洲民间乐曲片段第三单元 长江两岸 采茶舞曲2龙船调 十送红军 欢乐歌 茉莉花第四单元 乐海泛舟 摇篮曲 鳟鱼(第四乐章) 第九十四(惊愕) (交响曲)第五单元 轻歌曼舞 难忘今宵 雷鸣电闪波尔卡 蓝色的探戈第六单元 春之声 渴望春天 春天来了 春晓第 15 册 曲目表 第一单元 让世界充满爱 让世界充满爱 祭献之舞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第二单元 雪域高原 走进西藏(女声独唱) 阿玛勒俄(女声独唱) 正月十五那一天 (女童独唱) 阿姐鼓 (女声独唱) 改为黄孩子第三单元 梨园金曲 唱脸谱(童声齐唱 ) 智斗(三人对唱)

3、包龙头打坐在开封府(京剧花脸唱腔) 都有一颗洪亮的心(京剧与乐队) 浑身是胆雄赳赳(唢呐与乐队)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 美丽的村庄(童声合唱) 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交响曲) 嘎达梅林(交响曲) 图画展览会(交响曲)第五单元 椰风海韵 我的祖家是歌乡(合唱) 五指山歌(童声合唱) 雨打芭蕉(器乐曲:广东音乐) 八骏马(器乐曲:福建南音)第六单元 松梅傲雪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演唱) 卜算子 咏梅 (旦角唱腔)梅花三弄(古琴)3 梅花三弄(编钟与乐队第 16 册 曲目表 第一单元 绿色家园 我们共同的世界 瀑布与溪流(管弦乐九寨沟音画选曲) 日出(大峡谷组曲选曲)第二单元 西南情韵 阿西里西 远方的客

4、人请你留下来 瑶族舞曲 五月蝉虫唱得好 瑶族舞曲第三单元 瑰丽的电声 大海啊,故乡 渔舟唱晚 ( 筝曲 )渔舟唱晚 (电子合成器演奏) 夜莺第四单元 歌剧世界 猎人合唱(歌剧自由射手选曲) 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饮酒歌(歌剧茶花女选曲) 卡门序曲第五单元 化蝶十八相送(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 梁山伯与祝英台第六单元 婆娑舞姿 军民团结一家亲(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 场景音乐(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曲) 西班牙舞曲(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曲) 飞天仙子(舞剧丝路花雨选曲) 第 17 册 曲目表 第一单元 祖国情 爱我中华(唱) 我爱你,中国(女高音独唱) 啊!中国的土地(杨洪年领唱

5、,女声合唱) 沃尔塔瓦河(选自 交响曲我的祖国 )第二单元 西北放歌黄河水手歌 (民间唱法,男声独唱) 蓝花花 (合唱) 蓝花花 (钢琴独奏)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混声合唱,好) 上去高山望平川 (民间唱法,男声独唱)第三单元 曲苑寻珍 前门情思大碗茶 (器乐) 碟恋花 答李淑一(弹词唱段,女独合唱) 重整河山待后生(骆玉笙唱)4第四单元 经典交响 念故乡(唱) 第五(命运)交响曲 第一、四乐章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第二乐章第五单元 月光 在银色的月光下(轻音乐) 春江花月夜(童声齐唱) 月光(钢琴) 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 月夜(二胡与乐队)第 18 册 曲目表 第一单元 华夏古乐 苏武

6、牧羊 流水 阳关三叠 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二单元 多情的黑土地 放风筝 乌苏里船歌 二人转牌子曲 迎春谣 松花江上第三单元 缤纷舞曲 森林之声 蓝色多瑙河 波莱罗第四单元 戏曲撷英 梨园英秀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双枪震撼华蓥山 满工对唱 第五单元 友谊之歌 友谊地久天长 祝你平安 手拉手七子之歌澳门 ,说课稿一、 说教材 :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第 13 册的第一单元中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欣赏并学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子之歌是澳门岁月主题歌,它反映了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歌词选自爱国诗人闻一多在 1925 年创作的七子之歌组诗。全曲分为三部分:1,天真

