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工程安全应急预案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6312424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工程安全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煤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工程安全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煤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工程安全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煤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工程安全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煤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工程安全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工程安全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工程安全应急预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一、工程概况华宁夏煤业集团宁东煤化工基地(A 区)煤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工程中,我方承接了工艺(含消防、暖通、给排水等) 、电气、仪表安装工程,现场土建与安装交叉作业情况严重,安全生产的难度相当大,可变因素多,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大,立体交叉施工,高空,地下作业多,手工操作,劳动繁重,体力消耗大,由于这些特点,给施工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全因素,施工现场一旦因疏于管理,技术缺陷或人为因素,容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及起重伤害,火灾,爆炸,中毒,触电等安全事故,并可能殃及邻近施工作业人员,造成重大的人生伤亡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为确保员工生命、公司财产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2、特制定了此项预案。二、事故的原则和组织机构 (一) 、处置事故的原则1、有指挥:有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2、有保障:做到谨慎从事,全体动员,及时向有关部门请求帮助和增援。3、有措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减少事故的损失。4、有策略:根据事故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措施,力争迅速控制或解决事故。(二) 、组织机构1、应急指挥小组总指挥:魏琳2、应急指挥小组指挥部组成人员有:杨友胜、郝东生、杨道田3、专业应急小组,共设 5 个组,电工组,仪表组,管工组,铆工组,后勤保障组三、事故预防、急救措施:1、针对安全生产,设立有专门的抢修小组,并有相对应的预防措施,责任到人,如施工机械定期检查制

3、度,现场灭火器责任到人等;2、突发性和意外伤害,现场设有急救药箱、夹板、氧气袋和专车接运。3、突发性事故发生急救措施:针对突发性事故,本项目准备在防火、机械以及伤人事故现场设有相对应的措施,在每个施工场地上都安放灭火器,并划分责任到人,施工机械专门成立抢修小组,机电班维修,突发性伤害或意外伤害,现场有医药箱和夹板、氧气袋和专车接送且与当地医院。四、应急救援流程图 2抢险 救助 现场保护 向上级汇报 报警 其他事宜事件发生启动应急预案事故应急小组投动作协助上级部门调查根据调查处理结果检查态度事故处理结果、存档五、现场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方法:(一) 、触电急救1、发生触电事故后,要立即切断电源,使伤

4、员脱离继续受电流损害的状态,减少损伤的程度。同时向医疗部门呼救,切断电源前,应注意伤员身上因有电流通过,已成带电体,任何人不应触碰伤员,以免自己也遭电击。2、切断电源可采取以下两种办法:其一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以断开电源。其二是不能立即按上面的办法切断电源时,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将电线拔开,使伤员脱离电源。此时切不可用手或金属和潮湿的导电物体直接触碰伤员的身体或触碰伤员接触的电线。以免引起抢救人员自身触电。3、在切断电源的动作时,要事先采取防御措施,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因肌肉放松而自行摔倒,造成新的外伤。切断电源的动作要用力适当,防止因用力过猛造成带电电线击伤在场的其他人员。(

5、二) 、现场对伤情进行简单诊断1、在脱离电源后,如果伤员处于昏迷状态,全身各组织严重缺氧,生命垂危,这时不能用整套常规方法进行系统检查,而只能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尽快对心跳、呼吸与瞳孔的情况作一判断,以确定随后的现场救治方法(在现场抢救的同时拨打 120 急救电话): 32、观察伤员是否还存在呼吸。可用手或者纤维毛放在伤员鼻孔前,感受和观察是否有气体流动,同时观察伤员的胸廓和腹部是否存在上下起伏的呼吸运动。3、检查伤员是否还有心跳。可直接在心前区听是否有心跳的心音,或摸颈动脉、肱动脉是否搏动。4、查看瞳孔是否扩大。人的瞳孔受大脑控制,在正常情况下,瞳孔的大小可随外界光线的强弱变化而自然调节,使进入

6、眼内的光线适中,在假死的状态中。大脑细胞严重缺氧,机体处于死亡边缘,整个调节系统失去了作用,瞳孔便自行扩大,并且对光线强弱变化没有反应。(三) 、停止呼吸的急救方法人工呼吸是复苏伤员的一种重要的急救措施,其目的就是采取人工的方法来进行强制性呼吸活动,及时而有效地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和排出肺脏,供给体内足够氧气和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维持通气功能,促使呼吸中枢尽早恢复功能,使伤员尽快脱离缺氧状态,从而使机体受抑制的功能得以兴奋,恢复人体自动呼吸。各种人工呼吸方法中,口对口呼吸法效果最好。(四) 、口对口呼吸法具体操作按下列步骤进行。1、伤员平卧,解开衣领,松开围巾和紧身衣服,放松裤带,以利呼吸时胸廓自

