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钞票和硬币磨损规律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6308912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钞票和硬币磨损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银行钞票和硬币磨损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银行钞票和硬币磨损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银行钞票和硬币磨损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银行钞票和硬币磨损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钞票和硬币磨损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钞票和硬币磨损规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行钞票和硬币磨损规律货币的出现是和交换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原始社会,交换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物易物,另一种则是以中间媒介进行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在金融学中,用来交换的物品,都被称之为商品。所以作为交换之间的媒介,通货也是商品的一种,只不过它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而非实际的交换品。从远古时期的贝壳到古代的金属通货,货币的发展经历了很多阶段,包括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发展到今天,我们定义上的货币,则只有信用货币较为普遍流通。交换也由实物交换一步步的发展成为通货交换。所以在本文中所提到的货币,均表示为由国家发行的信用货币。目前我们的货币一般的形式有纸币、硬币以及电子货币三种。

2、在本文中主要探讨的是关于纸币和硬币的磨损规律的问题。既然提到了货币的磨损,就自然离不开货币磨损率这样一个定义,货币磨损率是货币的磨损程度和磨损时间的比值。一般来说,货币磨损的程度越严重,所需要的磨损时间越多,可持续流通的时间也就越短。可以说货币的磨损有 95%发生在流通过程中。单本溪市商业银行彩屯支行的残损币窗口来看,每周从辖区内五个储蓄网点收缴到的残损币的数额就近十万元,除去因涂鸦和邪教宣传语等造成的残损币,直接因磨损形成的残损币的数额每个月大约在三十八万元左右。按每月窗口支付量来统计,从各种报表可以了解到,整个彩屯支行付出现金数额大约在四千万上下,也就是说每个月约有 1%的流通货币会磨损到

3、不宜流通的程度。如果从全国范围考虑,这个比例将更为巨大。一、磨损的形成纸币的磨损主要来自于自然的磨损和人为的破坏两个方面。自然的磨损是在货币流通中最为常见并不可避免的磨损形式,最初往往发生在人们携带货币的时候,所进行的折叠、撕扯等。硬币的自然磨损和磨损周期都要胜过纸币,尽管耐磨损是硬币的一大特点,但是铸造成本高以及代表价值低,是硬币的劣势表现。无论纸币和硬币,在磨损之初,磨损率还是相对很低的,磨损程度低和磨损时间长是新发行流通的货币的磨损特征,一些因折叠所造成的磨损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在人们的使用习惯中,由于大部分人喜欢先使用磨损程度相对严重的货币,所以也就促进了已磨损货币的进一步磨损,这也是

4、流通领域里造成磨损加剧的症结所在。越是磨损的货币,越是容易被投入到流通中,越是在流通中使用,则越是被磨损。所以货币的磨损率会在初期和后期有相当大的差距。磨损率的增加也是成倍增长,而不是按照一定速度,保持线条型那样循序渐进来发生的。也就是说,货币的磨损程度随着磨损的增加而继续增加,那么新投入到流通市场中的货币在轻微磨损和轻度磨损的时候,磨损率会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而在进一步磨损之后,人们往往要加大对这批磨损货币的流通程度,加速磨损,使磨损率无限放大。二、人为磨损和自然磨损货币在流通过程中,因为保存、使用、运输等造成的磨损,归结为自然磨损。自然磨损是不可避免的,任何货币,除被用来作为收藏品意外,

5、都难免经历自然磨损的过程。自然磨损的规律也比较容易掌握。货币在自然磨损过程中,磨损率会以倍数上升,越是磨损严重的货币,所消耗的磨损时间越少。人为磨损的形式就较为多样了,残损币因人为原因而形成的比例在残损币总体中所占不少。水洗钞票是人为磨损中最常见的,人们或因为疏忽,或因为其他原因,而将钞票连带衣服一同洗涤的情况非常多见,而一些因为携带不当而失手落入水中的情况也较常发生。除水洗钞票以外,涂鸦钞票也是形成残损币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残损币,币面磨损程度很轻,甚至币面完好,但是在钞票背面则常会看到一些诸如“ 某某大法好” 、“退党退团保平安”等反动字样,这类钞票占涂鸦钞票中的多数,另一

