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有限公司准备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6312181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31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业有限公司准备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煤业有限公司准备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煤业有限公司准备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煤业有限公司准备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煤业有限公司准备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业有限公司准备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业有限公司准备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河南地方煤炭集团建生煤业有限公司11021 准备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建生煤业有限公司技术科二一三年七月十五日 作业规程审批表矿 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技术矿长机电矿长会审意见 0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二章 地质情况概述第三章 巷道支护说明第四章 施工方法及工作组织 第五章 局部通风系统设计第六章 机电运输系统管理第七章 其他辅助系统第八章 质量和文明生产标准及要求第九章 安全技术措施第十章 避灾路线 1第一章 工程概况序号 项 目 内 容 说 明1 巷道布置 见巷道平面布置图2 工期要求 预计 2013 年 9 月 15 日开工, 2013 年 12 月 30 日竣工3 巷道用途 用于工

2、作面回风4 服务年限 约 10 个月5 工程量 总工程量 280 米6 工程投资 万元7工程结构特点该巷道开口位于皮带下山中上部,开口在皮带巷,在主井筒的西北部,距主井筒 90 米 。巷道沿煤层底板施工,施工总工程量 280 米。施工中可能会遇到地质构造,构造发育。物探及有关资料显示在皮带下山南部 280 米处有一正断层,编号 F8。此断层落差 130米150 米之间。11021 准备工作面上副巷掘进终止位置距此断层最近距离 60 米。巷道采用 11#工字钢梯形支护,净口 2.2 米,采高 2.0 米,下岔 3.4 米,净断面 5.6M2。8附近开采情况及影响和巷道的标高通过物探结果,并结合对

3、以往知情人员的询问,此运输顺槽所布置的煤岩内没有老巷存在,即附近没有采动现象,预计采动对此巷道的压力影响显现不明显。巷道标高:开口:+112.44终点:+117.32 2附图 1 巷道平面布置图(示意图) 3第二章 地质情况概述附表 煤 层 特 征 情 况 表附表 煤 层 顶 底 板 情 况 表指 标 参 数 备 注煤层厚度(最大最小/平均)/m 2.51.7/2.1煤层倾角(最大最小/平均)/() 3018/24根据掘进过的 13041 工作面皮带巷揭露情况预计煤层硬度 0.37煤层层理(发育程度) 不发育煤层节理(发育程度) 不发育自然发火期/d 无绝对瓦斯涌出量(m 3/min) 0.4

4、5相对瓦斯涌出量(m 3/t) 1.3煤尘爆炸指数() 20.00 中等程度爆炸危险性地温() 16顶底板名称 岩石类别 硬 度 厚 度(m) 岩 性顶 板基本顶 大占砂岩 8.818.58深灰色灰色,夹多层细粒砂岩薄层,局部呈片状、波状水平层理,十分清晰,中部及底部含大量的泥质包体,层面分布大量的白云母片,局部含黄铁矿和炭质薄膜。 4附图 2 煤层综合柱状图直接顶 深灰色砂 质泥岩 5.318.2 5.9(均)上部浅灰色,厚层状,不显层理,主要为石英、长石,均匀分布很广的白云母片,具炭化斑点,含较多的泥质包体,下部灰色中薄层状,层面分布很多白云母片,局部具炭质薄膜,含较多的黄铁矿颗粒。伪底

5、泥岩 0.050.5 黑色、块状、含镜煤薄膜、性脆直接底 老君堂砂 岩 3.263.85 2.00黑色、块状,光滑细腻,性脆,底部过渡为砂质泥岩,含较多的白云母碎片底 板基本底 粉砂岩 3.64.57 4.67由浅灰色粉砂岩(局部为细砂岩)与深灰色灰黑色砂质泥岩相间,波状层理非常发育,全层含较多黑、白云母碎片,少量植物化石碎片及黄铁矿。厚 度 柱 状 岩 石 名 称 岩 性 描 述3-5m2.5-61m2-7m中 细 粒 砂 岩煤粉 砂 质 泥岩 灰 白 色 ,交错 层 发 育灰 色 , 略含 炭 质煤 层 柱 状 图层 号 粉 状 、 鳞 片 状 偶见 块 状 。炭 质 泥 岩砂 质 泥 岩

6、 、 粉 砂 岩或 细 砂 岩 ,以 粉 砂岩 、 砂 质泥 岩 为 主 。2.51.7m 5第二章 地质情况概述第一节 地 质 构 造煤层走向 NE1323,倾向 SE7767煤层倾角1830,平均 24。掘进范围内煤层结构简单,变化有规律,煤层松软,煤层硬度系数 f0.37,易片帮、冒顶,因此在掘进过程中应加强顶板管理,防止片帮现象发生。第二节 水 文 地 质根据物探及有关资料,结合已掘进过的皮带下山、二联巷、轨道下山巷揭露情况推断,该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构造较复杂,附近有大的地质构造,即 F8正断层存在。预计在掘进过程中会有顶板淋水及断层水,施工前必须制定专项探放水措施,施工期间,必须认真

7、执行探放水制度,严防水害事故发生。一、主要含水层情况:1、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该含水层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各时代基岩地层之上,主要由洪、坡积物组成,厚度 040.0m,一般厚 9m,厚度变化主要受地形、地貌及现代流水堆积作用控制,其间砂砾石层为主要含水层,其水源主要接受大气降水为主,其水位、水量动态不稳,据明显的季节性 6变化特征。该孔隙潜水含水层下距二 1煤层较远,正常情况下与二 1煤层间无水力联系,对二 1煤层的开采影响也不大。但在煤层隐伏露头地段,当煤层回采落顶后所形成的冒落裂隙破裂(碎)带于该含水层沟通时,则构成直接充水水源。故在煤层隐伏露头及其附近地段,应留设足够的防水保安煤柱,以防止第

