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8课《革命烈士诗两首-囚歌、耕荒》(西师大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312935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8课《革命烈士诗两首-囚歌、耕荒》(西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8课《革命烈士诗两首-囚歌、耕荒》(西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8课《革命烈士诗两首-囚歌、耕荒》(西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8课《革命烈士诗两首-囚歌、耕荒》(西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8课《革命烈士诗两首-囚歌、耕荒》(西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8课《革命烈士诗两首-囚歌、耕荒》(西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8课《革命烈士诗两首-囚歌、耕荒》(西师大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囚歌,耕荒,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文诵读,生字学习,课文学习,知识拓展,扩展练习,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这两首诗歌的作者及写作背景。2.理解诗歌的主旨。3. 流利、顺畅的背诵全文。,叶挺(18961946),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

2、,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始获自由。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于3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课文导入,1948年冬,因叛徒出卖,蓝蒂裕不幸被捕。在渣滓洞监狱,他屡受敌人酷刑折磨,身上被烙铁烧焦,但始终顽强不屈,表现了高昂的革命气节。1949年10月28日晨,蓝蒂裕等革命志士被特务从狱中押出,他意识到生命已到最后时刻,在将写好多时的示儿遗诗交给难友后,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蓝蒂裕(19161949),重庆垫江人。青年时参加救亡运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3、。他先在重庆海员工会担任新华日报发行员,后又做党的交通工作。在国民党掀起的第二次高潮中,他不幸被捕,却又挖墙逃离虎口。在与党一度失掉关系的情况下,他继续自觉从事进步工作。1947年恢复党的关系后,他被派往梁山(现今的梁平县)县开展工作,参与筹建梁(平)、垫(江)游击区,继后担任梁垫特支书记。以“蓝太医”的身份为掩护开展党的工作,为党组织在这一地区开展武装斗争作了大量工作,深受当地民众拥护,体现了一个革命“耕荒者”的英勇无畏和奉献精神。,合作探究,这两首诗歌的作者、写作背景有什么相似之处?,你学过的诗歌中,有没有和这两首诗歌相类似的?,这两首诗歌共同反映了一个怎样的主题?,重点点击,熟读囚歌回答

4、下列问题,结合诗歌内容解释下列词语囚歌: 永生:人: 狗: 地下的烈火: 活棺材:,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永远活着,永久的生命。本文指革命烈士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永不磨灭。,坚定的革命者。,革命者队伍中的叛徒。,人民革命的熊熊大火 。,监牢。又指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的旧社会。,重点点击,熟读囚歌回答下列问题,诗中有两个“自由”,两个“自由”有什么不同?作者要什么样的自由,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个“自由”是躯体的自由,是国民党反动派给予的所谓的“自由”;第二个“自由”是真正的自由,是身心与灵魂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身心与灵魂的自由。表达了叶挺同志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

5、统治,宁愿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重点点击,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渴望”表现了革命者对自由的迫切希望。“深深地知道”是说彻底地、真正地懂得。革命者决不能为了活命而向敌人屈膝投降。,“地下的烈火”指革命的烈火,指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的革命力量。“活棺材”比喻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牢狱。这句的意思是:为了坚守革命气节,宁愿献出生命,让革命的烈火把这样的牢狱连同自己一起烧毁。“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说的是自己在革命烈火中,在革命者的流血牺牲中,得到永久的生命。

6、,重点点击,熟读耕荒回答下列问题,从荒沙中来,到荒沙中去。值得是什么?,“从荒沙中来,到荒沙中去。”写出了儿子出生时祖国和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到处荒芜,兵荒马乱,而孩子长大了也要像父亲一样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和众多革命者一起拯救这片土地。,今夜, 我要与你永别了。 满街狼犬, 遍地荆棘, 给你什么遗嘱呢? 我的孩子!,第二节直接写“今夜,我要与你永别了。”表现出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满街狼犬”是指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和特务们。“遍地荆棘”是指当时的社会现状,人们生活在一块没有安全感的土地上。,今后 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 把祖国的荒沙, 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春天是播种、耕耘、

7、希望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父亲希望儿子永远都满怀希望地参加革命,为祖国的解放和富强而奋斗。,这两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面对敌人时的刚正不阿,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和誓死为正义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小结,.填空囚歌的作者是( );耕荒的作者是( ) .默写()囚歌一诗中表达作者对埋葬旧世界的热烈期望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决心的诗句是,叶挺,蓝蒂裕,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和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课堂训练,.思考 囚歌中诗人说“我渴望自由”而我的“自白”书中诗人却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这矛盾吗?怎样理解这两个“自由”?,不矛盾, 囚歌中的自

8、由是指真正的自由,而我的“自白”书的“自由”是指出卖同志,出卖革命后获得生命的自由。二者意义不同,所以不矛盾。,课堂训练,宋代诗人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革命领袖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宋代爱国名士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革命烈士吉鸿昌: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下面是几则经典遗言,请认真解读,然后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探究结果,1.为了国家利益乐于牺牲。,2.生命的价值在爱国牺牲中得到了延伸。,体验情感,朗读背诵,烈士的身躯倒下了,可我们仍然好像听到了他的放声大笑,他的共产党员的自白,他那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高大的英雄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大声朗读背

9、诵,来表达我们对千千万万位陈然深深的敬意和怀念!,课后作业,清明是个缅怀、悼念先烈的日子。转眼又是清明,在学了革命烈士诗三首后,我们对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不禁想对他们说 写不少于300字的感言。,抒写真情,课后作业,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吉鸿昌就义诗,吉鸿昌(18951934)字世五,河南扶沟人,中国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4年11月9日,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1月24日被杀害,时年39岁。,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 陈然烈士-我的自白书,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陈然(19231949),河北人。抗日战争初期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任中共重庆市委领导的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特支书记,1948年四月被捕,1949年10月28日被国民党反对派杀害。,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