6、些涂鸦钞票一般是在币面主图案上被加以涂写而形成。不过这两种涂鸦钞票的面额从实际调查看来,均分布在小面额钞票中。大面额钞票被涂鸦者,多半是学校收费,为避免假钞,而由老师要求各位学生在钞票显著位置签写自己的班级姓名,这种涂鸦钞票本身的磨损率相对中等。还有一部分钞票被折叠成各种工艺品,从而退出流通市场,也一定程度的影响了货币的正常流通。三、硬币的磨损硬币的磨损实际也可以分做自然磨损和人为磨损,只不过自然磨损的磨损率很低,不易察觉,自然磨损中,较早时期发行的硬币抗氧化性能略差,所以一部分氧化硬币占据自然磨损硬币的比例较大。相对的看,人为磨损所形成的对硬币的伤害较高。一些人还会用硬币制作一些手工艺品,穿

7、孔硬币多半由此产生,比如当前常见的一种名为“摇钱树” 的十字绣作品,其中就必须使用到数十枚崭新的五角面值的硬币,在上世纪末,还有一种流行,就是把五角硬币熔掉,重新打造手镯、戒指等饰品,让硬币资源受到很大损失。另外在一些红白以及乔迁喜事中,硬币也多用来当成一种讨吉利的工具,或被丢弃在地板下、或被放置到衣柜底,使之很难再进入到流通领域,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一种货币的资源浪费。四、货币的磨损特点通过实际调查,笔者找到了一条非常真实的货币磨损特点持续流通时间会因为磨损程度呈倍数反比递减。用货币收藏界通用的钞票品相等级划分来对钞票的磨损程度作一下界定吧。以下磨损程度从低到高排序:挺版:币面清洁坚挺,未

8、流通。十品:未流通,但因为时间久远或保存不当,表面有极轻度的褪色,没有受过水渍而使表面失去光泽;也可包括有极轻度折痕。九品:有较明显的折痕,票角有最轻度的磨圆,票面无污染,仍能保持原票的光泽。八品:多次触摸流通,有几条明显折痕,票面有少量污染和色斑,但仍坚挺不垂软,边缘无撕裂痕,票角有轻度磨圆。七品:多次触摸流通,票面已污染,并垂软,边缘有小裂口,但未延伸到票面图案。六品:长期流通票角已磨圆,边缘裂口延伸到图案,但没有缺损;票面脏或褪色,但票面图案细节仍可辨认;币垂软,有中心孔。五品:严重磨损,票面脏,褪色,边缘撕裂并有缺损,票角磨圆,但无大块缺损。四品:票面脏,褪色,图案模糊,有缺损或大片断

9、裂。三品:纸币断裂,有大片缺损或空洞,票面模糊不清,一般无收藏价值。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到详细的钞票磨损的程度划分,在实际流通市场里,七品及以下品相的钞票,一般持续流通时间不会超过一年。品相等级越低,可持续流通时间越短。一般作为银行来讲,六品或五品的钞票就已经不适合再流通了。因为已经归属于残损币的级别了。而一般出纳下拨来的钞票,一般都属于十品,从十品到八品这段流通时间是最长的,一般钞票都要经过二至三年的时间。而从八品到七品,则很可能最多不超过一年,当钞票磨损程度达到了七品的时候,几乎在一到两个月内,就会被作为残损币而收回到银行中来。五、无法确定的货币损失意外造成的货币磨损,相对来说数额更为巨大。通

10、过网络搜索引擎以“货币烧毁 ”为关键字进行搜索,返回搜索 结果约为七十九万条。仅 2011 年,各大媒体报道过的因火灾、水灾等不可抗因素造成的货币损失事件就达 110 多起。最大金额为十亿美元,为美国发行新版钞票,因为印刷错误而不得不进行销毁。这些磨损更为直接,磨损率非常之高,货币从发行流通到退出流通市场经过的时间很短,对货币流通能力的影响很大。六、分析钞票和硬币的磨损规律钞票和硬币的磨损规律,宏观来看较为类似,自然磨损方面都是磨损程度越小,可持续流通的时间越长,磨损率也就越低。人为磨损方面,则较为不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人为磨损的钞票和硬币,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退出流通市场。磨损率相对最高。经过整理得出如下规律:货币品相每降低一个等级,可持续流通时间缩短 10%乘以降品次数。假设,货币品相为 P,可持续流通时间为 T,则:Tn=Pn-P110%磨损程度越大,可持续流通时间越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