7、然扩张。在伤员的肩背下方垫软物,使伤员的头部充分后仰,呼吸道尽量畅通,减少气流的阻力,确保有效通气量,还可以防止舌根陷落而堵塞气流通道。用手指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如假牙、分泌物、血块和呕吐物等,以免堵塞呼吸道。注意环境要安静,冬季要保暖。2、抢救者站在伤员的一侧,以近其头部的手紧捏伤员的鼻子(避免漏气)并将手掌外缘压住额部,另一只手拖在伤员颈部,将颈部上抬,头部尽量上仰,鼻孔呈朝天位,使嘴巴张开准备接受吹气。3、抢救者先吸一口气,然后嘴紧贴伤员的嘴大口吹气,同时观察其胸部是否膨胀隆起,以确定吹气是否有效和吹气是否适度。4、吹气停止后,抢救者头稍侧转,并立即放松捏鼻子的手,让气体从伤员的鼻孔排除。

8、此时注意胸部复原情况,倾听呼气声,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5、如此反复而有节律地人工呼吸,不可中断。每分钟应进行 1216 次。6、进行人工呼吸时口对口吹气的压力要掌握好,开始时可略大些,频率也可稍快些, 4经过一二十次人工吹气后逐渐减小压力,只要维持伤员胸部轻度升起即可。如遇到伤员嘴巴掰不开的情况,可改用口对鼻孔吹气的办法,吹气时压力要稍大些,时间稍长些,效果相仿。采用这种方法,只有当伤员出现自动呼吸时,方可停止。但要严密观察,以防出现再次停止呼吸。(五) 、事后恢复与处理1、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小组总指挥及组员立即赶到事发现场,负责事故现场保护,收集证据工作,需要移动现场物证时,要做好标志,标

9、色,并绘制现场简图,写出书面材料,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2、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得到消除时,由项目经理下达应急令。由安质、技术等部门验证现场,当隐患消除后解除现场警戒。 3、警戒解除后,应由急救援助队伍负责恢复现场。主要清理临时设施、救援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恢复现场办公、生活等基本功能。由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组织被疏散人员的回撤和安置。 六、重大疫情和中毒事故应急救援方法为保障员工生产生活健康,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中毒事故的危害(中毒事故是指短时间内突发、对社会影响较大、危害较重的人、群体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饮用水污染等事故) ,特制定本预案。

10、(一) 、组织管理项目部设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对重大疫情和中毒事故等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工作,同时执行现场控制、医疗救治、防控隔离、信息反馈、后勤保障等职能,相关各职能部门成员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公司办公室作为中毒事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管部门,成立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同时下设传染病疫情控制、食物中毒处理、职业中毒处理、饮用水污染处理、信息报送、后勤保障等相应的专业职能组织。施工现场按照项目经理负责制的原则,由项目经理负责施工现场的指挥、抢险工作。(二) 、重大疫情和中毒事故监测预警与报告(1) 监测预警: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监测预警部门根据重大疫情和中毒事故的

11、类别,制定监测计 5划,对传染病、食品、饮用水、职业危害因素等相关动态监测数据、信息进行及时收集汇总、科学分析、综合评价,对于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准确及时作出预警。(2) 报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发现疫情和中毒危害,应立即分别向当地政府监测预警部门和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疫情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原因、发展趋势和涉及范围、人员伤亡与危害程度等情况;负责调查处理的有关单位在调查

12、后 2 小时形成初步调查处理书面报告,其内容除上述外,尚包括初步推断传播途径(或污染环节等)以及已经采取的控制措施等。并于疫情或事故结案后 5 日内上报书面总结。(三) 、现场控制项目“应急领导小组”接报告后,应立即会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部门等有关单位赴现场进行调查、采样取证、技术分析和检验;同时组织医疗机构积极提供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护。根据调查结果与应急处理的需要提出控制措施,报请当地应急处理指挥部同意后,可以对食物(及其生产加工) 、水源等采取控制措施,必要时可会同公安等有关部门封闭隔离有关区域;并会同各现场管理人员向职工宣传有关防治知识,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分散隔离、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信息沟通与反馈: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信息沟通,完善决策指挥网络,以将决策和指挥信息及时反馈应急处理指挥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以及疫情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保证决策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反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四) 、后勤保障疫情及事故发生时,应迅速协调现场所需防护设备、抢救医药、检验检测、物资等应急事宜。对疫情或事故的伤亡人予以慰问。N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煤化工基地(A 区)煤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应 急 救 援 预 案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时间:2013-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