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河道生态建设方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294614 上传时间:2017-1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河道生态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加强河道生态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加强河道生态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加强河道生态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河道生态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河道生态建设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加强河道生态建设方案按照省、市关于加强河道生态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县实际,县政府决定年在流经县的、主河道实施生态建设工程,特制定实施意见如下:一、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一)建设目标针对、干流的河道特性及缺少生态水面的状况,在水边、湿地栽植蒲草、芦苇等亲水植物;在河流沿岸坡和岸边滩地栽植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带,并结合原有林带,栽植护岸林,形成以护岸林、护岸灌木带、近岸亲水植物带和湿地为一体的防风固沙、景观绿化和生态治污体系,有效遏制滩地沙化及扬沙浮尘,改善河流水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供水安全,形成河道生态景观系统,提高河道生态环境质量。(二)建设任务1.河道生态建设在主河道水

2、深小于 0.5 米浅水区、湿地和浅滩栽植蒲草、芦苇等亲水植物,在主槽两侧岸坡(或水面以上)栽植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沿主槽两侧滩地栽植 20 米宽灌木带,在灌木带以外建设 5米宽沿河管理路,在道路近堤防侧栽植 5 米宽灌木带;在靠近堤防侧栽植 150 米宽护岸林。总绿化面积 21317 亩,其中:水生植物873 亩、灌木带 3636 亩、护岸林 16808 亩;修建管理路总长 106.6公里。- 2 -2.河道生态建设在堤防侧新增 50 米宽绿化带,总绿化面积 5197.5 亩。二、建设内容(一)工程内容1.河道工程内容依据河道从中心到两岸,分别是主河道、河滩地、防洪堤的地理特点进行综合治理。

3、按功能区建设三个绿化带:(1)水生植物绿化带建设内容:天然河道岸坎内侧水深小于 0.5 米区域,栽种蒲草、芦苇等适宜性水生植物,面积 873 亩,以净化水体。建设模式:在确保预留一定主槽行洪宽度前提下,在天然河道岸坎内侧水深小于 0.5 米区域,栽植适宜性水生植物,栽植宽度 3-米,栽植密度 0.50.5 米。苗木品种及规格:蒲草,株高 0.3-0.5 米;芦苇,3 芽/根茎。(2)河岸滩唇灌木绿化带及管理路为防止河岸坍岸冲蚀,减少泥沙进入主河道,在河道岸坎侧布设 20 米宽的灌木带,在 20 米灌木带以外建设 5 米宽沿河管理道路,管理路总长 106.6 公里,并在管理路近堤防侧栽植 5 米

4、宽灌木带,总面积 3636 亩。a.河岸滩唇灌木绿化带建设模式:在天然河道岸坎外侧因地制宜布设 20 米宽灌木林带,栽植密度 0.81.2 米。在灌木林带外修建 5 米宽管理路,供维修养- 3 -护人员通行。管理路外侧同样采取栽植 5 米宽灌木带,栽植密度0.81.2 米。苗木品种及规格:杞柳、灌木柳等适宜河边生长的灌木,冠幅0.5-0.8 米。技术措施:为确保植物成活,栽植基质为砂质时,需客土厚度30 厘米。为保证植物工程的稳定性,在河道凹岸高差较大陡坎位置,岸坡灌木带应布置 5-8 米加宽带。自然河道遇支流入河口时,同样采用上述岸坡灌木带及水生植物带加宽的方法处理。b.管理路为方便植物措施

5、的实施和维护,在河岸灌木林带中修建管理路,管理路要在沿河槽两岸 30 米范围内连续布置,保证上下贯通,满足车辆通行条件,宽度不小于 5 米。要因地制宜,可借用现状滩地路、堤顶路、耕作路进行规划和建设。管理路与支流、排干交叉位置,水深较浅的区域采用管桥连接;季节性有水的,采用漫水路连接;因地形限制无通行条件的,可借用现有滩地生产路、坝顶路或绕行等多种措施确保通行条件。(3)护岸林绿化带建设内容:在堤防侧栽植乔木,规划形成 150 米宽的护岸林带;在滩地上营造护岸林 16808 亩,以遏制河流水土流失及滩地沙化,建设景观林,改善生态环境,并为木材加工产业集群提供原料。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小环境开展菌

6、类、药材等喜荫作物种植,也可进行家禽放养,严禁间种高棵农作物。- 4 -建设模式:生态护岸林建设选用以杨树为主要造林树种。选择树种具有生长量大、成林迅速等特点,在成林后既能很快产生生态效益,又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栽植密度 23 米,挖坑规格为0.50.5 米苗木品种及规格:3016 杨、沙兰杨、辽宁杨等一年生以上的速生苗,地径在 1.5 厘米以上。技术措施:苗木运到栽植地点后,要就近进行假植,防止风吹日晒。栽植前要做好土地平整,每穴要适当施加底肥、苗木修剪、树形均衡。栽植时,注意扶正踩实;栽植后,在树坑周围修筑浇水堰,并及时进行浇水,保证苗木成活率。施工过程中必须有技术人员在场进行指导、监督和验收,对于栽植质量差,不符合栽植要求务必进行返工。2.河道工程内容在堤防侧栽植乔木,规划形成 50 米宽的护岸林带;在滩地上营造护岸林 5197.5 亩。建设模式、苗木品种及规格、技术措施、浇灌工程设计同护岸林建设标准相同。(二)工程量工程量按各镇场河套实际长度统一分配,见工程量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