8、四系孔隙潜水溃入矿井。2、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该煤层之上 60m 范围内所含砂岩裂隙含水层,以大占砂岩和香炭砂岩为主,岩石完整致密,裂隙较发育,但多被方解石脉所充填,故其富水性较弱。在该层出露之泉水,其流量雨季增大,旱季则干涸断流,动态极不稳定。生产矿井中,井下冲水呈滴水,淋水形式向矿井充水,水量较小,说明该含水层补给条件差,富水性普遍较弱且极不均一。该含水层为二 1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3、煤层底板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主要由太原组上段灰岩组成,其中 L7和 L8灰岩较发育,岩层稳定,厚度 0.6414.38m,厚度一般在 7.00m 左右。在勘查阶段,有4 孔在该层段漏水,漏水量最大者大于

9、 15m3/h。据以往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可知,单位涌水量为 0.00007320.148L/s.m,参透系数为0.00004311.64m/d,水化学类型为 HCO3K+Na 型或 HCO3Mg.Ca型,矿化度为 0.64g/L,PH 值为 7.40.表明该灰岩含水层出露及补给条件差,含富水性弱,但在断裂构造作用下,使其与下部强含水层产生水力联系时,富水性则会相应增强。该层为二 1煤层底板直 7接充水含水层。二、主要隔水层情况:该层段厚度在 0250m 之间,一般为 50200m,该层段厚度大,补给条件不佳,裂隙不发育,透水性差,能对上部第四系砂砾石潜水含水层和下部二 1煤层顶板砂岩承压含水层之

10、间的水力联系起到良好的阻隔作用。二 1煤层底板至 L8灰岩之间的砂泥质岩段,厚度 513,一般10m 左右,岩性以炭质泥岩、砂质泥岩、粉细粒砂岩为主分部连续,层位稳定,裂隙不发育,透水性差,隔水性能良好,正常情况下,可阻隔下部太原组上段灰岩岩溶裂隙水充入矿井。三、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大气降水、地表水及第四系潜水是主因,本区大气降水多集中于 79 月份,此时矿井涌水量较平时一般增大 12 倍,说明大气降水对矿井充水有直接影响。地表水体为蚂於川河,为一季节性雨源型溪流,仅在雨季有短暂水流,旱季则干涸断流,对地下水补给作用较小。区内第四系地层沉积厚度较薄,一般 125m,多为残、坡、冲积洪物,岩性成分

11、复杂,透水性较好,但含水性差,富水性也不够均一,在二 1煤层隐伏露头附近地段有一定的充水作用,但因地表水及第四系潜水距二 1煤层较远只要留足够的防水煤柱,对矿井生产影响不大。该矿井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底板灰岩岩溶裂隙水、老窖老空 8水、相邻生产矿井、断裂构造对矿井充水产生影响,由F11、F 8、F 9、F 4断层组成二 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充水通道,也使煤层上下各含水层间产生了一定的水力联系,故在生产中当井巷接近或通过断层时,应打超前探、放水钻孔,并留设足够的防水保安煤柱,以防遇断裂突水淹井。预计矿井正常涌水量为 400m/h,最大涌水量为 600 m/h。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

12、节 巷 道 布 置巷道开口位置位于皮带下山巷南侧,巷道方位角 201,回风顺槽总长度 280m,巷道平均坡度 10,巷道净断面面积为 5.6。总工程量:280m/1881.6m。附图 3:巷道剖面图 9第二节 矿 压 观 测我矿二 1煤属于“两软一硬”煤层,即:煤质软、底板软、顶板硬。支护段主要观察底板鼓起情况、支架间位移情况、巷道两帮相对移近量和观测顶板离层情况。第三节 支 护 设 计根据巷道临近钻孔揭露围岩性质、产状,充分利用周围巷道的矿压观测资料,依据我矿煤巷支护经验和工程类比法,确定巷道支护形式为:11#工字钢梯形支护。一、支护形式(包括:临时支护、永久支护)临时支护:采用金属前探梁及

13、防倒器永久支护:采用 11#工字钢棚架二、支护规格永久支护规格:梁长 2.6 米,净口 2.2 米;腿长 2.29 米。背帮背顶用竹芭、塑料网、椽子,每帮 8 根椽子,顶部 8 根椽子,顶、帮各 3 道撑子,棚距 0.6 米,11#工字钢梯形断面对棚支护。成巷后上净宽 2.2m,下净宽 3.4m,净高 2.0m。临时支护:前探梁采用矿用 11 号工字钢,长度 3.0 米,用 4 个 10卡子固定。金属前探梁不得小于 3.0 米,最大控顶距不大于 0.7 米,破岩后及时用临时支护护顶。1、巷道支护断面图附图 4 支护断面图(1:50) 2002903403767210250500mm 112、 巷道特征及每米巷道支护材料消耗量巷道开口标高(m) +112.44巷道终点标高(m) +117.32巷道所处岩层层位 二 1 煤层中,沿煤层底板施工掘进毛断面() 6.72净断面() 5.6巷道特征每米工字钢数 10 根/米名 称 规 格(mm) 单 位 数 量11#工字钢 架/米 3.33背竹芭 600X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