7、可爱的童声独唱,倾诉“不忘生母”的无限深情。2,中间的高潮合唱声部重复演唱“三百年来.”达到全曲高潮。3,最后反复吟唱“我要回来”反映澳门同胞迫切回归的依恋之情和爱国心。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初步 感受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的音乐特点,能从对比的角度去了解澳门。澳门的人文和环境学生在小学已经有所了解,所以本节课的内容从政治上让学生去理解,体会统一和分裂的优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和创造能力 3 情感目标:新课程的目的和要求很多,但不会远离情感和审美(虽然我喜欢用教育实用做解释)

8、 ,对一首歌曲的理解除旋律的听觉外,5还要去理解歌词的内容,歌词和旋律的完美结合是歌曲强生命力的保证。4 技能目标: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选择不同的唱法,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改变速度、力度、音域、情绪等等)来阐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让自己的歌声更富有表达力和感染力。 三、说重难点的解决 :1、通过多种体验,加深对不同作品情感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理解。2、认识弱起拍在乐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3、通过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样让学生唱好,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澳门回归时,国人的激动心情. 三、 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程度,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的难点是: 半音关系。我解决的方法是通过游戏如:听音

9、连线、射击打靶等练习为突破口,游戏中掌握知识最终解决难点。 四、 教具:为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兴趣性、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钢琴、等教学工具。 五、说教法:依据课程标准和低年级学生自律性差、好动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合作探究法、快乐教学法、直观等教学方法,运用引激拓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的教学原则,发展学生能力。本课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展示给各位老师: 六、说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为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制作了 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以媒体为手段,让

10、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把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 2) 学唱新歌 ; 3) 共同探究。针对学生的聆听于七子之歌的演唱,共同讨论或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你听完后有什么想法? 3歌曲所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七、教学反馈: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积极配合老师完成所要学习的内容,学习七子之歌更加深了他们的爱国情怀,教学过程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只有从其他方面来引导学生了解乐理知识,并深刻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 东方之珠 鼓浪屿之波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聆听歌曲东方之珠 、 鼓浪屿之波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理解其特区人民渴望

11、回到祖国怀抱的愿望。 【能力培养】:体会音乐作品所要求的情绪或情感,聆听鼓浪屿之波能够想象音乐的意境,并体会歌曲要表达的内容。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对历史性歌曲的热爱。重点:了解歌 / 乐曲中的主题思想的掌握。 难点:乐曲的背景简介、及分析乐曲的内涵特点了解。教法:讲解法、讨论法 分析法板书设计:东方之珠:1、作者简介:罗大佑; 2乐曲中背景的介绍和分析乐曲。 鼓浪屿之波:1作者简介:张 藜; 2创作背景的讲解;3分析作品 了解歌曲的描写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节课学习七子中的另一个地方香港。我们都熟知这个美丽的特区城市,它是一个生活水平很高的大都市,但是它的经历确是辗转曲折,有百年沧桑

12、的历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 (由香港的百年沧桑的历史引入。跟随教师直接进入新课。)二、新课学习:东方之珠1、介绍背景:东方之珠是台湾作曲家罗大佑的代表作,并由作者本人首唱。歌曲倾吐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心声。为带东方之珠这首歌,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补充段的单二部曲式。2、初次播放,感受音乐:歌曲的第一部分为复乐段结构。两个乐段的旋律基本相同。两个乐段中的第一乐句,相对地说,都比较平稳。然而,其第二乐句,开始时是连续的同音重复,紧接着便八度大跳转入低音区。它似乎从亲切、温柔的呼唤开始,以耐人寻味的深情加以延续。歌

13、曲的第二部分有转向下属调的明显倾向,使歌曲的色彩产生鲜明的变化。3、再次分段欣赏音乐,学生学唱部分选段:学生再次欣赏东方之珠 ,聆听并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理解其特区人民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愿望。 学唱歌曲,并运用正确的感情演唱歌曲。 (分析、讨论歌曲的演唱的情感,并会演唱歌曲。 )鼓浪屿之波: 1、介绍作品创作背景:鼓浪屿之波鼓浪屿是厦门市的一个美丽小岛,素有“海上花园”之称,又因岛上的音乐氛围浓郁,培养了不少音乐家,因而又有“音乐之岛”的美誉。1981 年,词、曲作者一同去福建沿海深入生活。在鼓浪屿共登日光岩,极目远眺、遥想当年郑成功从这里领兵渡海,拼死战斗,终于赶走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思及今日,台湾与大陆尚处于隔离状态,不禁思绪万千、感慨于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