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论文:浅谈农信社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6307080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系统论文:浅谈农信社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银行系统论文:浅谈农信社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银行系统论文:浅谈农信社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银行系统论文:浅谈农信社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银行系统论文:浅谈农信社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系统论文:浅谈农信社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策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行系统论文:浅谈农信社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策略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农信社支持“三农”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将产生旺盛的资金需求,而资金投入渠道不畅,一直是制约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就如何更有效地支持三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一、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经营服务理念陈旧。大多数基层信用社干部员工没有看清同行业市场竞争的严峻性,服务意识不强,消极等待,坐门等客,不能俯下身子深入一线,贷款营销意识不强,上门了解情况,敷衍塞责,不做深入了解。对自己辖片内户数、人口数、耕地亩数、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缺乏了解、调查、研究。客户上门申请贷款

2、时,有的客户经理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吃拿卡要,请了客,送了礼,才给办理贷款,对自己金融服务的目标定位很不明确,发放的贷款安全系数不高,缺乏贷后管理。(二)贷款营销力度不够,闲置资金多。特别是贷款新系统上线后,上级部门严防新增不良贷款,贷款审批手续手续更加合规、合法,联社独立审批人严格按程序办理业务。与此同时,省联社、市办严厉打击各种虚假贷款,对 2005 年以来的责任贷款高度重视,并通报处理了一批相关责任人,这些因素导致部分客户经理产生惜贷、惧贷、怕担责任的心理,以致贷款放不出去。(三)涉农贷款风险补偿难。农业目前依然是弱质产业, “三农”生产周期长,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强,易受灾害,经营效益差,

3、农民文化水平低,流动性强,观念陈旧。导致涉农贷款风险大,营销成本高,使农信社在涉农贷款的风险和收益上很不对称,严重制约了农信社支持三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四) 不良贷款清收盘活难。不良贷款双降,对于农信社增强资金实力,改善经营状况,更好地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一些村组贷款、企(事)业法人客户贷款、单笔自然人垒大户贷款和各种违规类型贷款及“三外资金”中严重存在拖欠贷款、逃债现象,依约还贷成了空话。不良贷款盘活困难重重,严重制约着农信社的发展壮大。(五)农信社科技竞争力薄弱。农信社科技管理人员岗位编制过少,文化素质不高且变化频繁,使得对科技工作方面的管理缺乏连贯性,无法按照统一的

4、方式进行管理,一味地沿用原来的方法,因此信用社科技工作一直没有多大起色。我省农村信用社直到 2005年 6 月 29 日省联社挂牌开业后才统一了管理模式,管理逐步趋于统一和规范。农信社主要服务于“三农” ,营业网点也是围绕在农村周围,个别地方没有实现全国通存通兑,没有安装 ATM 机和 POS 机,严重影响了信用社科技和信息建设的发展速度,制约了新科技产品的推广。二、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策略要更好地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农信社应积极拓展创新支农路径,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更新经营理念,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农信社应简化贷款手续,重申信贷纪律,对新系统的业务操作加强培训,进行理

5、论和实践指导,增强了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二是举办服务礼仪培训班。树立优质文明服务理念,提高优质文明服务质量。三是加强网点环境建设,(二)继续开展好信用评定工程和阳光信贷工程建设,拓宽思路,做好农户小额贷款的延伸工作。也就是将农户小额贷款发放的对象有过去的种、养农户延伸到从事或服务于县域内三大产业的所有农户以及城镇个体工商户,使更多的农民受益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扩大授信额度,支持高科技农业发展,按照方便、灵活、安全的要求,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次数不限、周转使用的程序办理,从根本上扭转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三)有效投放,突出信贷支持重点。一是扶持发展现代农业,提升

6、农业产业化水平。1.采取提高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授信额度、简化贷款操作手续、上门了解信贷需求,并积极提供信息、资金、技术支持,有效扶持壮大蔬菜、畜牧特色产业。在支持蔬菜生产上,重点扶持发展以第五代日光温室、巨形棚为主的保护地栽培、扩大种植面积,做好市场营销网络信贷支持,建立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打造地方农业特色品牌。在支持优质小杂果、无籽西瓜生产上,重点加强对优质品种引进及田间管理、销售方面的信贷扶持,确保产品质优量高,提高种植农户的收入。在支持畜牧生产上,围绕扩大提高畜牧业发展的规模化、标准化、着力提升产业化水平,重点扶持养猪、养牛等特色养殖业的发展。2.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助政府加大政

7、策、资金扶持力度,发展、整合、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切实做好“千乡万村”工程的信贷支持力度,提升生产资料物质供应能力和农村消费水平。二是扶持做强县域内的“三大支柱产业” 。加大对县域内三大支柱产业的信贷扶持力度,壮大产业集群。通过采取主动上门营销、提前对企业授信评级、跟踪服务、简化贷款手续等方式,及时有效的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和支持,为企业打造良好发展空间。三是扶持县域内个体工商业经济发展。以全力开展县域内信用工商户的评级和年审工作入手,提高授信额度,加大信贷投入,逐步形成以城区工商户为主导,乡镇工商户为协作的个体工商户业经营链,提高个体工商业发展能力,刺激消费,拉动县域内综合经济发展。(四)加大科技投入,建设先进网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整合资源,开发新系统,拓展原系统的服务功能,彻底解决困扰信用社多年的业务处理不快、结算渠道不畅、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填补多项业务空白,满足客户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五) 争取政府扶持,齐心协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针对农信社发展现状,各级政府必须通过有效手段,帮助农村信用社组织存款,加强诚信环境建设,化解不良资产,减轻历史包袱,增强农信社的资金实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采取财政担保,为企业解决贷款难,打造社、政、企三方共赢良好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